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菌。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根据细菌形态学观察是革兰阴性双球菌,并不能确定是淋病奈瑟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其诊断意义有限。应与常见的革兰阴性灰色奈瑟菌,不动杆菌和摩拉菌等相鉴别。阐述了淋病奈瑟菌与其它相似菌的鉴别要点。细菌学培养仍然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 标签: 淋病奈瑟菌 革兰阴性双球菌 淋病 鉴别诊断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节教材内容的细节进行补充和完善:为什么是 R型细菌被转化而不是 S型细菌复活, S型细菌的 DNA如何发生转化,在 S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 R型细菌的 DNA能转化出 R型细菌吗,影响 R型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等。

  • 标签: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转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炎双球菌肺炎的针灸治疗法。方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肺脏接受来自T2~T4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2~T4节段及其附近的节段内选用穴位。

  • 标签: 肺炎双球菌肺炎 针灸
  • 简介: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使得对于原来用于治疗该类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在临床已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三态论治 中医证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并对其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杆菌构成比及耐药率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分离病原菌的69.8%,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肺炎克雷伯菌居第二位,其中产ESBLs菌占44.3%,大肠埃希菌居第三位,其中产ESBLs菌占36.7%。鲍氏不动杆菌居第四位,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5.3%。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产生。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病原菌 构成比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标本中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采集360株革兰式阳性球菌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中选择系统为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系统、药敏补充实验完成方式为K-B法(纸片扩散法),最后的数据结果分析是通过WHONET5.6完成。结果360株样本中,26.37%金色葡萄球菌、17.22%表皮葡萄球菌、7.50%溶血葡萄球菌、20.00%凝固酶阴性的其它葡萄球菌、7.50%屎肠球菌、4.44%粪肠球菌、0.83%肺炎链球菌、16.11%其它链球菌或肠球菌。常见葡萄球菌、常见肠球菌、常见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具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啉、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利福平、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具有耐药性。链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结论加强对肠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可以为后续的临床抗菌性药物的使用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革兰氏阳性球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对抚州市妇幼保健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临床送检的痰、血液、尿液及各种分泌物、引流物等标本。细菌鉴定及主要药敏试验采用黑马迪尔的革兰阳性球菌系统,用纸片扩散法(K-B法)做药敏补充试验,用WHONET5.6做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50株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6.4%,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7.2%,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6%、7.6%、4.4%、0.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48.5%。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均敏感;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新诺明敏感;2株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对青霉素均耐药。结论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需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标签: 革兰阳性球菌 抗生素 敏感性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几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种,其对若干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进行监测并作相关报告。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650例病人的尿液、血液,及痰液等标本,从中分离得到180株非重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并将其作为研究的案例,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其实施药敏试验,并借助VITEK2COMPACT手段,对其实施病原学鉴定。结果在分离出的18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其主要由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等构成。同时在ESBLS检出情况方面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发现,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阳性检出率达到31.71%;铜绿假单胞菌中,ESBLS阳性检出率达到23.68%;肺炎克雷伯氏菌中,ESBLS阳性检出率达到22.86%。结论强化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情况的发生等,降低医院感染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性 监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福清医院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本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间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219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生物梅里埃仪器法进行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感试验。结果2014年分离到的革兰氏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假单菌、变形杆菌占分离前7位,非发酵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增速较快。结论2014年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感染较往年略有上升。

  • 标签: 革兰氏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对尿液中淋病双球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在STD门诊就诊的276例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尿液淋球菌LCR检测,对两项结果不符合的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定细菌培养、LCR法检测尿液中淋球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276例患者中24例LCR检测阳性(8.7%),21例培养阳性(7.6%)。5例两项结果不符合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表明L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3%,100%。结论LCR分析法检测尿液中的淋球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标签: 淋病双球菌 连接酶链反应 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住院患者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分离的46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462株革兰氏阳性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8.5%、表皮葡萄球菌占24.2%、溶血葡萄球菌占14.7%、屎肠球菌占11.9%、粪肠球菌占6.9%、链球菌属占3.7%。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占57.8%、其次为血液、尿液、分泌物、穿刺液。临床科室中以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36.1%和33.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而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90%-100%。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1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红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耐药率达69.5%-100%。结论临床科室医师应加强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和耐药性监测,以达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细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 简介:目前,兽医临床上产生的多种耐药菌已至少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中的3种药物耐药,耐药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使人们陷于基本无药可治的被动局面,而多黏菌素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仍然敏感,是治疗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β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治疗 多黏菌素 耐药菌 多重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医院获得性肺炎NP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器官移植的推广,尤其是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和病原菌的变迁,革兰氏阴性杆菌已占院内肺炎病原菌的50%~80%[1],且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现将我科2001~2003年院内获得性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104例N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

  • 标签: 例医院 医院获得性 杆菌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药敏试验,测定2011年某院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对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相对最低仅为0%~5.59%;由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加入,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其他两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低;头孢唑啉耐药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中最高者;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为4.85%~6.55%,仅次于碳青霉烯类的0%~5.59%,较其他类药物耐药率低。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了解该院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革兰氏阴性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I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 标签: 革兰氏阴性细菌 耐药性 抗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儿内科收治的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一联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两联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特点。结果观察组89例患儿,经两联抗生素治疗后,痊愈7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肺部感染患儿采取两联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 肺部感染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医院常见革兰氏阴性菌获得性感染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46.4%)、铜绿假单胞菌(26.2%)、肺炎克雷伯菌(21.1%)、鲍曼不动杆菌(6.3%)。医院获得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4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作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不同菌种有不同耐药特征,应加强对其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