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玮玮 余淑珍 郑李娜 王亭 薛阳阳 李荣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太原 030010,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太原 03001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拉奉对醛固酮诱导大鼠高血压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6~8周龄,体重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高血压组(H组)和依拉奉组(E组)。采用皮下置入醛固酮微量渗透泵(给药速率0.75 μg·kg-1·h-1)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E组皮下置入醛固酮微量渗透泵,每日经尾静脉注射依拉奉10 mg/kg,H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4周。于微量渗透泵置入前、置入1、2、3、4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给药4周后,测定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取双侧肾脏称重,测定右肾重量/体重(RKW/BW)比值,采用PAS法测定肾小球系膜外基质面积/肾小球面积百分比(M/G),采用Masson染色法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醛固酮受体(MCR)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H组微量渗透泵置入后收缩压升高,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升高,RKW/BW比值、M/G和CVF升高,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和MCR表达上调(P<0.05);与H组比较,E组微量渗透泵置入后收缩压降低,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降低,RKW/BW比值、M/G和CVF降低,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和MCR表达下调(P<0.05)。结论依拉奉可减轻醛固酮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肾损伤,其机制与下调MCR表达有关。

  • 标签: 自由基清除剂 醛固酮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慢性
  • 简介:摘要等替代模型(ISM)是探索身体行为与健康结局之间真实关联的有力工具,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中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介绍ISM的原理和具体分析中的实现方法,以期为国内身体行为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分析思路。通过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陕西省人群基线调查数据,分别采用单一活动模型、分割模型以及ISM分析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比较不同模型优缺点,展示ISM在量化身体活动健康风险研究中的优势。ISM可以较好量化身体活动与健康结局的真实关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等时替代模型 心血管疾病 体力活动 静坐行为
  • 简介:[摘 要]自我国提出低成本的碳峰、碳中和(双碳)这一战略后,各行业领域均积极开展转型研究工作,为更好地推进着低成本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探讨以多目标模型为基础国内低成本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仅供参考。

  • 标签: []碳达峰 低成本 模型 多目标 碳中和 路径
  • 作者: 林枫 张鸿运 贺迎坤 张鹏 李天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科、河南省神经介入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明确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因素预测FPE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侧支循环等级分布、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PE组患者相比,FPE组患者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升高,股动脉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再通比例、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比例明显升高,造影剂外渗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86,95%CI:1.131~3.491,P=0.017)、入院ASPECTS评分(OR=0.143,95%CI:0.094~0.220,P<0.001)、NLR(OR=1.722,95%CI:1.413~2.098,P<0.001)和PLR(OR=1.007,95%CI:1.003~1.014,P<0.00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及多因素联合(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17、0.71、0.77、0.91;NLR在单因素预测FPE时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86,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62.3%。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入院NLR较高易导致机械取栓治疗FPE失败。

  • 标签: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首通效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观察兔24小心房颤动(AF)模型的内皮素-1(ET-1)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ET-1在预测AF发生、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兔40只,给予右心房快速起搏(600次/分)建立兔持续性AF模型。按起搏时间随机分成5组,0 h(P0)组、快速起搏4 h(P4)组,8 h(P8)组,12 h(P12)组,24 h(P24)组,每组8只。观察兔起搏后0、4、8、12、24 h的血浆及心房组织ET-1的变化规律。结果:兔血浆ET-1在起搏12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至起搏24 h升至最高,心房肌组织ET-1主要分布在心房肌胞浆中, 在起搏12h开始升高,至起搏24 h显著升高。结论:AF持续12小,仅有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24小AF,血浆和心房组织ET-1水平才出现一致性升高改变。研究提示:血浆ET-1水平可能推测阵发性AF持续的时间,增高的心房肌组织ET-1可能是AF诱发AF的触发因素之一。

  • 标签: []心房颤动 快速心房起搏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在装备产品研制过程中,应按照要求对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过程控制,以保障装备产品质量可靠。通过件检验、件鉴定、件批准等措施方法,可以有效落实对过程的控制。

  • 标签: 首件检验,首件鉴定,首件批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单单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写作等能力。“读思”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读思”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展相应的探讨,并结合经验,给予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读思达 教学法 小学语文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杏莫联合依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98例确诊对老年脑梗塞的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实施银杏莫联合依拉奉治疗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干预,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银杏莫联合依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加强预后质量,其方法有效,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银杏达莫 依达拉奉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 治疗效果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悉多》,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所作。黑塞结合自己印度旅行的经历,讲述求道者“悉多”的求道历程。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讲述了悉多独立主体的显现历程,第二部分讲述悉多达到完整自性的历程。文中采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来表达人物的焦虑,焦虑的对象在拉康那里被称为对象a。

  • 标签: 悉达多,拉康,文学形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