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icimaging,3D—CTA)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有学者将其称为经静脉CT血管造影,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vertebralarteriopathy,CSA)的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3D—CTA还可应用于稚动脉畸形、损伤、动脉瘤、夹层等的疾病诊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关于3D—CTA在椎动脉病变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三维CT成像 临床应用 三维CT血管成像 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测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分析骨量变化相关因素,指导治疗。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6例为实验组,26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登记一般资料及病程、ESR、CRP、BASFI及HLA-B27等指标,应用定量CT测定腰1-5椎体BMD,进行两组间BMD比较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腰椎皮质骨及松质骨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9.1±39.8VS308.2±49.3mg/mL,140.8±18.6vs190.1±15.7mg/mL,P〈0.01),实验组腰椎松质骨BMD丢失百分率显著高于皮质骨(25.9%±10.3%vs12.7%±13.2%,P〈0.01),实验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45.5%和39.4%。病程及骶髂关节破坏程度与骨密度负相关,身高、体重、BMI、BASFI、ESR和/或CRP是否升高及HLA-B27阳性与否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BMD显著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应早期评估BMD,及时应用生物制剂等防治骨量丢失。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定量CT
  • 简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erecutaneousCervicalDiscNucleoplasty.PCDN)是继化学溶核、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的又一微创技术.本院于2003年7月~2005年4月应用该技术在CT引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椎 脊神经根 X线体层摄影术 导管消融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儿童的“知更鸟”畸形临床上以疼痛性的寰枢椎旋转强直为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在X线片上观察齿突脱位的程度以及齿突与两侧寰枢关节的对称关系。虽然近年来动态CT以及MRI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是当患者在没有麻醉状态时强直的寰枢椎位置会误导诊断。

  • 标签: 寰枢椎旋转 诊断价值 半脱位 旋转固定 CT扫描 全麻
  • 简介: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07月~2022年0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2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其它类型关节炎患者中选取250例作为对照组,均以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受累情况以及肌骨超声的表现。结果:实验组受累关节共检出324个,对照组受累关节共检出312个,相差较小;实验组双边征、多点状高回声、痛风石检出率大于对照组,(P<0.05),关节积液检出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下,能够发现痛风性关节炎与其余类型的关节炎有所差异,利于临床的诊断分型。

  • 标签: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痛风性关节炎;其它类型关节炎;受累关节
  • 简介:作者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块前路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术后9个月和21个月分别采用CT测量植骨块的体积和长度,评估自体髂骨植骨块前路重建后植骨块体积的变化。在155例胸椎和腰椎骨折的手术患者中27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稳定手术,随访时CT扫描在内固定器械取出前和取出后1年时评估植骨块体积和长度的变化。

  • 标签: 自体髂骨块 胸腰椎骨折 体积变化 前路重建 随访结果 CT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的CT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前路手术治疗2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检查,明确后纵韧带骨化诊断及骨化物类型。术中5例患者被证实合并硬膜囊骨化,其中3例手术切除骨化物时造成硬膜囊缺损而出现脑脊液漏,另2例采用骨化物漂浮法减压。结果4例患者的CT横断面影像具有典型的双影征,矢状面成像表现为分层结构。3例脑脊液漏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均得以痊愈。随访1~3年,合并硬膜囊骨化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恢复率低于其他患者。结论CT三维影像有助于患者术前硬膜囊骨化的诊断,这对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硬膜囊骨化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及补肾合健脾三种中药防治由地塞米松诱发之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及进一步有效筛选中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月龄的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给予地塞米松造模.于中药治疗后6w和13w测定骨密度、血清降钙素、骨钙素、性激素及甲状旁腺素.结果:三种方药均可有效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状.补肾中药以增高性激素浓度尤其是血清睾酮为主,健脾则通过降低甲状旁腺素(PTH)来抑制骨的吸收,而补肾和健脾则可协同提高血清降钙素(CT)的浓度.结论:补肾、健脾及补肾合健脾在不同环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防治骨质疏松.

  • 标签: 骨质疏松 中药治疗 骨钙代谢激素 动物实验 地塞米松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