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ADOPT模式对肿瘤PIC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肿瘤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期间应用ADOPT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导管异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OPT模式能有效提高肿瘤PIC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ADOPT模式 肿瘤 PICC置管 自我管理 置管效果
  • 简介:摘要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越高。本文主要从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改善途径和评价方法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帮助PICC肿瘤患者改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肿瘤PICC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肿瘤PICC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叙事护理,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及自我管理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明显下降,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则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肿瘤PICC患者实施叙事护理,能够更好地保障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由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值得将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肿瘤 PICC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在经历PICC期间的心理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探讨叙事护理的影响。方法:在研究设计中,我们选择了80名患有肿瘤的化疗患者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了额外的叙事护理,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为了进行有效分组,我们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并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专门的PICC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结果: 在进行干预前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的得分没有明显改善。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即p值小于0.05。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的PICC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小于0.05。结论:当将叙事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管过程中,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大幅度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叙事护理 PICC置管 负面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降低患者感染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得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为主要原因,发放调查问卷,对128例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相关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活动前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置管患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给予叙事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负面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7-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肿瘤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n=34,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评分低、自我管理能力高(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用于肿瘤PICC患者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并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肿瘤患者 叙事护理 负面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行PICC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思维导图组)和观察组2(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别为(137.23 ± 8.42)、(144.97 ± 6.43)、(148.20 ± 6.04)分,3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9.21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97、-5.796、-2.008,均P<0.05)。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6.50 ± 12.47)、(84.17 ± 10.67)、(90.87 ± 8.54)分,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3.590,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59、-5.208、-2.685,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PICC 思维导图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生中心静脉1个月后的自给自足水平。方法:在方便抽样的基础上,对160例PICC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肿瘤患者PCs的自我调节水平为154.45±14.60,多数患者(80.0%)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肿瘤患者PCs的平均自我调节水平为113.47118±27.60。自我调节能力与PCs的自我调节能力直接相关(=306,P

  • 标签: 肿瘤 PICC 自我管理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对结直肠癌PICC患者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以2020.5~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PICC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34例)、研究组(集束化护理,34例),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弹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CD-RISC、ESCA评分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CD-RISC、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结直肠癌PICC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在将患者心理弹性提升的基础上,使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癌PICC置管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自我管理

  • 标签: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PICC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所以本文根据PI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需求及现状,提出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50)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情况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40.8±9.8)分、自护责任感(17.4±5.1)分、自我概念(18.8±3.5)分和健康知识水平(50.8±9.8)分等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114.2±8.7)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29.7±5.6,13.4±4.3,15.7±3.5,40.4±9.6,96.7±7.5)分及对照组干预后(31.5±6.4,13.7±4.3,15.9±3.7,41.4±9.3,99.8±8.7)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40.3±6.4)分明显低于干预前(47.5±7.6)分及对照组干预后(46.7±7.1)分,(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静脉炎(2.0%)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20.0%),(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PICC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并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我管理模式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OPT模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妇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以PICC作为静脉通路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PICC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ADOPT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ADOPT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ADOPT模式应用于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ADOPT模式 妇科肿瘤 化疗 PICC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