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中,取用的电流互感器误差都是按10%考虑的。但是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一次系统短路容量的增大,或者事先没有校核而超出了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当区外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将引起误动作,如母线保护或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等。反之,区内故障时保护装置将引起拒动,如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等。因此全面开展保护CT极限误差校核工作,对防止CT饱和而造成的保护不正确动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伏安特性 10%误差曲线校核 减小CT误差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创伤的CT检查与CT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CT和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B超、CT检查腹部创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和95.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脾脏损伤12例,8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密度欠均匀,为包膜下破裂;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脏破裂;1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内血肿。肠损伤9例,3例为结肠破裂,6例为十二指肠破裂。肝脏损伤8例,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肝脏包膜下有低密度阴影(肝脏内血肿),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有肝脏低密度阴影,边界较模糊(肝脏破裂),2例影像学图像提示有片状低密度影(肝脏内血肿)。结论CT检查可对腹部创伤进行准确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积水CT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因脑脊液循环系统内部因素造成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CT扫描机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结论CT可以对脑积水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临床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

  • 标签: 脑积水 CT检查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电网结构日渐紧密,电网的稳定运行显得尤其重要,电流互感器(CT)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而CT断线是导致母差保护误动的重要因素,母线保护拒动或误动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针对CT断线在2000年到2017年度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检索,筛选出该领域的重要专利,并进行趋势分析。

  • 标签: 电流互感器 CT 断线 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底骨折使用多层螺旋CT和常规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对62例颅脑外伤疑似颅底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常规CT和螺旋CT诊断,诊断结果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参照组使用常规CT扫描,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为患者提供扫描诊断后,观察组有55例骨折患者,对照组为25例,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有30例颅前窝骨折,20例颅中窝骨折,5例颅后窝骨折,参照组有15例颅前窝骨折,8例颅中窝骨折,5例颅后窝骨折。结论颅底骨折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价值高于常规CT扫描,临床中推介使用。

  • 标签: 颅底骨折 多层螺旋CT 常规CT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98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研究组采用增强CT检查,依照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核实两组CT检查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病灶诊断结果,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核实显示,研究组增强CT检查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断最小种植灶面积、长和宽度均比较符合,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CT检查可准确检查出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及病灶情况,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治疗提高准确诊断依据,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检查 增强CT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予以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CT检出率33.82%,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75.0%,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不同厚度检出率比较,1~2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100.00%),8~10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72.06%)。结论CT及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作用显著,可全面了解患者支气管扩张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CT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螺旋 CT成像技术在胃癌 CT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5年 12月至 2017年 6月在我院确诊为胃癌的 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飞利浦 Brilliance64排螺旋 CT对 13例患者均行 SCT平扫 +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分期一期患者共有 3例,二期患者共 4例,三期患者 4例,四期患者 2例。结论:螺旋 CT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对胃癌进行分期,术前评估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胃癌分期中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螺旋 CT成像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不同前纵隔病变的 CT特征性表现特点及 CT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 本科室 2009 年 1 月到 2017 年 12 月间 30 例前纵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实施 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 CT检查的 诊断结果及图像特征。 结果: 病理检查 结果 良性病 变 24 例,包括良性畸胎瘤 10 例,良性胸腺瘤 1 4 例;恶性病 变 6 例,包括恶性畸胎瘤 2 例,恶性纵膈淋巴瘤 1 例,恶性胸腺瘤 3 例。 CT 检查 结果 良性病 变 25 例,包括良性畸胎瘤 9 例,良性胸腺瘤 16 例;恶性病 变 5 例,包括恶性畸胎瘤 2 例,纵膈淋巴瘤 1 例,恶性胸腺瘤 2 例。 CT 检查良性病 变 中 23 例 诊断结果 与病理检查 结果 相同,恶性病 变诊断结果 均与病理检查相同, CT 诊断敏感性为 81.7% ( 5/6 ),特异性为 95.8% ( 23/24 ),诊断准确率为 93.3% ( 28/30 ) 。结论:实施 CT诊断前纵隔病变 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前纵隔病变 CT 特征性表现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对比CT与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普通CT扫描,观察组行增强CT扫描。之后,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将所有阅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内容包括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最小检出种植灶大小、平均长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经观察组患者的最小种植灶及其长度与宽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诊断中,增强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CT诊断,定性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增强CT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诊断效果
  • 简介:建立了CT系统模板参数标定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标定的参数,对接收数据进行了图像重构.最后对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论文予以评述.

  • 标签: 参数标定 图像重构 最小二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的PET-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包括原发病灶位置、大小、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以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35例小细胞癌、60例腺癌、55例鳞癌的肺原发病灶的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经?检验发现三者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17,P=0.812?)。除SUV值外,将三者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各种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者的临床分期经?比较,有差异?。结论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特征相似,SUVmax有意义?,在获得病理诊断之前影像学上无法鉴别。??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Fl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的原理及优势,并且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双源CT技术中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其临床特点。结果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很高,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结论双源C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在不需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成像,提供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和心脏图像,提高了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其双能技术可根据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特性,获得组织特性图以及碘剂分布图,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并有望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其双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验证。

  • 标签: 双源CT 原理及其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借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目的背景,用数学上的方法展开对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考虑到CT机器内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即便能够熟练掌握各机器的操作与使用,但对于其成像原理和数据的处理也并不清楚。故对最基本的CT系统的成像原理和数据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基于二维CT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像原理,对其误差以及精准性进行改进,使成像模型更加优化。

  • 标签: CT系统 成像原理 数据处理 理想化模型 矩阵转换
  • 简介:摘要CT系统可以对样本进行断层成像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但CT系统在安装时会存在误差,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典型的二维CT系统,根据已知模板确定CT系统的探测器单元间距、旋转角度和增益系数。再利用Radon逆变换,通过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重建未知介质的图形并求得其实际吸收率。

  • 标签: CT系统参数 滤波反投影重建 Radon 逆变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许多种疾病都需要采用CT增强扫描来做出诊断。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观察护理,检查后的宣教随访工作都要坚持有序进行。强调工作要有预见性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急危重症、可预防的工作,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增强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结核病患者40例临床CT扫描诊断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对脊柱结核中心型4例,边缘型16例,韧带下型11例,附件型9例。骨质破坏椎体28例,椎旁脓肿25例,硬膜和脊髓侵犯10例,韧带下播散3例,死骨、钙化16例。结论CT检查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楚,对脊柱结核早期的诊断和确定骨质破坏病变的范围,有利于对脊柱结核进行病情评估和术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脊柱结核 CT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