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6岁。腰背部出现一鸡蛋大小肿物20余年。查体见腰背部有一单发带蒂肿物,触之质软,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内见丰富的胶原纤维,并可见真皮浅层成团脂肪细胞。诊断:软合并单发性浅表脂肪瘤样。予高频电刀手术切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标签: 软痣 浅表脂肪瘤样痣 高频电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26岁。右腰部丘疹、结节、斑块20多年。皮肤科情况:右腰部见多发、正常肤色的丘疹、结节和10.0cm×5.5cm融合性斑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呈脑回状,质地柔软,活动可,境界清楚。采取局麻下分次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首次切除大部分皮损。皮损组织病理:轻度角化过度,局灶性角化不全,皮突延长,真皮胶原纤维增粗,真皮浅层见团块状成熟脂肪细胞。诊断:多发型浅表脂肪瘤样

  • 标签: 浅表脂肪瘤样痣 皮肤错构瘤
  • 简介:【摘 要】目的:总结皮脂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 2019年 2月 18日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1例皮脂腺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疾病痊愈、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100%。 结论:加强皮脂腺患者的围手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在促进疾病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

  • 标签: 皮脂腺痣 围手术期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太田激光术后创面修复中,探析医用保湿敷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录入在 2018年 7月 -2019年 8月,在该时间段抽选某院医治的 84例太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计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落实灭菌注射用水清洗 +医用保湿敷料的命名实验组,单一采用注射用水清洗创面的命名为参照组,对比指标为患者红肿消退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创面愈合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比最终结果呈现实验组在红肿消退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指标中,数值较参照组更短,且色素沉着、凹陷性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结论 在太田激光修复术后创面修复中采用医用保湿敷料,可以有效的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医用保湿敷料 太田痣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32例儿童不同部位色素样皮损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我科232例门诊临床诊断为色素样皮损并行病理活检的患儿,分析色素样皮损的误诊率、色素的好发部位、性别差异、不同部位色素的病理类型以及与成人色素病理特点的比较等。结果232例门诊患儿中,通过病理检查,发现2例为疣,3例为皮肤纤维瘤,4例为蓝,spitz3例,血管角皮瘤4例,216例为色素。女性患儿总体发病率为46.8%,男性患儿总体发病率为53.2%;手足部等肢端色素中,交界的发生率为63.0%,面颈部皮内的发生率为67.7%;232病例中,误诊率为6.9%。结论儿童色素样皮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儿童手足部位及四肢色素的发病率相对于成人更高,面颈部色素的发病率相对于成人更低;手足部等肢端色素中,交界的发生率较高,面颈部皮内的发生率较高;交界的发病率相对成人较大,皮内的发病率相对成人较小;病理检查为诊断色素的金标准。

  • 标签: 儿童 色素痣样皮损 临床特点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祛除面部色素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7例面部色素患者,年龄6~60岁,平均年龄(39.18±2.34)岁,皮肤损伤大小直径均在0.3~0.6mm之间。结果对27例接受了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祛除面部色素的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其临床资料,大部分患者术后愈合良好,个别患者留有轻度凹陷性瘢痕。结论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祛除面部色素,不仅能够避免传统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及术后感染等问题,还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进而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并且在手术后不残留明显的瘢痕。

  • 标签: 超脉冲 二氧化碳激光 面部 色素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