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彰显了他对人类社会研究从'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的走向,此种逆向探索蕴含了他所坚持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来说,逆向建构是对顺向建构的批判和发展。作为他晚年仍在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建构是针对顺向建构的,通过对认定的命题或学说的反思批判从而达到重新创建。反向建构只是逆向建构的一种,逆向建构还包含非反向的其他种类。马克和恩格斯在文艺批评中有着明显的逆向建构,后续的马克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也有呈现,总体上大致有三种形态:马克和恩格斯侧重于社会历史,对文艺批评进行历史哲学的反思批判;阿多诺侧重于美学理论,对文艺批评进行审美反思批判;毛泽东侧重于革命实践,对文艺批评进行影响现实的反思批判,他们都力图达到对文艺批评进行创新建构。马克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是文艺批评创新的有效途径,它能增进文艺批评创新的深度,也能增强文艺批评创新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还能增强文艺批评创新的效能。具体来说,马克恩格斯的具有深刻性、一定的系统性,但连续性不强;阿多诺的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但也有矛盾性;毛泽东的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但也应辩证地看待。因此,马克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并不是无条件和不受限制的,它受历史前提、文艺自身及现实处境这些因素所制约。由此,马克主义文艺批评的逆向建构所要达到的文艺批评创新,是历史的、审美的和实践的文艺批评活动的必然结果,不是虚历史、去审美和脱实践的任意建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文艺批评 逆向建构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发展近一百年的当今中国,重新审视什么是马克哲学?什么是马克主义?什么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这三个基本问题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梳理与探讨,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发展,反思并进一步深化马克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简介:权威建设是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管理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治权威的保障和引导。当前我国的国情世情党情的新变化决定了加强权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梳理马克主义权威观的历史发展可以加深对马克主义权威观的理解和运用,也有助于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权威观 历史发展
  • 简介:有机马克主义作为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自诞生以来就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但其是否是一种新的马克主义值得商榷。从理论渊源和批判指向上,有机马克主义与生态马克主义有相通之处,但两者在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知以及危机克服的路径上存在巨大差异。有机马克主义企图构建一种"后现代主义马克主义",但实质上这是对马克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读。有机马克主义所强调的马克主义与中国马克主义所指截然不同。有机马克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等,只是马克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探索,尚不足以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寻求发展之径的21世纪的中国马克主义

  • 标签: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和发展马克主义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理论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在坚持马克主义的必要性方面,有人就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不讲马克主义,不是发展得也很好吗?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搞社会主义马克主义提出毕竟一百多年了,还管用吗?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人困惑的根本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那么要让他们树立对马克主义的信心是很困难的。而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就要站得高、望得远,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信心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性问题
  • 简介: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经过将近40年,中国社会面临的更重要问题是如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回应生产力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挑战。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主义中国化进入新的阶段,处处显示出价值理性的重要。以弘扬科学(工具)理性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没有被证伪,但是必须有所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回到马克马克的早期著作中有许多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思想,如何把它们与现有的马克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价值理性 回到马克思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马克主义理论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整个发展过程以人为本,最后又落脚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个体是马克主义个体思想的核心概念。马克主义中个体是指唯物的、现实的、发展的和具体的个人,是同片面的、机械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个人相对立的。所谓唯物的个人是指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指在实践中生存和生活的个人;发展的个人是指处于不断变化着的矛盾中的个人;具体的个人是指集唯物的、现实的、发展的个人于一体的总体性个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唯物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 发展的个人 具体的个人
  • 简介:马克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9卷,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为半年刊,主要发表有关马克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1.本刊欢迎针对马克主义哲学各个领域中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具有独立学术见解的稿件。本刊现设有“马克主义哲学经典

  • 标签: 哲学研究 研究稿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马克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从信仰角度梳理和研究马克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主义信仰的使用,深入思考马克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是马克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科学内涵
  • 简介:马克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从200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9卷,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自2015年起改为半年刊,主要发表有关马克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 标签: 哲学研究 研究稿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在西方马克主义的发展演进中,始终贯穿着哲学观念变革和现代性问题反思的双重主题,这双重主题的交织和互动,不仅内在规定着西方马克主义演进的内在逻辑,也铸就了西方马克主义的理论样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马克主义是作为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资源而呈现其特殊意义的:一方面,西方马克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主义哲学观念变革深刻互动,对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的推动效应;另一方面,西方马克主义研究有效促进了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强化了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和中国立场。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意义 哲学观变革 现代性问题反思
  • 简介:劳动人权是一个不同于劳动权利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又有联系。因此,当讨论劳动权利保护的时候,不能离开劳动人权的合理性解释而简单地将人的社会关系规则化。按照劳动人权马克主义理论,劳动跟人的关系是一种未完成的过程关系,所以劳动人权最核心的内容是发展性人权。基于劳动人权的考虑,个人的生存必须社会化。社会化生存提供给弱者的保护意味着强者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增加确定性。没有弱者就没有强者。社会化生存会推动人类不断摆脱盲目力量的奴役,超越谋生劳动的被迫感,逐步实现体面劳动,最后走向自由劳动。到自由劳动变成现实的时候,人的解放也就必然变成现实。

  • 标签: 劳动人权 人的解放 社会化生存
  • 简介: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便于和国际出版物接轨,以及推进本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本刊在采用最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则的基础上,特制定如下规定。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 标签: 投稿格式 研究投稿 美学研究
  • 简介:马克与黑格尔的关系对理解马克十分重要。马克是一个批判的黑格尔主义者,他既批判又依赖黑格尔。黑格尔主义马克主义在西方是被认可的,但在经典马克主义、俄国马克主义和中国马克主义中则是被否定或基本被否定的。中国马克主义不是黑格尔主义的而是非黑格尔主义的。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中国马克思主义
  • 简介:21世纪马克主义发展有着具体的历史使命。具体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之。科学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清醒认识中国与亚非拉地区、欧美地区的关系互动,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 标签: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历史使命
  • 简介:在2017年5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继承与创新是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持久动力源.发展21世纪马克主义,一是要挖掘大国崛起的文化基因.面对国际上各种肯定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言论,不仅需要从本质上揭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而需要从文化基因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继承性.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 继承与创新
  • 简介:贵阳学院马克主义学院组建于2016年7月。其前身是原贵阳师专政教系、贵阳学院政教系、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根据贵阳学院教学机构调整与学科建设的需要,在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的基础上,撤销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新组建贵阳学院马克主义学院。原贵阳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法学专业则划归新组建的贵阳学院法学院管理。马克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兼任教师8人。在专任教师中,从职称结构来看,有教授3人(其中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20人,讲师15人,助教4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阳 管理学院 简介 专任教师 副教授
  • 简介: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主义,推动马克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 标签: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复兴 思想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