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显微浸润(亚临床病变)的范围是放疗临床体积定义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分别针对食管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乳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显微浸润/包膜外侵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体积的定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显微浸润,肿瘤 包膜外侵,肿瘤 临床靶体积 放射疗法
  • 简介:西藏多龙矿集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目前区内已经探明了多不杂等五处超大型斑岩铜矿,并发现拿顿等多处铜矿(化)点,通过对已知矿体成矿规律研究,进步探讨、圈定找矿,以期获得新的重大找矿突破.

  • 标签: 西藏多龙矿集区 斑岩铜矿 找矿靶区
  • 简介:摘要探讨县级医院检验科临床细茵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1000例细菌检验临床材料检验结果。结果这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细菌检验材料1000例中,其阳性总检出286例,占总28.6%。结论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检验材料数量的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在不断的提高,据所收集材料检验结果显示,检验分析的正确性在逐年提高,临床检验科的相关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临床检验 基层医院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放疗是淋巴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在不同病理亚型、不同化疗反应患者中可以实施根治性、巩固性或姑息性放疗。随着化疗演进和对放疗长期不良反应的研究,近10年淋巴瘤放疗和剂量发生巨大变革。本指南针对中国发病率较高的淋巴瘤亚型,选择放疗科最常见的淋巴瘤放疗情形,结合国内外研究数据、当今国内外指南和专家意见,以当前最优化的放疗实施流程为目标,建立从体位固定、勾画、处方剂量到计划制订和评估的标准操作流程,以推动临床应用、提高医疗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放射疗法 淋巴瘤 指南 靶区勾画 放疗计划
  • 简介:摘要鼻咽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范围大且极度不规则,并被周围众多危及器官包绕。调强放疗技术能够满足肿瘤肿瘤体积高剂量覆盖的同时,对周边正常组织进行很好的保护。以调强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使得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鼻咽癌的准确定义和优良的计划设计是保证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的基础。为推动鼻咽癌调强放疗在中国的普及和同质化应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组织国内大放疗中心编写了鼻咽癌勾画和计划设计指南。本指南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涵盖鼻咽癌诊疗常规,定义勾画图谱和治疗计划设计等方面,旨在为国内各医疗单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一致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靶区定义 靶区勾画 计划设计 指南
  • 简介:目的利用体外模型实验,确定PET/CT图像中生物边界的阈值及不同PET图像采集条件下对阈值的可能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生物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利用FlangedJaszczakEctPhantom及等比稀释法建立不同直径与本比浓度的热模型,应用Profile曲线软件,将在CT图像上显示的热边界准确复制到PET图像中,通过最大阈值法计算勾画生物体积的阈值;并研发在不同总计数率、本比浓度、直径大小和采集模式下对热边界阈值变化的影响。结果本比对PET图像中靶边界阈值大小的确定存在明显差异,当本比分别为2:1和4:1时,其阈值分别为0.54±0.10和0.41±0.09(P〈0.05)。热区直径、总计数率及采集模式对边界阈值的计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PET/CT图像确定生物体积时,应当根据图像中靶本比大小选择合适的阈值进行勾画,可近似准确地计算体积;总计数率、直径大小与采集模式对边界的确定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生物靶区 肿瘤放射治疗 PET图像 体外模型实验 Profile 轮廓
  • 简介:摘要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具备免疫调节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特定肿瘤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目前的研究多关注放疗的剂量分割或放疗与免疫治疗的时序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放疗对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肿瘤组织微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免疫治疗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被重视。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等范围较大的肿瘤患者,其放疗一般采用常规分割模式,其联合免疫治疗时大小、计划设计等的设置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行性和优化策略的理论与设想进行阐述。

  • 标签: 靶区优化 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鼻咽癌临床的准确勾画对预防肿瘤的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十分重要。早期调强放疗参照二维放疗经验勾画临床(CTV),肿瘤局部无复发生存率高,但放疗不良反应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缩小CTV范围,减轻放疗的急性与晚期不良反应,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尽管有2010中国鼻咽癌调强放疗设计专家共识与鼻咽癌临床勾画国际指南作为参考,CTV理想的个体化、标准化勾画方案仍有争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鼻咽癌原发灶临床勾画优化的变迁与进展,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参考。

  • 标签: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临床靶区 靶区勾画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保乳术加术后放疗是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术后瘤床勾画是保乳术后放疗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临床上多依据患者手术记录、术前超声、术后瘢痕、瘤床银夹等常规方法来勾画瘤床,存在很多局限性。近年来,采用新型术腔填充物、术前/术后MRI与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等方法勾画瘤床取得一定进展,未来有望解决术后瘤床缺乏勾画共识和标准的问题。

  • 标签: 乳房切除术,区段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瘤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在治疗肺癌当中,以胸部MRI检查并进行精确勾画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采取胸部CT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MRI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而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和扫描中肿瘤的勾画。结果观察组MRI扫描获取的影像图像,能够通过DWI高信号分辨肿瘤部位,并且可与其他周围的正常组织边界明显区别开;对患者肿瘤的勾画当中,确定边界区分27例,淋巴结转移43例;对照组的CT影像图像可以肉眼对肿瘤部位进行分辨,但是针对肺癌导致肺组织发生的实变情况不能进行有效分辨;确定边界区分21例,淋巴结转移39例。结论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与CT检查相比,以MRI检查和扫描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肿瘤定位,从而能够进一步确定放疗的剂量。

  • 标签: MRI 靶区 勾画 肺癌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是一种使用计算机算法来复制或模拟人类的行为,使机器拥有和人类相似的能力。随着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放疗的各个阶段均有巨大应用价值。图像分割是人工智能勾画的前提,常用的应用于临床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深度学习和基于图谱库的自动分割方法。人工智能勾画危及器官技术较成熟,可显著缩短勾画时间,提高效率;勾画肿瘤初有成就,在精确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使放疗勾画越来越高效,一致性、重复性均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放射疗法 人工智能 图像分割 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借鉴中国干热岩选择的地热地质指标,圈定了我省16个干热岩,主要分布在鲁西北潜凸、沂沭断裂带中段及附近地区以和胶东温泉出露

  • 标签: 干热岩 赋存条件 指标体系 靶区
  • 简介: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减少照射靶呼吸运动造成相对于静止照射野的照射位移误差量。我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以控制一块叠放在原加速器治疗床上的可移动平台,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时刻,使之能够在二维冠状平面带动患者的体位,实现对肿瘤实施呼吸运动造成位移的实时反向跟踪运动。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建的算法,可以检测出在使用运动补偿系统前后,患者肿瘤在冠状平面上呼吸运动位移量的大小,经过对比后发现,后者的位移误差量确实小于前者。使用肿瘤呼吸位移误差补偿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缩减的呼吸运动范围,在肿瘤精确放疗计划的设计过程中,对缩小计划(PTV)范围以提高肿瘤治疗增益比(TCP)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 呼吸运动 步进电机 机电一体化 反向跟踪 图像重建
  • 简介:摘要:传统放射治疗在处理体内移动的肿瘤,如因呼吸或其他生理活动而移动的肿瘤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这种不准确性可能导致健康组织受到不必要的辐射,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和开发更先进的实时追踪技术,以实现对动态的精确放射。

  • 标签: 实时追踪 动态靶区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开展放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本指南涵盖了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证选择、定位、和危及器官勾画、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计划设计等全流程的质量标准,旨在提升国内各放疗单位开展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规范化水平,为各单位结合本单位设备特点和患者治疗情况,制定更为细致的标准操作程序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辅助放射疗法 靶区 放疗计划 医学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T-CT在食管癌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22例食管癌患者,在非同机扫描后,分别在PET-CT、CT融合图像上对患者体积进行勾画,PET-CT、CT勾画上的作用比较分析。结果在勾画的CTV、GTV上,PET-CT小于CT。在心脏、肺、脊髓、气管受量上,PET-CT勾画也明显低于CT,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以PET-CT图像融合作为基础来进行勾画,并制定放疗计划,可以对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予以有效保护,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PET-CT 食管癌 靶区勾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单计划HT患者根据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脚侧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时,该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P<0.05);对于单个而言,单独配准该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可能会降低另外的放疗精度,双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自动分割勾画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535例宫颈癌CT影像,参照RTOG及JCOG标准勾画宫颈癌临床(CTV),经专家审查后作为参考勾画,用于自动分割勾画训练和测试。另从测试组中随机挑选根治4例及术后6例,分别由初、中、高级医师手动勾画CTV。统计Dice系数(DSC)、平均表面距离(MSD)和豪斯多夫距离(HD)用于自动分割勾画测试,以及比较医师手动勾画和自动勾画相对于参考勾画的准确性。同时,分别记录算法和手动勾画耗时。结果数据经VB-Net网络训练得到根治CTV1(dCTV1)、dCTV2、术后CTV1(pCTV1)自动分割模型,自动勾画结果与参考勾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SC:0.88、0.70、0.86;MSD:1.32、2.42、1.15 mm;HD:21.6、22.4、20.8 mm)。dCTV1算法与三组医师勾画相近(P>0.05);dCTV2及pCTV1算法均优于初中级医师勾画(P<0.05),自动分割勾画耗时较手动勾画显著缩短。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自动分割勾画准确性与高级医师手动勾画相当,应用于临床中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提高勾画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潜能。

  • 标签: 深度学习 临床靶体积勾画 自动分割算法 宫颈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单独基于MRI行复发鼻咽癌勾画,之后应用PET-CT和MRI共同制定,以共同制定为主,进行调强放疗.结果按PET-CT和MRI共同制定计划,18例调强放疗患者GTV均较单独应用IMR勾画发生改变,放疗后随访均超过1年,除2例发生反复鼻咽出血,其余未发生残余及复发.结论利用PET-CT和MRI共同勾画对复发鼻咽癌勾画明显有利,近期疗效满意.关键词复发鼻咽癌;PET-CT;调强放疗;勾画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35-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