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精神症状缓解后诈精神的特点。方法 对 13例精神症状缓解后诈精神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精神症状缓解后诈精神者的“症状”具有高危险性,针对性,动态性,矛盾性、坚持性等特点。结论 精神症状缓解后诈精神者通过利用“精神症状”产生的危险效果向监管方施压,迫使某些司法程序无法正常进行,从而达到获利目的。

  • 标签: 精神病症状缓解后 诈精神病
  • 简介:摘要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而在这种经济发展无比迅速的年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越来越多,而带来这一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人口的激增、成功的压力、信息的复杂、家庭的分离以及交通的拥堵等。我国的统计数据信息显示,在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口数量高达3900万左右,而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病情。另外,抑郁症的最低估计患病率为2%,即我国每年直接或者间接由2600万抑郁症患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比640亿元还多。除此之外,一项关于精神疾病流行的调查在中国的十二个地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约有1600万人是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而我国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而逐步增加,而越来越多的精神患者是由于心理治疗不及时而患病情逐步严重。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犯罪 监护 权益
  • 简介:心灵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我们都在感受着心灵的喜、心灵的怒、心灵的哀、心灵的恐惧、心灵的痛苦等等,我们的心灵就会处于一种状态

  • 标签: 会精神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富顺县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9-02抗精神病药物根据药理作用可划分为传统精神病药物和非经典抗精神药物两大类,精神病对于患者来说,对其生活造成的打击极大,无法正常生活,需要依靠药物维持健康,精神病患者需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用以稳定病情。1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又被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上应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时间较长,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理为阻断多巴胺受体,用以抑制神经冲动产生的兴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氯丙嗪属于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虽然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但是副作用较大,对于肝脏以及心血管的毒性非常高,同时患者需要长期保持高剂量服用才能维持血药浓度。氟哌啶醇属于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其在抗妄想幻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镇静效果相对来说更弱,但是患者服用后临床副作用较小,同时治疗所用的剂量也更小。吩噻嗪类药物由于对感情和肢体运动均有镇静作用,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慢性精神分类症患者最常服用的药物就是吩噻嗪类药物,固定服用吩噻嗪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可以达到在家生活的标准。吩噻嗪在治疗其他精神疾病方面的疗效也较好,针对恶心、呕吐患者,也具有较好的环节作用。应用吩噻嗪药物治疗精神类疾病时,患者主要的副作用在于ɑ-肾上腺素受体以及M-胆碱受体受到阻滞,该类药物对于患者起治疗作用的机制在于通过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多巴胺通路增加催乳素,用于抑制性腺激素分泌。当男性患者用药量超过每日400mg后,极易发生阳痿,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是性功能下降。服用吩噻嗪类药物期间饮酒,将会加剧药物副作用,导致性功能受损程度上升。氟哌啶醇属于非吩噻嗪类药物,在各类精神病患者中都能食用,在治疗图雷特氏病综合征时对于全身性痉挛以及运动功能具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该药的作用机制和用药不良反应与氯丙嗪非常相似,但是氟哌啶醇会导致女性患者月经不调,而男性患者服用后则会一番睾丸酮水平上升,在大剂量服用的情况下,会导致男性睾丸酮分泌受到抑制作用。有报道称指出,超剂量服用氟哌啶醇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心源性猝死,因此在服用剂量方面需要谨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物,应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时,会导致患者脑组织中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上升,具体改变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精神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我院上报的221例精神药物所致ADR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21例患者中,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136例,61.54%);抗精神分裂症药用药例数为196例,占比最高(88.69%),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引起的ADR较常见;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神经系统最多(71例,32.18%),主要临床表现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抗精神药物品种多,用药情况复杂,大多数精神药物会产生ADR且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多,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及ADR的监测,合理使用精神药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氯丙嗪是抗精神药吩噻嗪类的代表药物,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拮抗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治疗精神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的兴奋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本文针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给药说明五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氯丙嗪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氯丙嗪是抗精神药吩噻嗪类的代表药物,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拮抗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治疗精神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的兴奋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本文针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给药说明五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氯丙嗪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末,精神患者在中国开始得到关注,晚于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在精神医疗康复建筑建造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我国也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案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精神、护理学等学科知识,以虚拟题目设计的方式,探索针对慢性精神患者的医疗康复空间的设计方法,主要聚焦在功能空间排布与流线设计方面。

  • 标签: 精神病 环境心理 康复空间 室内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病例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精神的患者病例150人,以就诊时间的前后编号,用电脑软件随机分成两组,将纳入研究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者采用SAS、SBA量表进行测试,并进行随访1年。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精神患者的症状,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病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不合理费用,进一步规范精神科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某市 8家精神医院的单种质控指标相关信息。结果显示各家精神医院医疗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收治能力,收治病种,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加强精神医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住院天数过长,住院费用较高等不合理现象,应采取相关质控措施,从而有效地推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单病种 质量控质 精神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致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精神患者,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平均分为3组,每组患者32例,分别为A组选择利培酮治疗,B组选择奥氮平治疗,C组选择氯氮平治疗,分析患者用药后心电图改变状况。结果96例患者均实施10次心电图检查,共计960次,异常发生率为20.31%,A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8.75%,B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20.94%,C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31.25%,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意义。结论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会出现心电图改变,为此需要定期检查,调整用药量,减少心电图改变现象。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