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枢椎环骨折(axisring fractures, ARF)的损伤形态、提出新的三维CT分型,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7个骨科中心前瞻性保存的有关枢椎骨折数据库,获得符合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RF 202例临床资料,将枢椎环各解剖结构骨折分为关节损伤(axis arthrosis fracture,AAF)和骨性损伤(axis bony damage,ABD)。以椎弓根(关节突间部)前后缘为界,将枢椎环分为前环、中环和后环。根据ARF的损伤形态结合既往对不典型Hangman骨折的分型将其分为三型6类。观察各解剖结构骨折的发生特点,提出分型并探讨各型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202例患者各解剖结构骨折501处,AAF共115例288处(占57%),ABD共178例213处(占43%)。前环骨折304处(占61%),中环骨折99处(占20%),后环骨折98处(占19%)。统计显示AAF发生率>ABD发生率,前环骨折发生率>中环≈后环。分型统计显示:A型,以椎弓根骨折为特征,共30例(15%),包括A1型,双侧椎弓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骨折,共12例(6%);A2型,一侧椎弓根合并对侧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18例(11%)。B型,以一侧上关节突和(或)椎体后壁骨折为特征,共136例(67%),包括B1型,合并对侧椎弓根骨折,57例(28%);B2型,合并对侧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79例(39%)。C型,以双侧上关节突和(或)椎体后壁骨折为特征,共36例(18%),包括C1型,双侧骨折线基本对称,22例(11%);C2型,双侧骨折线不对称或相互垂直,14例(8.3%)。结论枢椎环骨折多是过伸压缩+旋转应力作用于单、双侧上关节突引起的多个解剖结构损伤。三型6类分型法概括了所有病例的损伤解剖和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枢椎 椎关节突关节 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