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BD动脉采血器 动脉血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作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状态及代谢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则是进行这一检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掌握一种高效、安全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 标签: BD动脉采血器 桡动脉采集 血气分析标本 方法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液标本内的PO2、PCO2、PH、HCO3-等关键指标以及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乳酸、阴离子间隙血液学、或代谢产物等辅助指标,有效反映机体维持内环境并维持细胞功能正常的能力,为临床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血气分析对监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心肺功能尤为重要。目的探讨BD预设型动脉采血与5ml注射抽取动脉血的穿刺成功率分析比较。方法对2014年1到10月份5ml注射抽取动脉血和2015年1到10月份BD预设型动脉采血抽取动脉血的所有病例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D预设型动脉采血成功率高于5ml注射的成功率。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测,通过对动脉血中气体及酸碱度的测定,以了解肺功能情况。我们对20位采动脉血气分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来对比动脉采血(规格型号BDpresetTm2ml.22GX1“)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在穿刺操作中的应用。

  • 标签: 动脉穿刺 采血器 血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固定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RICU住院治疗的4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登记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垫腕枕定位、棉签按压止血方式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自制采血固定进行采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一针穿刺成功率;对两组患者住RICU期间动脉采血部位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等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共采血2 110次,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血1 079次和1 031次;研究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分别为(2.46±0.38)min和(5.53±0.9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02±0.43)、(6.06±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74%(1 033/1 079),高于对照组的82.93%(855/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0%(27/1 079)、4.45%(48/1 079)、7.32%(79/1 079),均低于对照组的17.26%(178/1 031)、16.10%(166/1 031)、28.81%(297/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RICU桡动脉采血操作中应用采血固定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节约采血操作时间,并可减少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科 采血固定器 桡动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最佳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采血组,通过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等指标对比观测。结果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采血法,且不易出现皮肤瘀青及血肿发生。结论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病员易接受,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效果优于股动脉采血法。

  • 标签: 动脉采血 股动脉 桡动脉
  • 简介:摘要以往婴儿静脉采血多采用股静脉,颈外静脉,此方法易引起家长的拒绝,加上孩子的不配合,成功率低。从2006年开始我科采用了BD采血法。此法一针二用。为采血及静脉治疗提供了便捷。

  • 标签: BD针 采血 应用体会
  • 简介:2007至2008年对BD阵营和HD—DVD阵营都是最重要的一年。在2006年以前,HD—DVD阵营在产品出货量方面略占优势.但是SONY的PS3游戏机让BD阵营找回了面子。双方对峙的产品从AV产品到游戏机市场再到IT市场恶斗不停。在AV市场.双方势均力敌.都有成熟的产品支持.而且华纳兄弟和SONY梦工厂各自支持自己阵营的产品.在AV市场上两方难分胜负,但是在游戏机市场上.

  • 标签: COMBO驱动器 PS3游戏机 AV产品 IT市场 评测 SONY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熟练的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采血标本的合格率。借助血气分析的作用,对人体酸碱平衡、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此评判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程度。可将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危重症者的主要指标,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治疗依据。本文通过阐述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改良方法及其比较、动脉采血器具的选择、采血时机和采血后按压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加强护理人员动脉采血水平、采集标本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负担及痛苦,获得患者的满意。

  • 标签: 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痕迹动脉穿刺法 压迫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成功率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局部青紫瘀斑发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进行比较,桡动脉采血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局部青紫瘀斑发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股静脉采血组,组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对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 采血 股静脉
  • 简介:摘要临床常用的血气分析采血部位有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及足背动脉。但由于股动脉部位较深,附近通常有大静脉及神经并行,易误入静脉同时不易压迫止血,对肥胖、腹水患者难以触摸。针对一些特殊病人如心衰、哮喘、呼吸困难等患者,由于不能平卧,股动脉暴露不充分而影响穿刺的成功,有的则无法进行操作。同样肱动脉相对桡动脉来说位置较深,冬季着装较厚不利于暴露采血部位等。桡动脉位置表浅,搏动明显易触及,操作方便,不受体位的限制;且创伤小,受污染机会少,有利于病人保暖减少躯体暴露;病人心理压力低,易于接受此种操作方法,积极配合操作,从而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法不仅成功率高,而且更适合于肺心病、哮喘等不能平卧的病人。

  • 标签: 采血法 病人 穿刺点 穿刺部位 采血方法 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专用动脉血气采血针和普通注射在临床中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7.2月-2018.4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桡动脉动脉血气采血操作,按照采血针不同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普通注射采血法,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专业动脉血气采血针,评价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动脉血穿刺共674次,穿刺成功率655次(97.18%),对照组穿刺次数共678次,穿刺成功率601次(88.64%),(χ2=5.536,P<0.05)。观察组患者对穿刺结果非常满意率41例(60.29%),高于对照组29例(42.65%),(χ2=6.229,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普通注射采血法进行采血,穿刺成功率高,且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动脉血气 注射器 采血 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