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血hs-CRP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门诊随机病人80例,采用RCHE公司出产的MODULARP型号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两种仪器检测病人的hs-CRP并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检测全血样本hs-CRP有很高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免疫检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脉搏波(ba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颈动脉中膜内层厚度((intimalmedialthickness,IMT)及hs-CRP的影响。方法11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银杏达莫治疗组,测量baPWV,C1、C2、IMT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使用银杏达莫后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baPWV、IMT及hs-CRP水平,明显改善C2。结论银杏达莫对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银杏达莫 糖尿病 脉搏波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血清hs-CRP联合测定对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36例脓毒症患儿和30名正常儿童做对照,用荧光免疫法测PCT和hs-CRP水平。结果脓毒症患儿治疗前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1),治疗后PCT和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PCT和hs-CRP的联合测定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PCT hs-CRP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0)和替米沙坦组(n=50),替米沙坦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血清hs-CRP、MMP-9及AngⅡ水平,并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的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及替米沙坦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9及AngⅡ的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hs-CRP、MMP-9的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但替米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AngⅡ的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0%)高于替米沙坦组(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稳定粥样斑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替米沙坦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hs-CRP、血脂、尿酸等指标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的应用。方法通过检测ACS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CRP、尿酸(UA)、血脂等指标水平,了解这些指标在这些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ACS提供实验依据。结果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组hs-CRP、UA、TG、TC、APO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hs-CRP与UA、TC、APOB成明显正相关,与HDL成明显负相关。结论hs-CRP与ACS的发生、发展、病情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血脂、尿酸、血脂等联合检测,在AC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尿酸 冠脉综合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72)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72),抽血检查后分别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6例(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和大剂量组36例(阿托伐他汀40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面积及斑块回声变化。结果治疗前,在同一种性质斑块中,两治疗组(小剂量和大剂量组)间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对两种性质斑块间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进行比较,无论是小剂量组还是大剂量组,三项指标均以易损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或P〈0.01);在同性质斑块组中,无论是接受小剂量还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大剂量组三项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P均〈0.01)。治疗6个月后,小剂量组IMT值及斑块面积稍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大剂量组IMT值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下降,两项指标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小剂量组斑块回声信号无明显改善,而大剂量组低回声斑块回声增强例数高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s-CRP、IL-18和MMP-7的水平可作为检测AS易损性的血清学生物指标;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和稳定斑块。

  • 标签: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白细胞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单纯AECOPD组及AECOPD伴呼吸衰竭组,并与2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应用透射比浊法和凝固法分别检测其血清CRP及FIB水平。结果呼衰组CRP及FIB水平均大于其他三组,单纯AECOPD组CRP、FIB水平大于稳定期组及对照组,稳定期组CRP及FIB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急性加重时CRP及FIB作为急性时相蛋白急剧上升,且呼衰组上升更为显著,二者检测结果对判断COPD病情轻重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轻型急性胰腺炎组(AP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患者发病初期PCT、CRP、APACHE2评分值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示作用。研究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P组和SAP组,进行血清PCT、CRP监测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PCT、CRP值和APACHEⅡ评分,以及该三项指标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结果SAP组患者PCT、CRP值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P组(P<0.001)。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提示作用PCT值的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80.00%,AUC值0.956,高于CRP和APACHEⅡ评分(P<0.001,P<0.001);CRP值敏感性91.7%,特异性75.00%;APACHEⅡ评分敏感性79.17%,特异性81.25%。结论PCT值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最佳提示作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APACHE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水平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鉴别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细菌组)及2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毒组)均予对症治疗,并与治疗前及痊愈后分别检测血清CRP及WBC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组血清CRP和WBC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而治疗后2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细菌组血清CRP及WB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保持振幅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很大进步,因此,能基本满足构造勘探的要求,但是对于岩性勘探却依然存在陷阱:共中心点CMP道集与一段地层的反射波相对应;叠前偏移存在混合作用及平均作用;共成像点CIP道集里包含相邻反射点振幅的影响;动校正和偏移过程中都存在拉伸作用等。CRP沿层叠加是针对目标地层反射波实施的专门处理,通过沿层追踪反射波(TRALaye——TracingReflectionAlongLayer)技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Snell定律,建立反射点与反射波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得到沿层CRP道集与沿层CRP叠加。CRP道集用于叠前AVO反演,CRP叠加用于地层解释。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TRALayer技术能有效地保持反射波的物理特征,细致反映反射波的空间变化和波形保真度;在振幅上避免横向混合作用,具有较高的相对振幅精度;在空间上遵从射线传播的几何关系,具有较高的空间定位精度。

  • 标签: CMP沿层叠加 斜层反射点分散 沿层追踪反射波 CRP沿层叠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观察组予结肠灵保留灌肠,观察两组血清CRP和GMP-140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和GMP-140水平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CRP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9.0%,观察组总有效率8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3月内复发率分别为28%和60.52%,组间比较,P<0.05。结论结肠灵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性期的有效方法,并减少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灵 保留灌肠 c反应蛋白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疟疾诊断的方法技术也日趋增多,但现在常用于临床诊断大都还是涂片检查。当发生疟疾时,血常规检查出现WBC减少、HGB偏低,PLT减低;C反应蛋白偏高时,做血涂片检查疟原虫,防止漏诊、误诊现象发生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疟原虫血常规 C 反应蛋白
  • 简介:洋铭的HS-600便携式移动演播室系统具有多种计算机输入接口,并且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转接头来连接不同的输出接口的计算机,原因是洋铭的HS-600的第7路和第8路的计算机输入接口有所不同,第7路为DVI-D,第8路为DVI-I。

  • 标签: 输入接口 计算机 演播室系统 输出接口 便携式 转接头
  • 简介:目的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AECOPD患者细胞因子影响,了解其发生VALI程度。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持续BiPAP无创通气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CPR表达(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在低通气压力支持下对AECOPD患者引起VALI并不明显。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COPD患者 CRP TNF-Α AE BiPAP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RP在呼吸系统发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220例呼吸系统检查记录,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发热组和健康组,其中发热组120例,健康组100例。结果发热组的CPR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x2=152.1344,P<0.05)。同时,发热组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白细胞数目、血沉以及体温的阳性率(P<0.05)。总结呼吸系统发热患者的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的,同时呼吸系统发热患者的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患者自身的血白细胞数目、血沉以及体温的阳性率(P<0.05)。因此,CRP是检查呼吸系统是否感染的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CRP 呼吸系统 发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骨科患者术后抗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患者血清中CRP含量。结果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含量高于未感染患者,CRP升高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与抗生素应用方法有关。结论动态监测CRP含量,对判断骨科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临床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骨科 感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临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患者分为三组,结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白细胞计数(WBC)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患者症状,对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在CRP和WBC的检测水平进行分析,并利用ROC曲线评估CRP和WBC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n=35例)非阑尾炎性急性腹痛,行保守治疗患者35例;B组(n=35例)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且病理提示为单纯性阑尾炎35例;C组(n=35例)急性复杂性阑尾炎,包括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部分伴穿孔,阑尾周围脓肿等,行阑尾切除术35例,且病理提示为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部分伴穿孔。使用t检验,A和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和前两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ROC曲线,发现CRP和WBC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CRP的诊断价值高于WBC。结论白细胞计数和CRP对阑尾炎的诊疗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