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该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吃柠檬有助于改善钙吸收率,同时能辅助降压。

  • 标签: 钙吸收率 柠檬 骨密度
  • 简介:摘要选取某油田从事野外生产的采油、测井、水电工和从事后勤保障的机加工与物业服务等五类人员共16887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男性骨量异常高于女性,40岁是油田工人骨量减少的分界线,5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异常率高于男性;测井工与物业人员高于其他工种,测井工中20、30岁男性年龄段骨量异常率高于其他人群,笔者认为与测井工长期接触γ射线有关。油田工人的骨量减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对测井现场职业照射防护,强化40岁以上人员自我保健和科学干预。

  • 标签: 油田工人 骨密度调查 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男性的腰椎2-4(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粗隆间(InterTro)的骨密度(BMD),探讨老年男性肥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73名年龄60~75岁的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计算体重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的骨密度,分析老年男性肥胖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老年男性各部位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老年男性70~75岁组股骨颈和粗隆间的骨密度均低于60~64岁组(P〈0.01)。老年男性按不同年龄分组发现,肥胖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者(P〈0.05或P〈0.01)。结论年龄和体重指数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老年男性肥胖者骨密度较正常体型者高,提示肥胖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老年男性 肥胖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辛伐他汀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针对同时存在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的门诊患者,自愿入组,男性≥55岁,女性≥45岁,符合此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等条件。常规剂量服用辛伐他汀,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骨密度(BMD)检查,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56例,其中男性22人(占39.3%)、女性34人(占60.7%),年龄分布47岁~81岁,平均年龄64.79±7.1岁;连续服用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mg,QN)6个月,观察不同时间点(用药0天、用药3个月、用药6个月)血脂和骨密度。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TC、LDL-C,HDL-C在用药后3个月和6个月较用药前、用药6个月较用药3个月差异检验p值均小于0.05,;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TG在用药后3个月和6个月较用药前、用药6个月较用药3个月差异检验p值均小于0.05;BMD在用药后3个月和6个月较用药前、用药6个月较用药3个月差异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论辛伐他汀常规剂量在调脂的同时,对BMD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妇女骨密度情况及血钙水平与正常孕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入组单胎孕妇270人,其中诊断子痫前期者150人,为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无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诊断者120人,为对照组。查询所有孕妇早孕期超声骨密度结果,早孕及晚孕生化检查,包括血钙、铁的检测。结果子痫前期组骨密度超声波传导速度(speedofsound,SO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2.052,P=0.043),骨密度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2.041,P=0.044),子痫前期组早孕期血钙与对照组无差异,晚孕期血钙低于对照组(t=-2.247,P=0.016)。早孕期及晚孕期血铁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早期的超声骨密度检查及孕期的血钙等生化指标测定,对于子痫前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标签: 子痫前期 孕妇 超声检查 产前 骨密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目的考察鲟龙骨胶囊增加大鼠骨密度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鲟龙骨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g·kg-1,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20倍。测定饲料中钙含量为1929、2197、3018mg·kg-1),相应剂量碳酸钙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饲料钙含量分别为1888、2215、3100mg·kg-1),以及低钙对照组(饲料钙含量为1484mg·kg-1)。将鲟龙骨胶囊或碳酸钙按比例掺入饲料中饲喂大鼠13周,测定股骨长度和质量,股骨钙含量和股骨骨密度。结果高剂量鲟龙骨组和相应剂量碳酸钙组大鼠股骨质量高于低钙对照组;中、高剂量鲟龙骨组和相应高剂量碳酸钙对照组大鼠股骨钙含量,股骨远心端和中点骨密度高于低钙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含量相同情况下,中剂量鲟龙骨组大鼠股骨钙含量和股骨远心端骨密度高于相应剂量碳酸钙对照组;中、高剂量鲟龙骨组股骨中点骨密度高于相应剂量碳酸钙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鲟龙骨胶囊具有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其效果优于碳酸钙。

  • 标签: 鲟龙骨胶囊 骨密度 碳酸钙 钙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及BMD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调查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确诊为早期AS患者120例,其中女性57例,平均年龄(31.02±5.94)岁;男性63岁,平均年龄(29.79±6.87)岁。健康人107例,其中女性48例,平均年龄(32.97±6.47)岁;男性59例,平均年龄(29.58±6.65)岁。双光能X线法检测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与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早期AS男性患者各部位的BMD均较健康人减低(P〈0.01),而女性患者则和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2)早期AS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6例(5%),骨量减少(osteopenia,OT)36例(21.67%)。其中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OP者5例(7.93%),OT者29例(46.03%)。早期AS患者中,男性腰椎部位OP、OT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部位OP/OT发生率无差异。(3)中、低年龄组中,早期AS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BMD较健康人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4)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AS男性患者即可出现显著BMD下降,OP发生率为7.93%,OT发生率为46.03%。其中腰椎部位BMD减低及OT发生率更为突出。早期AS患者BMD的下降与疾病活动指标无关联。对于男性AS患者,在疾病早期即需要重视OT及OP的诊断与防治。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MA)患者骨密度的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男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40例为病例组,年龄62~86岁,平均(73.50±8.13)岁;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接诊的健康老年男性40名为对照组,年龄63~85岁,平均(72.82±7.77)岁。收集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1-L4)和左侧髋部(Neck区)骨密度测量,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叶酸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骨密度、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血清ALT、AST、CRE、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是引起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年龄、性别、体质量和生活习惯不同对100例健康检查人员进行分组,比较骨密度测定值。结果>60岁、<24kg/m2以及有吸烟、饮酒、不常运动的体检者,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的骨密度测定值相对较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密度检查结果受到体检者年龄、体质量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标签: 骨密度 影响因素 年龄 性别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前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且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上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0例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45周岁~55周岁组,55周岁~65周岁组,65周岁~75周岁组,以及>75周岁组,每个组别患者为25人。对这100例患者,通过超声骨密度测定法测定患者骨量是否正常或骨量减少,以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通过测量患者的皮质比率从而对患者的皮质厚度进行评估,比较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患者的皮质厚度比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患者的年龄越大,下降的趋势越为明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着中老年朋友,只有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中老年患者带来福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常参加锻炼,注意饮食均衡,减少因为年龄问题带来的骨科疾病的困扰。

  • 标签: 年龄股骨颈骨密度皮质厚度骨科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透析相关的临床因素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MHD患者459例。记录MHD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治疗方式、使用肝素类型、心血管疾病、主动脉钙化情况。同期检测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碳酸氢根(HCO3^2-)水平,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情况。使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BMD测量。结果低通量透析患者较高通量透析患者BMD降低(P〈0.05),有主动脉钙化患者较无主动脉钙化患者BMD降低(P〈0.01);不同透析时间之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之间BMD无明显差异。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BMD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心血管疾病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之间BMD无统计学差异。血磷及Alb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136,P〈0.01;r=0.148,P〈0.01)。女性、年龄≥60岁、低通量透析、有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92,95%C10.892—0.949)、女性(OR=0.376,95%C10.203—0.697)、主动脉钙化(OR=0.01,95%CI:0.000—0.213)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治疗方式、血管钙化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血磷和白蛋白水平在骨的生物学功能和骨的矿化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龄、女性、主动脉钙化可能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的骨密度检测分析,了解中老年人骨量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唤起各方对骨质疏松的重视以及加强防治。方法利用GE公司的DPXMD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400例中老年人常规进行腰椎前后位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评价T值大于-1.0SD为正常,T值在-1.0SD~-2.5SD为骨量减少,T值小于-2.5SD为骨质疏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值由骨量减少向骨质疏松发展的趋势增加。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骨密度测定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密度正常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密度,分析血脂指标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HLD-C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HDL-C与腰椎(L1-4)、全髋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TG和TC以及LDL-C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HDL-C增加可能对骨密度具有负面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男性 骨密度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骨质疏松老年妇女骨密度及骨质量的多层螺旋CT相关参数,为骨质疏松椎骨骨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40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老年妇女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骨质疏松非椎体骨折老年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两组患者的骨密度以及骨质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骨密度及骨质量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可准确地反映出骨质疏松脊椎骨折老年妇女与非脊椎骨折骨质疏松老年妇女在骨密度以及骨质量方面的差异,进而为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 骨密度 多层螺旋CT
  • 简介:目的比较同级别不同运动等级女子举重运动员骨密度(BMD)的差异,探讨相同训练方案不同力量负荷强度对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测试48kg级别健将组(n=15)和一级组(n=16)下肢链等速蹬伸肌力,腰椎L2-4和下肢主要部位BMD,分析下肢等速肌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健将组的腰椎L2-4、股骨远端、髌骨BMD和下肢链收缩力峰力矩、拉长力峰力矩均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下肢收缩力矩和拉长力矩与腰椎L2-4(r=0.507,r=0.519)、髌骨(r=0.482,r=0.456)和胫骨近端(r=0.613,r=0.580)BM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对女子运动员BMD有促进作用,随着力量负荷强度增加,BMD也呈增加趋势。

  • 标签: 举重 训练负荷 肌力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柳州市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间的关系。方法:对柳州市2010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体检的2150例居民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居民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尿酸水平者L,一部位骨密度显著低于高尿酸水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例男性体检者中,正常骨量者178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59.12±42.11)μmol/L;骨量减少者539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31.26±54.25)μmol/L;骨质疏松者333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421.25±32.25)μmol/L,正常骨量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正常骨量者血尿酸水平高于骨量减少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1.43,P〈0.05)。1100例女性体检者中,正常骨量者197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98.11±62.32)μmol/L;骨量减少者592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81.12±36.52)μmol/L;骨质疏松者311例,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5.21±85.21)μmol/L,正常骨量者的血尿酸水平也明显低于骨质疏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5.00,P〈0.05);而正常骨量者与骨量减少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血尿酸的水平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维持一定的血尿酸水平可预防骨量的丢失,但尿酸水平过高则会导致骨密度值降低,高尿酸血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血尿酸 骨密度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身体成分、男性运动负荷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1例华东交通大学教职工,进行身体成分、运动能力、骨密度测试。计算和对比分析BMI、体脂肪率、每分最大摄氧量、运动能力及骨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身体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BMI、体脂肪率逐渐递增长趋势;每分最大摄氧量与骨密度T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骨密度和运动能力在20~25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在41~45岁年龄段呈现出下降现象。身体成分、运动能力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段变化趋势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是由于身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

  • 标签: 成年男性 身体成分 运动能力 骨密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性别、年龄与骨密度及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此期间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年龄将其分为40岁~50岁年龄组、51岁~60岁年龄组、61岁~70岁年龄组以及70岁以上年龄组;同时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控制不达标组(33例)与控制达标组(67例);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对各组人员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控制达标组的腰椎BMD为(1.09±0.64)g/cm2,Ward区BMD为(0.81±0.15)g/cm2;控制不达标组的腰椎BMD为(1.03±0.35)g/cm2,Ward区BMD为(0.65±0.14)g/cm2;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控制达标组的腰椎BMD与Ward区BMD均略高于控制不达标组,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中,男性腰椎BMD平均为(1.17±0.22)g/cm2,Ward区BMD平均为(0.81±0.15)g/cm2;女性腰椎BMD平均为(1.09±0.13)g/cm2,Ward区BMD平均为(0.77±0.12)g/cm2。观察组中,男性腰椎BMD平均为(1.03±0.18)g/cm2,Ward区BMD平均为(0.65±0.14)g/cm2;女性腰椎BMD平均为(1.01±0.13)g/cm2,Ward区BMD平均为(0.76±0.14)g/cm2。各组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中,40岁~50岁、51岁~60岁年龄组患者的腰椎和股骨Ward区的骨密度略低于对照组相应年龄组,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1岁~70岁、70岁以上年龄组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BGP与DPD水平分别为(6.73±3.54)μg/L与(7.59±4.81)nmol/mmol;对照组的BGP与DPD水平分别为(4.39±1.87)μg/L与(4.51±1.71)nmol/mmol;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其骨密度丢失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膳食营养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骨外科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0例,调查老年人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测定骨密度,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膳食营养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60岁~70岁组患骨质疏松症患者10例,占22.7%,71岁~80岁组患骨质疏松症患者16例,占30.8%,81岁~90岁组患骨质疏松症患者12例,占50.0%,经卡方检验,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χ2=6.526,P〈0.05),即随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增长的趋势。老年人骨质正常与骨质异常膳食摄入情况比较:与女性组相比,男性在钙、VitC、蛋白质的摄入量方面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性别健康组比,骨质正常组在钙、VitC、蛋白质的摄入量方面高于骨质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增长的趋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膳食营养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应注重老年人的膳食营养。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膳食营养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门诊健康体检的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有6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20例骨量减少,14例正常。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在健康体检中作用显著,在指导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列为健康体检重要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 健康体检 骨质疏松症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