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金童颗粒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肾阴亏损、肝风内动证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按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7家医疗机构计划观察小儿抽动障碍’肾阴亏损、肝风内动证患者469例,按3: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用金童颗粒和泰必利片,疗程为6周。结果疾病疗效、证候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设α=0.05、β=0.2、δ=0.15,疾病疗效的非劣效性检验成立,试验组不低于对照组;YGTSS积分、运动性抽动积分、发声性抽动积分的疗前、疗后、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问比较,除疗后YGTSS积分、运动性抽动积分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金童颗粒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肾阴亏损、肝风内动证有效,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药泰必利片,且临床使用安全。

  • 标签: 金童颗粒 小儿抽动障碍 肾阴亏损 肝风内动 临床试验
  • 简介: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小儿抽动障碍的文献,就近几年中医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耳穴疗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今后临床医生应提供更多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及实验来证实中药治疗的有效及安全性,在诸多治疗方法中甄别出更加适合不同体质患儿的治疗措施,使有效性更加稳定。

  • 标签: 小儿抽动障碍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李显春教授认为,肝风内动、脾虚生痰、风动痰扰是小儿抽动障碍的主要病机,该病病位在肝,与其他脏腑均有关,可分为肝亢风动、脾虚肝亢、痰热动风、阴虚风动型。根据每种中医证型,李显春教授创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经验方,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小儿抽动障碍 慢惊风 肝风证 病因病机 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张占玲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张占玲教授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肝阳上亢,化火生风,主要病机为"肝旺";病位在肝,但与五脏相关,辨证要兼顾其他脏腑,并根据抽动部位随症加减。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 抽动障碍 临床经验 张占玲
  • 简介:摘要:蒋锴副教授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脏腑辨病、综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擅从脑论治抽动障碍,认为本病主要与胎元受损,痰浊蒙蔽于心脑有关。因此,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脑,脑髓失充为其本,风、痰、火为其标,治疗抽动障碍的关键在于健脑充髓,并佐以平肝息风豁痰。内服自拟“抽动宁颗粒”,外用平动膏,配合耳针治疗。从病因病机,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治疗小儿抽动障碍

  • 标签: 蒋锴 抽动障碍 健脑充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抽动障碍的主要病因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抽动障碍患儿为观察主体,统计出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心态变化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的抽动症状、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抽动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针对小儿抽动障碍的护理要明确的具体病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护理指导能有效缓解病症,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小儿抽动障碍 主要病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期,以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常伴有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及其他一些行为问题。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病因涉及遗传、免疫和感染等因素。抽动障碍的患病率高,其诊断和治疗易出现延误,少数患者易反复、难治愈,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庭危害性极大。衣明纪教授在本讲座中结合丰富的图片和病例等资料,介绍了抽动障碍的临床分型、儿童和成人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差异、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指出应依据患儿的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治疗前应确定治疗的靶症状,注重治疗的个体化,强调其治疗原则仍是心理行为治疗为主,兼顾药物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首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全部62例抽动障碍患儿经临床诊断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为93.55%;其中皱眉眨眼44例,怂鼻32例,努嘴24例,结膜充血26例,视物模糊12例,学习困难14例,眼部不适23例,眼痒、眼痛12例,屈光不正11例,其他少数症状还包括畏光、眼干涩、异物感、睡眠障碍、翻白眼、斜视、耸肩等。结论异常眨眼是小儿抽动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容易被误诊为眼部疾病,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应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诊断小儿抽动障碍,减少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 标签: 首诊 眼科 小儿抽动障碍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脾胃经药物,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高频脾胃经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2012年-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对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治疗抽动障碍的高频脾胃经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浅探其治疗抽动障碍的作用机制。结果:研究共筛选并录入中药处方285首,涉及中药264味。其中高频脾胃经药物为白芍、甘草、僵蚕、茯苓。共筛选出治疗抽动障碍的潜在靶点217个,交集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包含217个有效节点,3556条边,平均节点度32.8,经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前20条信号通路。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寻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高频脾胃经药物白芍、甘草、僵蚕、茯苓,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经由多个靶点、多种信号通路对抽动障碍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抽动障碍 脾胃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 简介:【摘要】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抽动。当前存在发病机制、病因不明确的特点,临床表现多样性。近几年,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率持续提升,使得人们对儿童抽动障碍形成了全新的认知。本次研究从儿童抽动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入手,着重分析了儿童抽动障碍临床表现,然后提出了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与预后策略,能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抽动障碍 感染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结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门诊就诊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65例,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西医组34例和中医组31例,西医组用泰必利口服治疗,中医组用中药内服与刮痧推拿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9.16,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χ2=9.61,p<0.01。中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χ2=7.13,p<0.01。中医组安全性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抽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抽动障碍 内治法 外治法 中医 泰必利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