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部凹陷瘢痕点阵激光治疗是以点阵激光为核心技术,通过脉冲染料激光进行组织点阵激光爆破,产生微小的创口,刺激真皮胶原增生,达到治疗目的。面部凹陷瘢痕点阵激光治疗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甚至出现色素沉着。因此在患者接受点阵激光治疗后需要长期、专业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面部凹陷瘢痕点阵激光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面部凹陷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瘢痕松解联合自体小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面部凹陷瘢痕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5~27岁,中位年龄20岁。均以针状瘢痕分离器或10 ml注射器针头,经皮潜行剥离瘢痕组织、充分松解瘢痕纤维化粘连;从腹部抽取自体脂肪颗粒,静置、分离纯化后用1 ml注射器将脂肪均匀注入剥离后间隙及其周围0.5 cm范围。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石溪瘢痕量表对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瘢痕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及方差齐,以±s表示,对多时点数据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例患者治疗后即刻瘢痕凹陷消失,6个月后观察可见瘢痕表面平坦,颜色和弹性接近正常皮肤,局部皮肤质地柔软。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11例患者满意。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7.27±1.10)分、(2.64±0.81)分和(0.91±0.54)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98, P<0.001);治疗后3及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石溪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2.00±0.89)分、(3.91±0.70)分和(4.45±0.69)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0, P<0.001);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患者满意度评价为(95.00±6.74)分。11例中有1例出现术后结节,经曲安奈德注射和按摩后缓解。结论微创瘢痕松解联合自体小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瘢痕,可避免新的瘢痕形成及再次粘连,有效改善瘢痕的色泽和质地,操作简便、效果确切。

  • 标签: 瘢痕 腹部脂肪 移植,自体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瘢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微晶磨削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凹陷瘢痕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98例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患者。联合组50例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龄19~31岁)用面部微晶磨削术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9~30岁)用面部微晶磨削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评分)(t=23.208, P<0.001);平均凹陷深度较术前均降低(t=18.586,P<0.001)。联合组患者ECCA评分(t=7.039, P<0.001);平均凹陷深度(t=3.164,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两组比较(χ2=6.387,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318、3.776,均P<0.05);联合组患者脱痂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t=4.419,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水肿(χ2=8.38,P<0.05)、红斑发生率(χ2=5.096,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面部痤疮凹陷瘢痕微晶磨削术联合红蓝光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微晶磨削术。

  • 标签: 寻常痤疮 疗效比较研究 磨削术 红蓝光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在本院接受点阵激光治疗的50例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展开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结果:全部50名患者的62处瘢痕,其中有23处瘢痕经过了1次治疗,另外39处瘢痕经过了2次治疗。治疗后有47处瘢痕治疗获得了显效;15处瘢痕获得了有效;总效率达到了100.00%。结论:在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过程中,采用点阵激光治疗是一种效果颇为显著的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保障疗效,同样至关重要。

  • 标签: 痤疮凹陷性瘢痕 点整激光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点阵CO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采用点阵CO2激光综合模式(Deep FX+Active FX+CW)治疗的凹陷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采用CW模式和(或)Active FX模式磨削瘢痕边缘,采用Active FX模式和Deep FX模式扫描痤疮瘢痕累及区域,治疗3~5次,每次间隔时间≥3个月。由2名未参与研究的主治医师分别采用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量表(GAIS)和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5次后复诊时的照片进行评分。GAIS评估痤疮瘢痕面部整体肤质,总分为-1~3分,-1分表示恶化,3分表示非常显著改善;ECCA评估痤疮瘢痕的严重程度和密集程度,评分越高越严重。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由患者对治疗后即刻的疼痛进行评分(0~10分),0分表示完全不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统计结痂期、红斑期及色素沉着和痤疮样皮疹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ECCA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男16例,女59例,年龄(27.2±6.2)岁(19~49岁)。3~5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12例痤疮瘢痕面部整体肤质为非常显著改善,34例为显著改善,24例为一般改善,5例为无效,GAIS评分为(1.62±0.77)分。治疗前ECCA评分为(157.20±18.89)分,治疗后为(138.93±23.6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 P<0.001)。疼痛评分为(4.65±1.52)分,治疗后2~4 h自然消退。结痂期为(6.65±0.89) d;红斑期为(3.09±0.70)周;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3%(1/75),持续时间4个月;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16.0%(12/75),症状明显者外用夫西地酸等可明显缓解。无水疱、色素减退、细菌或病毒感染、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结论点阵CO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痤疮瘢痕的效果确切,安全高。

  • 标签: 激光,气体 痤疮 凹陷瘢痕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cupulse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NdYAG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AcupulseCO2点阵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创面结痂时间(1.40±0.20)d、痂皮脱落时间(6.25±0.13)d、疼痛评分(2.15±0.10)分、有效率96.55%、炎性反应发生率3.45%、美观满意度93.10%。对照组创面结痂时间(3.85±0.18)d、痂皮脱落时间(10.74±0.59)d、疼痛评分(4.58±0.77)分、有效率75.86%、炎性反应发生率17.24%、美观满意度68.97%。结论采用Acupulse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创面恢复速度快,美观强,疗效好,优势显著。

  • 标签: Acupulse CO2点阵激光 面部痤疮 凹陷性瘢痕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改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痤疮瘢痕术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 80例面部凹陷痤疮瘢痕患者分为两组,胶原组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在局部用胶原贴敷料敷贴 30分钟,连续 3天,首日同时加 4℃冰袋冷敷;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在局部用冰水敷贴 30分钟,连续 3天,首日同时加 4℃冰袋冷敷。结果 激光治疗术后胶原组的平均红斑消退、平均刺痛消退、不适缓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术后 1周皮肤干燥感少于对照组。结论 凹陷痤疮瘢痕激光治疗术后应用胶原贴敷料进行皮肤护理,对改善术后副作用效果良好,提高了病人对激光治疗的依从及满意度。

  • 标签: [ ] 凹陷性痤疮瘢痕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 胶原贴敷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面部凹陷瘢痕治疗中bFGF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的美容价值。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面部凹陷瘢痕患者一共102例展开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其中对照组实施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实施bFGF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美容效果手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

  • 标签: bFGF 自体脂肪移植 面部凹陷性瘢痕治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血浆蛋白凝胶(PAG)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4例、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凹陷瘢痕患者,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按采取的治疗方法分组,8例患者纳入单纯CGF组,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8.50(25.50,31.50)岁;8例患者纳入单纯PAG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2.00(28.50,35.00)岁;8例患者纳入CGF+PAG组,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3.50(29.00,35.75)岁。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凹陷瘢痕皮下分别单点或多点注射适量自体血液制备的CGF、PAG、CGF+PAG(比例为1.0∶1.0~1.0∶1.5),以填满凹陷为度,4周1次,共3次。首次治疗前(下称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下称治疗后)3个月,采用Goodman & Baron痤疮瘢痕分级系统进行瘢痕分级并计算差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焦虑评分并计算差值;首次治疗结束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后1、2、3个月,进行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采用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进行瘢痕改善程度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Bonferroni校正、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瘢痕分级均为4.00(4.00,4.00)级(χ2<0.001,P>0.05)。治疗后3个月,与单纯CGF组的2.00(1.25,2.00)级比较,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瘢痕分级没有明显变化[3.00(2.00,3.00)、1.00(1.00,1.00)级,Z=2.199、2.003,P>0.05];CGF+PAG组患者瘢痕分级明显低于单纯PAG组(Z=3.229,P<0.01)。与治疗前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分级均明显降低(Z=2.588、2.598、2.640,P<0.05或P<0.01)。CGF+PAG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分级差值明显高于单纯PAG组(Z=3.229,P<0.01)。(2)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焦虑评分均相近(χ2=2.551、2.768,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Z=2.395、2.527、2.533,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差值相近(χ2=1.796,P>0.05)。(3)3组患者首次治疗结束即刻疼痛评分相近(χ2=0.400,P>0.05)。(4)治疗后1、2个月,3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相近(χ2=2.688、5.989,P>0.05)。治疗后3个月,CGF+PAG组患者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单纯PAG组(Z=2.922,P<0.01)。与组内治疗后1个月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1.121、2.392,2.000、2.828,2.449、2.598,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2个月比较,单纯CGF组、单纯PAG组、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治疗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2.271、2.000、2.646,P<0.05或P<0.01)。(5)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相近(χ2=4.438,P>0.05)。治疗后2个月,单纯CGF组、CGF+PAG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分别为2.00(2.00,2.75)、2.00(2.00,2.00)分,均明显高于单纯PAG组的1.00(1.00,1.00)分(Z=3.303、3.771,P<0.01)。治疗后3个月,CGF+PAG组患者瘢痕改善程度评分为3.00(3.00,3.00)分,明显高于单纯CGF组的2.00(2.00,2.75)分和单纯PAG组的1.00(1.00,2.00)分(Z=2.450、3.427,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1个月比较,单纯CGF组与CGF+PAG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和单纯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改善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Z=2.828、2.828,2.530、2.640,2.121,P<0.05或P<0.01)。与组内治疗后2个月比较,CGF+PAG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瘢痕改善程度评分明显升高(Z=2.449,P<0.05)。(6)3组患者注射后进针口均有轻微红肿,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CGF联合PAG治疗患者面部凹陷瘢痕后,患者瘢痕分级降低、焦虑程度减轻、治疗满意度增加、瘢痕改善程度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较单一成分注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瘢痕 面部 血小板 浓缩生长因子 血浆蛋白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PRP。比较两组患者满意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对于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PRP治疗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病人在自我调节护理中接受团体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20年4月到2020年12月的时间中,选择40例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患者,以电脑筛选法完成分组任务,向对照组(20例)提供常规护理+团队心理疏导的模式,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自我调节。在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护责任感(18.28±5.26)、自护技能(25.92±5.22)、自我概念(31.62±8.41)、健康知识水平(47.99±10.52),相关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功能(69.06±6.83)、躯体功能(75.62±6.54)、社会功能(80.62±10.88),相关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向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病人提供团体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的护理模式,改变患者自身对治疗的态度,基于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自身健康的考量,配合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工作,在护理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患者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均得到好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也得到改善,在出院后可以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痤疮 凹陷性瘢痕 团体心理疏导 自我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PRP。比较两组患者满意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PRP对于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PRP治疗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以及CO_2点阵激光+水面敷料(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CO_2点阵激光+水面敷料)治疗后治疗效果、临床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CO_2点阵激光 胶原贴敷料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对面部凹陷痤疮瘢痕术后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面部凹陷痤疮瘢痕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面部凹陷痤疮瘢痕手术患者实施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缓解疼痛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需要层次理论 人性化护理 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 术后VAS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68例面部凹陷瘢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微针治疗,研究组采取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以及V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79.41%)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面部凹陷性瘢痕 微针
  • 简介:摘要整复面部凹陷方法有利用自体组织瓣移植、生物材料填充和人工合成材料填充等多种手术填充以恢复面部的丰满度和对称,改善患者的外观。近年来,注射美容填充治疗面部凹陷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文就目前的各种手术整复方法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面部凹陷 填充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脂肪移植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其余杭院区收治的面部凹陷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首先进行1次自体纳米脂肪移植,用26 G针头对凹陷瘢痕进行皮下分离,将自体纳米脂肪注射至凹陷瘢痕组织内,注射量为0.5~1.0 ml/cm2;3个月后进行CO2点阵激光治疗,共2次,间隔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患者和医生通过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瘢痕各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单项总分为1~10分,分数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根据患者及医生的POSAS总评分,对凹陷瘢痕改善程度进行分级和疗效评价:一级,总分减小≤5分,为无效;二级,总分减小>5分且≤10分,为好转;三级,总分减小>10分且≤20分,为有效;四级,总分减小>20分,为显效。随访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3.0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29.1±7.9)岁。患者对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瘢痕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OSAS总分分别为(43.7±10.8)分和(23.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患者在凹陷瘢痕的疼痛、瘙痒、颜色、硬度、厚度(凹陷)、弹性、张力等方面均改善明显,其中二级改善1例,三级改善14例,四级改善12例,总有效率为96.3%(26/27)。27例患者面部填充部位均未出现团状或条索状硬结。所有患者纳米脂肪移植后均未发生栓塞、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点阵激光治疗后早期均出现皮肤潮红、灼热、水肿、疼痛等症状,一个治疗周期后6个月随访均无明显色素沉着。结论纳米脂肪移植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瘢痕效果明确,并发症少,而且操作简便,治疗周期短。

  • 标签: 自体移植物 脂肪组织 激光,气体 瘢痕 纳米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