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护士职业是一种典型的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护理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面对众多压力,高强度的压力易使护士产生倦怠。而职业倦怠不仅可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还可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与工作差错和离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护士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但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中,不同护士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中间可能有许多的影响因素。目前有关职业倦怠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分析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其它因素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职业倦怠 护士 心理学研究 职业特点 身心健康 工作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分析其原因找对策以改善职业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确保母婴安全。方法采用工作倦怠指数量表(MBI)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我院产科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编内与编外护士的工作倦怠之间无显著差异性都严重,编内护士成就感方面的得分高于偏外护士,不同年资的护士存在不同的职业倦怠,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但工作能力差。结论工作倦怠已成为产科护士不可忽视的职业病,影响到了护士工作能力状态。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倦怠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对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原因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护士流失的原因,并从个人因素、外界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讨论,根据出现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人员流失。

  • 标签: 职业倦怠 流失
  • 简介:摘要简述了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护理工作性质、护士人格特征、角色压力、社会地位及年龄、护理工作性质等均是导致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神会地位 角色冲突 激励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应对措施,促使管理者和护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方法对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倦怠是造成护士离职和护理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全社会必须关注护士,合理分析原因,找出针对措施,促进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因素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编制外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量表、护士工作问卷对350名编制外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编制外护士处于高职业倦怠状态,其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维度高于正式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低于正式护士。编制外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职业倦怠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增强编制外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提高社会支持,降低编制外护士职业倦怠

  • 标签: 编制外护士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及与执业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量表、护士工作问卷对966名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执业环境的影响。结果护士处于高职业倦怠状态,护患冲突、护患信任程度、执业环境、职业认可等执业环境因素对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有直接影响。结论执业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关系密切,提示管理者应从社会、单位、个人等角度更多地关注护士,提高社会支持,降低其职业倦怠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执业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自尊、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2家综合医院147名工作一年以上临床护士(其中中专28名、大专74名、本科45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EPQ)、自尊量表(SES)进行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护士的工作倦怠的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69.3%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呈现中高度倦怠,67.7%的护士有中高度的情绪疲惫感,36.7%的护士有中高度的去人格化倾向。与国外Maslach样本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较低,情绪疲惫感较强,而去人格化较低。护士职业倦怠与个性、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等多个因素相关。结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改变组织的综合干预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精神专科男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工作1年以上、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精神科男护士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进行调查,记录男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男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结果 30例精神科男护士,存在职业倦怠的有20例,占比66.67%,其中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4例,占比分别为33.33%、20.00%、13.33%;个人成就感平均得分(29.14±6.24)分,去人格化平均得分(13.25±2.76)分,情感衰竭平均得分(28.36±5.58)分。结论 精神专科男护士存在职业倦怠,需采取干预措施,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 标签: [] 男护士 精神专科 职业倦怠 个人成就感 去人格化 情感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从而稳定儿科护士人力资源。方法 通过相关问卷对儿科120名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72.1%,主要表现在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护士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现况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如何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干预,使其在临床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原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