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尿管结石26例、输尿管癌3例、肾输尿管结核1例、肾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IVP检查1例病变侧尿路不显影,对其IVP、MSCTU或MRU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 标签: 尿路成像 应用分析 成像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实施腹部 16螺旋 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80例急腹症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从 2017年 4月开始,至 2018年 4月终止,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 16 CT诊断,对照组使用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 87.50%,高于对照组 75.00%( P< 0.05)。 结论: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 CT 急腹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与DR胸片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肋骨骨折44例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及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与漏诊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螺旋CT检查准确度100%明显高于DR胸片准确度81.82%(χ2=8.8000,P<0.05)。结论64螺旋CT检测准确度更高,可更精准判断患者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64层螺旋CT DR胸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实施腹部16螺旋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0例急腹症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至2018年4月终止,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16CT诊断,对照组使用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应用16螺旋CT诊断,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16层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6低剂量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102例肺部结节患者作为对象,所有病例都接受16螺旋CT扫描,分别按照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查,观察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诊断结果并比较。结果(1)低剂量扫描,共134个结节,39个毛刺征,25个分叶征,18个钙化,常规剂量扫描,共134个结节,39个毛刺征,25个分叶征,19个钙化,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2)常规剂量的单次检查辐射量为(401.83±67.93),低剂量(89.42±1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结节在16螺旋CT扫描中,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效果相当,相比而言,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量更小,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值得推广。

  • 标签: 16层螺旋CT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肺部结节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5例术前采取X线诊断作为对照组,47例采取32螺旋CT诊断作为观察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准确性。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1.4%,观察组为95.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骨折类型分型中Ⅰ、Ⅱ、Ⅲ、Ⅳ型诊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于Ⅴ、Ⅵ型诊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2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作用,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选选择。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32层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128螺旋 CT低剂量扫描在颌骨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00例诊断明确的颌骨埋伏阻生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128螺旋 CT检查,根据管电流大小分为 200mA常规组、 100mA组、 50mA组、 20mA组各 25例。以 200mA常规剂量组图像作为比照,评价四组患者 CT图像质量评分,统计各组合格图像比例,另记录并比较除 20mA组以外的其它三组容积 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 。结果 随着管电流的降低,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随着下降,其中 100mA组、 50mA组、 20mA组患者的 CT图像质量评分与 200mA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 20mA组图像合格率明显低于 200mA常规组, 100mA组、 50mA组的容积 CT剂量指数 、剂量长度乘积均较200mA常规组明显下降( P均 <0.05)。结论 128螺旋 CT低剂量扫描不仅能为颌骨埋伏阻生牙临床诊断提供所需图像,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患者的辐射损害。

  • 标签: [ ] 128层螺旋 CT 低剂量 颌骨埋伏阻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80例作为研究资料,均经64螺旋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程度<60%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为47.26%,显著高于>80%,60%至80%,P<0.05;骨质增生、椎间盘影、突出等影像学表现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8.3%、92.5%,而韧带钙化、椎体滑脱则相对较低,分别为24.8%、7.1%。结论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采用64螺旋CT诊断能够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及预测引起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64层螺旋CT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用 64螺旋 CT与 DR胸片,探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患者分成两组,即采用 DR胸片诊断的普通组( 36例)与采用 64螺旋 CT诊断的研究组( 36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采用 64螺旋 CT诊断的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准确率为 92.9%,采用 DR胸片诊断的普通组患者的准确率为 78.0%,研究组患者的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对患者采用 64螺旋 CT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 DR胸片的,对患者及时开展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肋骨骨折诊断 64层螺旋 CT DR胸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共88例(支架数为134个)。均给予冠脉血管造影检查和64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具体诊断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64螺旋CT检查对于直径在3mm以上的支架所具有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关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应用64螺旋CT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支架 再狭窄 评价
  • 简介:目的评估16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16螺旋CT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不同病理类型对应CT征象等指标进行统计记录。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结果中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结论16螺旋CT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而且单纯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而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主要以管壁增厚、阑尾结石和炎性肿块为主。

  • 标签: 16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术前诊断
  • 简介:  46例病例中10例CTU检查肾盂输尿管肿瘤者,8例肾盂输尿管结石和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中3例诊断正确

  • 标签: 尿路造影 泌尿系统疾病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阑尾炎采取16螺旋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成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该组患者术前均接受16螺旋CT平扫与常规超声诊断,观察记录2种诊断方式诊断符合率,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符合率,同时总结16螺旋CT平扫影像学特点。结果16螺旋CT平扫诊断16例成人急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70.00%,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论16螺旋CT平扫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符合率较高,且有自身的CT诊断征象,能为临床提供不错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 标签: 成人 急性阑尾炎 16层螺旋CT平扫 价值
  • 简介:小细胞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作为肝癌常见类型,其恶性程度、病死率均较高,故对SHCC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对降低SHCC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像学检查为SHCC诊断中常用手段,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l)、CT因凭借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高且无创等优点在SHCC诊断中逐渐推广.

  • 标签: 16层螺旋CT 小细胞肝癌 磁共振成像 成像诊断 CARCINOMA 效能
  • 作者: 门明冯文秋张玉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华北石油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北任丘 062552)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头颅颌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颅颌面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56例头颅颌面骨折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再行三维重建;同时56例患者均接受CT二维平扫及 X 线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单纯骨折、复合骨折、骨折合并牙折方面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二维平扫检出率及和X线检出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维重建结果显示:MPR图像能够清楚显示56例头颅颌面骨折患者所有骨折情况以及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具体损伤情况等;但是复杂骨折的累及范围无法清晰显示。MIP能够清晰显示上颌骨骨折与线性骨折;VR能够清晰显示位置较浅骨折,深部骨折显示清晰度较低。结论:在头颅颌面骨折的临床诊断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功能评价中64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施心脏64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数值相比较,差异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心功能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左心功能评价中64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这两种方法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均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左心功能 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64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相同技术参数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自动减影,并对减影后数据进行3D-VR、MPR、MIP等处理,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经64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证实,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3例患者颈脑血管属完全正常,有2例为颅内动脉瘤,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12例为血管变异,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和颈总动脉等狭窄)、闭塞,诊断率和检出率高。结论64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和高效的特点,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头颈部 血管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应用64排128CTA成像检查各节段的准确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A的127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飞利浦64排128CT检查。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患者冠脉的RCA(右冠脉)、LCX(回旋支)、LAD(前降支)、LM(主干)CT成像与金标准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的冠脉各节段的CTA成像准确性均较高,与金标准对比,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优势,不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大于0.05。结论针对患者冠状动脉给予64排128CTA成像检查各节段,准确性较高,且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节段成像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应用64排128CTA成像检查各节段的准确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A的127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飞利浦64排128CT检查。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患者冠脉的RCA(右冠脉)、LCX(回旋支)、LAD(前降支)、LM(主干)CT成像与金标准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的冠脉各节段的CTA成像准确性均较高,与金标准对比,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优势,不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大于0.05。结论针对患者冠状动脉给予64排128CTA成像检查各节段,准确性较高,且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节段成像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及优势。方法对3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64螺旋CT横断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六种重建方法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结果64螺旋CT显示46耳慢性中耳炎所致外耳道病变17耳,占36.9%;鼓膜病变21耳,占45.7%;听骨链病变锤骨破坏12耳,占26.1%,砧骨破坏16耳,占34.8%,镫骨破坏16耳,占34.8%,锤、砧、镫关节破坏18耳,占39.1%;鼓室软组织病变27耳,占58.7%;骨质破坏46只患耳64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术前CT对诊断骨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壁破坏符合率为75%以上;面神经管病变46耳中18耳面神经管鼓室段破坏,占39.1%,其中7耳合并面神经管乳突段破坏。结论64螺旋CT三维重建可较好显示慢性中耳炎所致的各种结构异常,可作为其常规可靠的影像筛选和诊断方法。

  • 标签: 64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慢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