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济宁泌尿结石发病率及结石成分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 法:对 2015年 1月- 2017年 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 689例泌尿结石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对结石成分予以测定,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9例患者中,济宁十三个县市区均有发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者比例为 1.39:1 发病年龄以 40-59岁为高发段。发病位置以上尿路多见,上尿路结石 608例( 88.24%),下尿路结石 81例( 11.76%);泌尿结石成分结果显示,以混合型为主,混合型有 439例( 63.71%),主要是草酸钙 +磷酸盐 +尿酸,草酸钙 +磷酸盐,草酸钙 +尿酸为主;单一型成分共有 250例( 36.29%),主要是草酸钙、胱氨酸、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等。结论:济宁地区泌尿结石以上尿路多见,结石成分复杂,以混合型成分为主,中老年人多发。主要成分以草酸钙、磷酸盐、尿酸多见。胱氨酸结石较少见。尿酸结石以老年患者多见。结石成分对预防结石的复发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济宁市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城市泌尿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及及构成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泌尿结石患者 580例,使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其结石成分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男 378例,女 202例;中年人结石例数最多,为 283例; 上尿路结石例数与下尿路结石例数,分别为487例与 93例;结石成分 以草酸钙结石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5.34%;其次为碳酸磷灰石,达到 12.58%。 结论 泌尿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以草酸钙及碳酸磷灰石为主,患者以中年男性多发,结石发病部位主要为上尿路结石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草酸钙 碳酸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泌尿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结石成分的1 972例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 323例,女性649例;年龄14~92岁,平均(52.7±13.8)岁。按照地域差异分为渝中西部地区组(n=1 532)和渝东南部地区组(n=440);再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为渝较发达地区组(n=1 491)和渝欠发达地区组(n=481)。研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患者的结石成分的影响。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成分构成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各结石成分比例随年龄变化情况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结果结石成分结果显示,1 972例中混合成分结石占多数,为92.9%(1 832/1 972),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40.8%(805/1 972);单一成分结石中以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2.5%(50/1 972)。女性患者相较男性患者碳酸磷灰石[53.6%(348/649)与43.5%(576/1 323),P<0.05]、羟基磷灰石[25.1%(163/649)与17.2%(228/1 323),P<0.05]及磷酸铵镁结石的比例[20.6%(134/649)与6.3%(83/1 323),P<0.05]明显更高,而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草酸钙结石[91.4%(1 209/1 323)与80.7%(524/649),P<0.05]及尿酸结石的比例[9.4%(125/1 323)与1.5%(10/649),P<0.05]明显更高。<40岁的患者较40~70岁及≥70岁的患者碳酸磷灰石[39.6%(155/391)与48.4%(673/1 391)、50.5%(96/190),P<0.05]、磷酸铵镁结石[6.1%(24/391)与12.0%(167/1 391)、13.7%(26/190),P<0.05]及尿酸结石[3.3%(13/391)与7.4%(103/1 391)、10.0%(19/190),P<0.05]的比例明显更低;而<40岁患者草酸钙结石的比例明显更高[93.6%(366/391)与87.2%(1 213/1 391)、81.0%(154/190),P<0.05]。本研究中渝中西部地区与渝东南部地区、渝较发达地区与渝欠发达地区患者的结石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重庆泌尿结石成分布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碳酸磷灰石、羟基磷灰石及磷酸铵镁结石多见于女性患者,而草酸钙及尿酸结石多见于男性患者;年龄<40岁的患者,主要以草酸钙结石为主;而年龄≥40岁的患者,以碳酸磷灰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多见。

  • 标签: 结石 性别特性 年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结石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泌尿结石成分测定并加以综合分析,为泌尿结石的预防、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对皖西地区607例泌尿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尿石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261),高发年龄为20-50岁,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14.971),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其中草酸钙检出率占87.98%,磷酸钙占44.48%,尿酸占38.72%,胱氨酸占O.49%。结论了解当地泌尿结石的化学成分,对于尿石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驻地军人泌尿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方案的提出和研究提供方向。方法收集住院军人泌尿结石标本398例,采用LIIR-20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统计398例,共检出9种成分,其中单纯成分结石113例,混合成分结石285例。按结石主要成分为含钙结石99例、非钙结石14例、混合型结石285。各种成分结石病例的构成比,从高至低依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40例,一水草酸钙99例,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46例。三种结石的临床特点是肾结石占47.37%;结石多以混合形式出现,草酸钙是主要的结石成分;23-5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占64.56%。结论根据结石成分结果,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驻地军人临床治疗,并指导部队官兵在训练、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预防泌尿结石的发生和复发,另外,应对草酸钙结石有防治作用的枸杞、泽泻作进一步研究,以阐明抑制机制。

  • 标签: 军人 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的泌尿结石成分,探讨延安地区泌尿结石成分与年龄、性别等关系,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发生的流行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治疗19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结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984例泌尿结石的患者中,按每10岁年龄大小分组排序,统计各年龄阶段泌尿结石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有1346例,女性患者有638例,男性年龄(50.23±14.48)岁,女性年龄(47.87±14.51)岁,男、女患者比例约2.11∶1。在66~75岁年龄段,尿路结石发病率性别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以混合性结石为主,共1582例,占79.76%。其中1665例(83.92%)为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的比例为5.22∶1,其余为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上尿路结石中男性1062例,女性603例,男女比例为1.76∶1;下尿路结石中男性284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8.11∶1。青壮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患者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中老年(年龄>45岁)泌尿结石者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类结石多见。感染性结石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延安地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泌尿结石。同时,不同年龄段结石构成成分具有差异。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这与结石整体发病率基本一致;而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性结石多见。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结石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在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上综合考量,给予明确而更加合理的治疗。

  • 标签: 尿路结石 陕西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结石成分,并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结石成分,并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不给于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86例泌尿结石患者中,混合性结石成分有65例(75.6%),单一性结石成分有11例(24.4%);草酸钙成分最多,有67例(78.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泌尿结石主要以混合性结石为主,而对其成分分析,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降低结石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成分 健康教育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热带海岛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流行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并发泌尿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年度体检的638例热带海岛人群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肾功能指标及泌尿超声检查资料,采用组间对比及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热带海岛人群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6.4%,痛风发生率为1.3%。泌尿结石在尿酸正常、单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4.3%、23.9%和72.7%。人群中肌酐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5,P<0.001),而尿素氮随着尿酸的升高而略有上升(r=0.07,P=0.051)。血尿酸升高(OR=1.0,P=0.013)和痛风发作史(OR=7.9,P=0.004)是热带海岛人群发生泌尿结石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泌尿结石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1,略高于血尿酸水平单独预测时的0.598(P=0.158)。结论热带海岛人群中尿酸异常升高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人群,且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变化与尿酸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血尿酸升高和痛风发作史是热带海岛人群发生泌尿结石的危险因素,两指标联合应用对于泌尿结石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性。

  • 标签: 热带海岛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泌尿系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陕西省商洛地区泌尿结石患病情况。方法对沿丹江流域分布9个自然村庄常驻居民1564人采用超声检测双侧肾脏,输尿管以及膀胱,以明确泌尿结石患病情况。结果泌尿结石总的患病率为5.88%,其中男性患病率8.56%,女性患病率4.71%。青壮年泌尿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和青少年组(6.33%vs4.11%和4.55%)。结论我省商洛山区泌尿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尤以具有劳动能力的男性青壮年患病为多,应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流行病学 超声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结石成分特点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结石成分的592例泌尿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30例,女162例;中位年龄4.0(0.3~18.0)岁。592例中,457例为上尿路结石(其中424例为单侧,33例为双侧),124例为下尿路结石,11例为上尿路合并下尿路结石泌尿结石标本获得方式为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开放手术或患儿自行排出。对于多发结石患儿,取不同位置结石进行分析。共获取643例次结石样本,其中结石位于肾313例次,输尿管194例次,膀胱89例次,经尿道自行排出47例次。分析结石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差异。结果592例(共643例次)中,单一成分结石419例次(65.2%),混合成分结石224例次(34.8%)。主要结石成分为草酸钙361例次(56.1%)、尿酸氢铵130例次(20.0%)、胱氨酸56例次(8.7%)、磷酸钙33例次(5.1%)、尿酸类33例次(5.1%)、磷酸铵镁25例次(3.9%)和黄嘌呤5例次(0.8%)。女性较男性草酸钙结石的比例高[65.6%(118/180)与52.5%(243/463),P<0.0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高于男性[93.4%(168/180)与73.2%(339/463),P<0.05]。不同年龄组中草酸钙、尿酸氢铵、胱氨酸、磷酸铵镁结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在6~10岁占比最高(35.6%),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在1~2岁占比最高(分别为45.4%和42.9%),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的占比均为24%。结论儿童泌尿结石主要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其次是尿酸氢铵和胱氨酸。年龄和性别与结石成分的分布相关,草酸钙结石常见于女性及6~10岁儿童,尿酸氢铵和胱氨酸结石常见于1~2岁儿童,磷酸铵镁结石在3~5岁、6~10岁及11~18岁儿童中均较常见。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儿童 结石成分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泌尿结石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其发病率非常高,是世界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泌尿结石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目前,泌尿结石成分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用于指导结石患者术后的饮食管理。其实,泌尿结石成分不仅可应用于术后指导,还可应用于术前的手术方案指导。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所采用的红外光谱结石成分仪需要先进行手术获取结石标本后才能分析,因此,无法在术前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按照目前的理论,泌尿结石在体内形成之前尿液中均会有相应的结晶形成,因此,通过对患者尿液结晶的检测有可能成为术前泌尿结石患者了解结石成分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就泌尿结石成分的种类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结石 结石成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济宁企业工人手足外伤的构成、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进而得出结论济宁企业工人手足外伤有其特定的内在发生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工人手足外伤的发病率。

  • 标签: 手外伤 足外伤 预防 企业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理地区泌尿结石患者的结石分布情况及成分特点,为该地区泌尿结石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14例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石成分。结果314例泌尿结石患者中,50~59岁是高发年龄段,占总发病人群的30.57%(96/314)。男女性别比例为1.88∶1。上、下尿路结石均以含草酸钙结石最高,但上、下尿路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检出286例,其中混合结石177例,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占24.84%;单一结石137例,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为主,占35.35%。白族和汉族的结石主要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理地区的泌尿结石主要由草酸钙结石、感染性结石以及尿酸盐组成。该地区的泌尿结石成分复杂,只有完成结石成分才能为患者指导个性化预防措施。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结石 光谱分析 DALI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广西横州450例泌尿结石的化学成分,探讨本地区泌尿结石的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泌尿外科2020年4月~2021年3月住院患者的泌尿结石标本450例,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成分。结果 450例结石标本中,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草酸钙(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高占37.33%,无水尿酸结石占28.89%;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21.11%,草酸钙+无水尿酸结石占7.56%,草酸钙+尿酸铵结石占1.78%,碳酸磷灰石十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33%,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11%,草酸钙+二水磷酸氢钙结石占0.44%,碳酸磷灰石+尿酸胺结石占0.22%,尿酸铵+无水尿酸结石占0.22%。男女比例为1.88:1,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比例为2.69:1。结论 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要成分的尿路结石是广西横州尿路结石的主要类型,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根据结石成分指导病人调整饮食结构对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红外光谱分析法 结石成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代谢综合征及泌尿结石患者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病患300人泌尿结石病患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形成观察组(136人)及对照组(164人)。对照组为单纯泌尿结石组,观察组为泌尿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对比两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差异。结果观察组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磷酸钙结石数据方面高于对照组,尿酸结石数据相对对照组也更高,草酸钙结石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为泌尿结石发病的安全隐患,与不同的结石成分有关,临床当中需要针对此情况给予关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泌尿系 结石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结石成分的影像表现,评价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泌尿结石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采用型号fiash双源CT进行扫描,检查序列为双能量模式下DE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采集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yngoDefaultulSchenma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经双源CT扫描技术并使用双能量泌尿结石成分软件分析技术成分,其中106例患者经双源CT分析为61例为草酸钙结石,17例为胱氨酸结石,19例为磷酸盐结石,9例为尿酸结石。结论双源CT双能量结石分析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创的结石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双源CT双能量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