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67例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和67名正常健康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父母一惩罚、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过度保护、母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父母健康状态差、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障碍,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 养育方式 家庭环境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与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共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精神分裂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病发前驱症状比对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41±5.22)d;对照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83±5.7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分析,嫉妒妄想、伤人毁物、自杀行为存、自语自笑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接受PANSS评定得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总分为(75.82±6.63)分,对照组患者总分为(52.31±3.15)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与成年首发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存在少许差异性。

  • 标签: 青少年 首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很严重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感觉,知觉出现异常。特征性思维发生障碍,个性也会发生一些改变,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的治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虽说在诊断判定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通过成年人精神分裂所得出的判定标准用来进行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也是具有可靠性的。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精神分裂 药物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3例女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病例资料、表现等评估其临床特征,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包含等情绪异常、性格改变等;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较护理前形成明显改善(P<0.05)。结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为女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及预后提供良好支持。

  • 标签: 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情绪异常 行为动作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53例女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病例资料、表现等评估其临床特征,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包含等情绪异常、性格改变等;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较护理前形成明显改善( P< 0.05)。结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为女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及预后提供良好支持。

  • 标签: 女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情绪异常 行为动作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发性精神分裂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接诊的发性精神分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难治性40例,入研究组,非难治性50例,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前1年的社会功能、住院次数、总病程、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起病形式、症状特点及病程特点等方面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性分析可知,发性精神分裂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治疗依从性、性别、病前1年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结论发性精神分裂患者病前1年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以及性别与治疗依从性会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应加强重视。

  • 标签: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不佳 相关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氯氮平组(30例)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并于入组前治疗后第1、2、4、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65.5%,有效率为86.2%,氯氮平组显效率为(68.9%),有效率为(89.6%),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应用于青少年精神分裂,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立哌唑 氯氮平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7例以首发精神为主要表现的青少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57例成人精神分裂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家族病史、发病诱因、发病前的个性特点方面、住院时间及出院时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病程7.21±10.01月,对照组平均病程42.36±55.48月,对照组的病程明显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分别为20、15、22例,对照组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分别为30、18、9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在病程、临床表现与成人精神分裂患者有明显不同,为明确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首发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发性精神分裂(VEO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06~2021.06设置为样本收集时间段,青少年发性精神分裂患者60例为样本资料,对比用药方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利培酮),实验组/30(喹硫平),对比患者PANSS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PANSS量表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积极改善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VEOS疾病,临床疗效相当,但喹硫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提升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青少年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精神分裂发病率约为7%-13%,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我国登记的精神分裂患者数量大约500万。然而,说起精神分裂,很多人并不了解,不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精神分裂,更全面的认识一些精神分裂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发性精神分裂的临床特征,讨论晚发性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40岁以后首次发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发性精神分裂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多,幻觉妄想为特征,偏执型多见,偏执型44例,未定型24,紧张型8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单一用药为主,多数为奋乃静、舒必利,其次为氯丙嗪或氯氮平,近期疗效好,痊愈4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结论晚发性精神分裂,从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有一定规律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