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囊性肿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和对照组(腹壁穿刺手术)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45%〉79.25%)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77%〈20.75%)相对更低(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囊性肿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

  • 标签: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 盆腔囊性肿块 临床治疗
  • 简介:护理程序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工作方法,通过对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总结,体会到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就必须做到更新观念,转变模式;评估是关键,注意收集资料;注重与病人沟通,加强沟通技巧.

  • 标签: 护理程序 静脉输液 整体护理
  • 简介:为探讨分析CE-MRA静脉成像技术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显示CE-MRA技术能精确显示颈内静脉扩张细节,对颈内静脉扩张症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颈内静脉扩张症 静脉成像技术 诊断技术
  • 简介:根据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相异的吸收特性。引入波长为850nto的红外光源作为主动红外光源,组装、调试了一台静脉穿刺辅助装置,用Pc实现了图像的采集、显示。并用Matlab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了感兴趣区域的裁剪。通过对裁剪后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割、轮廓跟踪以及二值化。最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二值图像。

  • 标签: 近红外 主动红外 静脉穿刺 静脉血管成像 Mat-lab图像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寻找原发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颈部、锁骨上、胸壁、脐部、腹股沟等浅表部位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同时行免疫组化检查以提示原发病灶的来源。结果对2016年我院29例患者行超声介入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明确病理诊断的29例,其中能明确原发病灶的21例,提供原发病灶来源范围的8例。准确率达72%,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穿刺活检可以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辅以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原发病灶的来源。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原发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对80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另外1000例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检查完后由患者和内镜医生阅读并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所有胃肠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前无痛组心理压力明显小于常规组,检查中无痛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常规组少,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无痛组检查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多在正常范围,且为一过性,无须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迅速自行恢复。两组绝大多数患者检查前、中、后SaO2无明显差异,无痛组少部分患者出现SaO2降低,经积极处理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胃肠镜 单独 丙泊酚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后发生18例上肢静脉血栓(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UEVT)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16例上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超检查血栓完全消失,无需拔管,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予以拔除PICC管,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PICC管直接相关,也与乳腺癌本身有无转移、药物治疗及患者活动度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UEVT的发生.

  • 标签: PICC管 上肢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