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化是一个带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话语现象.在解释全球化的区域具体逻辑时,必须更好地理解国家在全球化话语的产生和散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全球化浪潮中对媒体产业所起到的塑形作用.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目前韩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和文化转变,检视在逐步展开的全球化逻辑影响下用全球化作为合理框架来解释整个世界特别是东亚所发生的变化是否合理妥当.

  • 标签: 全球媒体 景观 政治经济学 韩国 电影工业 全球化浪潮
  • 简介:本文通过对《媒介经济杂志》近年刊发的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近几年国外媒介经济研究方面的研究特点,描绘出当前主流媒介经济的研究特征。

  • 标签: 媒介经济学杂志 研究特征
  • 简介:本文主张应该将著作权政策视作文化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经济家对补贴在文化政策中的意义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但是对于著作权问题却很少提及.尽管如此,由于在文化政策以及艺术工作者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具有独到的阐释力,文化经济可以被用于分析著作权问题并证明著作权是创意产业中激发创造力的一个有效因素.本文将文化补贴和著作权均视为政策工具,将两者进行对比并初步探讨了当前的文化政策中与著作权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即著作权中介协会的规范管理以及目前流行的"版权补偿金"之说,认为这类问题是文化经济者有能力也有义务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文化经济学 著作权问题 COPYRIGHT 文化政策 艺术工作者 劳动力市场
  • 简介:1981年普利策戏剧奖获得者贝·亨利的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特征。然而,国外学界在“贝·亨利是否可以定义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义特色的南方戏剧家”这一命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以《贝·亨利戏剧集I:1980—1989》中的五部剧作为文本基础,笔者认为,她的剧作遵循一显一隐两条共时性创作线索:规训、荒诞、荣耀、缺席构成的明线背后,对应隐藏着剧作家对女性无罪、毁损、逃离、无权的愤慨控诉;这种隐性对峙的创作手法,体现了贝·亨利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由此,本文就四组隐性的对峙展开论述,详尽阐述具有贝·亨利特色的女性主义书写。

  • 标签: 贝思·亨利 女性书写 隐性对峙 南方 荒诞 权力
  • 简介:小成本电影《心迷宫》讲述了一具尸体引发村庄连环效应的故事。该片以其独特的结构主义叙事方式,从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脱颖而出,以略显粗糙的影像,向观众用心讲述了一个充满黑色气息和荒诞色彩的似是而非的故事。故事中隐藏的现实隐喻和精神黑洞让人深思。

  • 标签: 《心迷宫》 结构主义 叙事
  • 简介:在品特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对于女性问题的态度是发展变化的。前期的女性是妇道的体现者与压迫的受害者,表现出作者对于女性的人道主义同情;中期的女性是道德的反叛者与自我的张扬者,她们以“身体”为武器,颠覆父权制度,表现出激进的女性主义色彩;在后期作品中,品特将女性问题置于更宏观更普遍的与权力相联系的政治问题之中进行考察,将女性划分为政治权力的受害者与附庸者两类,揭示在政治权力的支配与压迫下,女性所遭受的特有肉体与心灵的苦难,进而说明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实质上是现存世界上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压迫的组成部分,从而将批判的矛头更加明确地对准一切霸权。

  • 标签: 品特戏剧 女性 女性主义 政治
  • 简介:二罗馬戏剧理论罗馬的戏剧和戏剧理論,不及希腊发达。罗馬戏剧起源于庆祝丰收的典礼,那时村民盛服化装,表演歌舞。約在公元前四世紀时,逐漸形成杂剧(Satura)——用对白和歌舞表演簡单滑稽的情节。在公元前三世纪时,出现民間滑稽喜剧亚特兰那(Atallana)。公元前二四○年,希腊脫籍奴隶安德罗尼柯斯(Audronicus,約公元前280—204)翻譯希腊悲剧和喜剧井旦演出,这就使罗馬戏剧走上一个新的阶段。罗馬剧作家最初摹仿希腊,后来逐步改造而有某种民族特色。喜剧方面成就較高。普劳图斯(Plautus,公元前220—168)将希腊喜剧和罗馬民間喜剧亚特兰那結合起来,受到平民热烈欢迎。罗馬喜剧艺术并不受到貴族重视,演员都是脫籍奴隶或奴隶,社会地位极低,演出没有固定场所,直到公元前五五年至五二年间,罗馬才建筑一所石造剧场。在戏剧理論方面,直到罗馬内

  • 标签: 喜剧艺术 希腊喜剧 普劳图斯 希腊悲剧 亚特兰 公元前三世纪
  • 简介:  新春佳节,天气晴和.早饭后,我和工人朋友小白结伴去游王宝钏的寒窑.我们骑自行车出西安古城南门,过了大雁塔,向东南方向,穿过曲江村小街,稍行片刻就到了目的地.……

  • 标签: 寒窑游 游思
  • 简介:本文呈现艺术历史学家沃尔特?洛考,对艺术家马克?路弗教授在德国玛利安?海勒画廊的展览中所展出的精致、几近古迹遗物的作品所做的评论,同时描述并评论路弗在中国的两件装置艺术“性灵”,接着以路弗访谈选录,呈现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及教学理念、个人史、美学、当代陶瓷艺术和陶瓷艺术市场的想法。

  • 标签: 马克·路弗 沃尔特·洛考 形式 装置艺术“性灵” 后现代主义
  • 简介:1890年8月24日,《费加罗报》的著名批评家奥克达夫·米尔波宣布,一个新的戏剧天才已经到来。他就是年仅28岁、当时还鲜为人知的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

  • 标签: 象征主义 戏剧 梅特林克 批评家 比利时 诗人
  • 作者: 刘浩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巴尔说:“如果印象主义把眼睛作耳朵,表现主义则把眼睛作嘴巴。”(巴尔:《表现主义》,1920年版)表现主义的原理是渴望以主观视象来描绘外部世界,反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那样用照相式的眼睛将焦点聚于外部细节上。表现主义代表了人类的内部的眼睛,要对世界作出全新的完全独特的解释,认为可观察到的当代物质和机械的社会不代表真正的世界,这个社会歪曲了人性,将人沦为机器似的动物,使世界充满了痛苦和绝望。所以表现主义艺术家要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改造外部现实,直至将其改变到与人的精神本质相一致,此时,这个世界对人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时期。一方面,工业文明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极端丰盈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契机.自由主体观念深入人心,去创作新的、个人的艺术成为这一时期艺术领域的共识。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对利益追求的无节制和日益尖锐地民族、阶级等矛盾,最终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当时的人们产生了空前的信仰危机,

  • 标签: 现代主义美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两次世界大战 异同 人类历史 创作背景
  • 简介:<正>(一)一般认为,从古希腊以来,西方学者的思维方法倾向绝对主义。文艺复兴之后,当资产阶级打着人本主义的旗号登上历史舞台时,绝对主义仍然陪伴它的学者们品味着人性“真、善、美”的芬芳和理性“高、大、全”的醇香。例如,席勒在谈到人格塑造时就这样指出:“在每个人的个体内部,至少在他的潜能和规定性之中都可能包含有一种纯粹的理想的人。”①这种“纯粹的理想”,到了康德那儿便成了支配人们伦理因而“普遍适用”的“绝对命令”;而黑格尔老人关于“绝对观念”的煌煌巨著则义无反顾地将柏拉图以来的绝对主义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标签: 荒诞戏剧 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 思维方法 黑格尔 古希腊
  • 简介: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莎翁的活动不在少数,作为戏曲人,当然不能忘了咱们“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因此今年上海昆剧团特别将“临川四梦”全部搬演舞台,而我也很荣幸此次能被昆团相中,从上海京剧院借调来,让我同计镇华老师演“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

  • 标签: 《邯郸记》 “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 上海昆剧团 上海京剧院 汤显祖
  • 简介:《戏剧人类》一文是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Barba)为他与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萨瓦莱斯教授合著的《戏剧人类辞典》(Routledge,1993)写的导言,其中表达了他所从事的戏剧人类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显示了当代戏剧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巴尔巴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探索者,他的事业历经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表现出一种精神和理想。他在丹麦的赫尔斯特伯(Holstebro)小镇领导着他的戏剧人类国际学校(ISTA),不懈地传播自己有关戏剧的独特体验、见解、方法和实践。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吸引了全球戏剧人的关注。巴尔巴认为戏剧人类的研究重点在表演的行动方面,但他并不研究如何通过身体动作描绘对象或者叙述过程。他研究纯粹的身体;研究那种非描绘、非表现状态下的身体魅力;研究身体动作视象的生命力;研究“以最小限度的动作最强烈地表现出来的生命之美”。他对表演者身体行动的论说,本质上与造型艺术极为相似。我们常常看到对当代造型艺术模糊、晦涩、苍白的论述或说明,而尤金尼奥·巴尔巴以明晰的语言提出了基本概念、原则,甚至是训练方法。我认为他的工作不仅仅启示戏剧和表演,同时也阐发了当代造型艺术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他的研究深切而充满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从事造型艺术的人去思索。这就是我,一个从事舞台造型创作和教学的人,对表演者和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感兴趣的因由。

  • 标签: 造型艺术 身体动作 人类学研究 大学教授 戏剧研究 国际学校
  • 简介:田汉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话剧创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早期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田汉这一时期的剧作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就与影响,话剧史界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本文试图考察分析田汉在20年代初期(1920—1922)剧作《获虎之夜》,从而探究田汉20年代初期剧作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并以此结合中国话剧史的发展,对田汉的早期创作成就及其影响做一评价。

  • 标签: 田汉 现实主义 新浪漫主义
  • 简介:《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剧作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一部戏,中西皆然,尤其在中国。对于娜拉离家出走的反思及研究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角度研究《玩偶之家》,易卜生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娜拉的家庭婚姻生活揭示了资本主义阶级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和玩偶般的社会地位,该剧中娜拉的出走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并且代表着一位“新女性”的诞生。

  • 标签: 易卜生 女权主义 “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