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字幕:美国·旧金山1998年旧金山湾的麦迪逊大道沐浴在夏日温暖的阳光里。兴建于十八世纪的凯瑟琳饭店就坐落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从这座透着几分雍容与华贵的西班牙式建筑物远远望去,金门大桥拱形的跨海桥体在背景中隐约可见……

  • 标签: 中隐 凯瑟琳 背景 美国 西班牙 字幕
  • 简介:众所周知,近年来,香港导演吴宇森在好莱坞叱咤风云。其执导的影片,从预算、演员阵容到票房,均属引人注目之列。吴氏自幼家境贫寒,20岁从影,由场记而副导,25岁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之后是十余年成绩平平的影坛沉浮。从1986年的《英雄本色》开始,吴氏一帆风顺,自香港而纵横国际影坛,其作品亦可谓风靡世界,倍受观众与传媒瞩目。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对吴宇森自《英雄本色》以来导演的电影作品,作一些简略的分析。一、类型融合与创新吴宇森的作品,往往很难归入某种既定的电影类型。但同时又与某些电影史上的类型或流派,比如武侠片、帮匪片、黑色电影与西部片、警匪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笼而统之地称其为动作片,它也是

  • 标签: 动作片 主人公 英雄情结 集体无意识 社会功能 仪式化
  • 简介:因篇幅短小,阅读便捷,直抵个人心灵幽微之处,且具草根、平民本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成为中国文学冬天一抹暖色调,“散文热”持续升温,一跃成为传媒时代的文学新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亦有一个时代的散文。21世纪初(2000----2010)已成过去,回顾、反思、批判过去十年中国散文得与失,无疑对中国散文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拟从以下六方面,全面、深入、系统批判此时段琳琅满目的散文景观。

  • 标签: 散文现象 中国文学 批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传媒时代 21世纪
  • 简介:尼采1900年谢世,1902年中国即出现梁启超的介绍文章,王国维、鲁迅、谢无量、陈独秀、蔡元培、傅斯年、沈雁冰等随后都有论列,于是乎这个在本国也刚刚走出冷宫不久的恶魔诗哲孤独的灵魂,竞远涉重洋,到中国广收门徒、"铁锥布道"来了.

  • 标签: 沈雁冰 鲁迅 孤独 谢无量 王国维 尼采
  • 简介:重新开始的时间“时间开始了。”这是胡风的一个诗题。此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最后一年,距本篇文字所述的时间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欢乐的讴歌,真诚的祝愿,憧憬和希望,光荣和梦想,这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意。饱经忧患的中国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眺望黄土高原上初升的一道阳光,用激情的颂歌,迎接了一个新的时代。

  • 标签: 中国新诗 40年代 黄土高原 时间 中国人 诗题
  • 简介:2000中国电影呈现出整体疲软和局部亢奋的状态,表面上看,不时有一些兴趣热点激起波澜,但艺术散化状态和文化潜流起伏构成的却是创作较为平淡的表现。随着世纪交替的到来,原本应当激动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铺直叙,艺术话题被市场、进入WTO、降价风潮、评奖风波、贺岁片等所遮盖,电影的确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探究世界末创作的走向和主题,应该会更好提示我们关注艺术的本质表现,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前景有启发意义。一、艺术表现探究走向百年门槛的中国电影,在大半的时候是流连在艺术和商业的争斗中,也许东方传统无法像好莱坞那样缝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截然界限,商业与低谷的

  • 标签: 中国电影 现实主义 贺岁片 《生死抉择》 影片 时代英雄
  • 简介:尽管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没有陷入世纪末的忧虑和狂躁之中,尽管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期盼依旧殷切,但中国电影进入的2000年确是被困惑纠缠不休的一年,也是各种议论纷争而不休的一年,从创作到理论界,思考虽在,但疑惑丛生,电影艺术的出路到底在何方?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前景何在?我们在世纪交替的转折口上难免喜忧参半,却还是放不下心怀高远的心思。因为2000又是中国电影潮流演变的关口,对它的回顾和对2000中国电影重要现象的探讨,也许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无裨益。一、大势:谷底还是高潮随着创作产量的低落和票房陷入前所未有的减少境地,中国电影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但也许应当说,产量和票房不是绝对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从发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现状 艺术个性 市场化 2000年
  • 简介:《语言与翻译的政治》是一本从后现代文化理论视角来考察翻译的文化属性的学术汇编。共包括8篇文章,从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的解构主义名作《话语的秩序》、尼南贾纳(rrejaswini·Niranjana)的《为翻译定位》到斯皮瓦克(Gayatri·C·Spivak)的《翻译的政治》和韦努蒂(Lawrence·Venuti)的《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等。正如孙歌在前言中所说,在开篇之作里,福柯以浓缩的方式提出了他在其它几部著作里提出的基本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讨论翻译的政治,但他对于“话语秩序”与“话语霸权”的理论分析,尤其是对“主体性断裂”的论述却引导出一个进入翻译政治的基本途径。

  • 标签: 翻译理论 翻译政治 韦努蒂 语言 话语秩序 文章
  • 简介:中国电影不平凡地告别了20世纪。而此时,2000年全国电影票房统计业已出来。结合一年以来我们所接触到的现实,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现实,我们不能不对过去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行认真的思索。一、隐藏在票房资料的背后:审计2000年中国电影票房及市场状况2000年末,在《美丽的家》还没有发行的情况下,全国票房的基本情况是:《没完没了》2800万,《西洋镜》600万,《过年回家》220万,《一声叹息》1800万、《卧虎藏龙》1160万。引进的分账影片和买断影片(《黑客帝国》,《偷天陷阱》、《东京攻略》、《决战紫禁城之巅》、《精灵鼠小弟》、《诺丁山》、《人猿泰山》、《双重阴谋》、《再见美国》、《特警新

  • 标签: 中国电影 市场化 电影市场 贺岁片 电影公司 电影发行
  • 简介:本书是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中的一部。作者安田朴(Etiemble),是法国当代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较研究的著名学者。此书是他近年来全面概述中学西渐的一部力作,也是同类著述中较为完备的一部。作者早年长期在巴黎大学等法国高等院校讲授东、西(特别是中、西)文化(特别是哲学)的交流与比较,尤以“东学西渐”为主,因而本书就是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以作者长期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宏观上全面论述了从唐代到清代中期千余年间中欧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涉及了哲学、伦理、美学、文学、宗教、风俗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一部全景概览式的著作。

  • 标签: 作者 当代 文学 唐代 中国文化 研究视角
  • 简介: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文学研究者就开始了“求新声于异邦”的旅途,他们密切关注国外的中国文化、文学研究趋向,积极吸取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也对某些域外学者的偏见、误解、曲解作出反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便有不少中国学者介绍国外中国文学著述。近年来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海外汉学丛书集中收入了一批译著,这些关于中国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价,大都从中国文学在国外的命运的角度出发,以吸收国外汉学研究对我们富有启发性的内容为目的而展开的,却较少从各国各民族不同文化对中国文学的选择过滤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新声 中国作家 各民族 命运 作品
  • 简介:《文学理论卷》第二卷定名为“思潮与争鸣”。其实文学理论的建设与文学论争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与第一卷的分工仅仅在于:第一卷的内容偏重于基础理论的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建设,第二卷的内容更多是偏重于文学创作,与当代文学创作思潮直接相关。因此有关本卷的介绍,也偏重于对当时文学思潮和文学争论的背景的说明。

  • 标签: 文学理论 创作思潮 中国新文学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