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气象综合监测网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满足预测预报需求、满足综合服务需求、满足相关行业需求、满足科研需求,我省的气象综合监测网亟待完善,以提高对海洋灾害性天气、城市气象、交通气象、生态气象以及气象要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监测网 卫星系统 应用 北斗 灾害性天气
  • 简介:根系吸水对水循环起重要调控作用,开展根系吸水过程及参数方案研究,将加深对地表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解,对提高陆面过程模型乃至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进程,归纳了根分布、土壤水分对根阻影响函数及根系水分再分配作用参数方案的研究概况,指出现有陆面过程模型根系吸水参数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根系吸水 参数方案 研究进展 陆面过程模型
  • 简介:基于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国气象局构建了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全国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远程会商、行政电视电话会议、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全国天气预报高清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是对原有标清系统的重要升级,针对视频质量不高、系统稳定运行能力低下和组会能力不够灵活的现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建立高清电视会商系统。详细介绍了全国天气预报高清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与标清电视会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清电视会商系统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是目前气象行业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是支撑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平台之一,在气象服务体系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天气预报远程会商 多点控制单元 视音频终端 标清 高清
  • 简介:根据2003—2004年南京市气象局花粉观测数据,对南京市空气花粉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花粉浓度呈双峰型分布,花粉浓度最高月份分别出现在4—5月和9—10月,其中以4—5月花粉浓度为最高,浓度最低月份出现在12月至翌年1月。悬铃木花粉为春季最主要的致敏性花粉,其花粉数量占全年花粉总数量的27%,其次为枫杨和藜科;秋季花粉污染主要是葎草和豚草,分别占全年花粉数量的3.03%和1.00%。研究发现,风速、风向会影响空气花粉传播距离,温度和降水会影响空气花粉浓度。

  • 标签: 南京市 花粉浓度 花粉污染 致敏性 气象因子
  • 简介:作者对本专辑文章做了综述.第一篇文章报道并考证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季风的文献,它是公元前23至前22世纪的帝舜歌,该歌对东亚夏季风的性状及其对社会民生的影响做出简明深刻的说明.其余文章探讨了季风研究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方法以及我们得到的一些新结果.包括3个方面:(1)关于季风的气候问题,如季风定义、季风指数、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季风三维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刻画等;(2)亚澳季风区的一些灾害性天气系统和过程,如我国、南亚、东南亚的暴雨,以及和越赤道气流相关联的扰动等;(3)对大气环流模式的改进和预报、预测方法的改进.如辐射、云、地表过程的计算改进和气候预测订正方法的更新等.

  • 标签: 季风 亚奥季风 东亚夏季风 帝舜《南风》歌 灾害性天气 越赤道扰动
  • 简介: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发生800万次雷电,平均每秒近100次.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10亿伏特.功率可达1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10~50亿美元,我国是雷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700~1000人。财产损失50~100亿人民币。

  • 标签: 工程勘测 察右中旗 设计 防雷 苏木 输出功率
  • 简介:文章主要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利用电涌保护器对雷电电涌的防护及安装电涌保护器时遇到的级问能量配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浪涌保护器 通流容量 能量配合 退耦器
  • 简介:利用1995年7~9月、1996年7~8月24~144h、1000~500hPa的T106格点资料与赣南17个县(市)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作相关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分县逐日滚动预报方程。并用1996年9月份T106格点资料对方法进行检验,同时对预报方法及T106产品在温度预报的释用能力作了初步分析。

  • 标签: T106产品 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本文在对AVHRR影像资料进行一系列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西安城郊气象站的气温、地温与气象站所在像元的亮温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用亮温换算出来的气温研究西安四季城市热岛的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城市热岛的动态变化。

  • 标签: 气象卫星 热岛现象 动态监测
  • 简介:渭南气象站是一般站,2005年进入自动气象站单轨运行,2a多来发现雨量观测中有异常现象,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记录处理方法,确保自动气象站降水记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记录处理 异常现象 观测 雨量 降水记录
  • 简介:介绍当前庆典市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以往气象部门开展庆典存在的问题,探讨气象部门开展庆典工作的优势和劣势,认为气象部门建立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庆典“品牌”,能更好地利用优势,提高竞争能力,赢得市场,增加收入。

  • 标签: 气象部门 优势 挖掘 经营管理模式 竞争能力 系统化
  • 简介:结合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过程,对L波段高空观测系统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做以汇总,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高空观测 特殊问题 处理方法
  • 简介:从技术角度对“气象影视节目数字化采编制作系统多媒体数据管理模块”(以下简称管理模块)的分析、设计、实现进行广泛、深入地阐述.主要内容有基于SQL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基于常规检索技术的影像和文本检索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气象影视节目的辅助制作过程.

  • 标签: 数据库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 XML
  • 简介:膜滤是借助一定的外加压力使液体穿过膜后分离成浓缩液和渗透液的分离技术。常用于水处理的膜滤依据过滤膜孔径、被截留物质的尺寸和施加的过滤压力不同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介绍了不同膜滤技术的渗透原理、膜的类型、过滤模型以及膜的污染与防治,概述了膜过滤在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和处理纺织印染工业废水以及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膜滤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膜过滤 膜污染 污水处理 应用
  • 简介:人工增雨必须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形势下,通过气象雷达的探测,寻找有利于人工增雨的云系,把降水云体空间平面位置与垂直结构迅速而直观地显示出来,连续观测雷达降水回波特征(参数)的演变,来指导高炮的作业,由于在人工增雨作业,气象雷达起着监测天气系统、选择催化云和观测催化效果的作用,所以气象雷达的配合就成为

  • 标签: 人工增雨 作业效果 降水回波 降水云 连续观测 云系
  • 简介: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 标签: 青藏高原 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S 红外云图 对流有效位能 个例分析
  • 简介:参考了近年来有关次天气尺度与尺度暴雨间相互作用的文献,主要论述了低空急流与尺度暴雨、高低空急流耦合与尺度暴雨之间的关系.指出暴雨的研究主要是使用滤波、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暴雨的诊断研究还是集中在垂直速度、水汽通量、辐合辐散等方面,有必要寻找并研究新的指数和物理量.

  • 标签: 次天气尺度 中尺度暴雨 研究 综述
  • 简介:采集2012年春季和秋季成都城区的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得到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PM2.5的浓度分别为101±64μgm^(-3)和88±30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均值的1.3倍和1.2倍。基于K^+、OC/EC(OC浓度/EC浓度)和K^+/EC(K^+浓度/EC浓度)指标判别生物质燃烧事件,结果发现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PM2.5OC、EC和K^+、Cl^-等成分明显高于非生物质燃烧期;SO_4^(2-)、NH_4^+、Ca^(2+)、Mg^(2+)、NO_3^-、Na^+等其它水溶性离子浓度在生物质燃烧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OC浓度分别是非生物质燃烧期的4.2倍和1.8倍,EC为非生物质燃烧期的2.3倍和2.3倍。K^+和Cl^-浓度在春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值的3倍,在秋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浓度的0.8倍和0.9倍。

  • 标签: 秸秆燃烧季节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 简介: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和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国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和新的应用动态。进一步讨论了在激光雷达探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激光雷达将向多波长、多探测功能、商业化、区域化及全球化方向发展,它在气象与环境监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激光雷达 气象探测 大气环境监测 星载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