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满合璧《折奏成语》清代是少有的专门收录各类奏折用语的辞书,由奉恩将军阿昌编著,曾收入《清语摘钞》。其所收汉文词条均为形制统一的四字成语,相应满文词条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也高度统一、反映了这一时期满文高度成熟的状态,颇具特色。该书汉满互补,体量虽小、却字字珠玑。对于后世研究者研究清代满汉公文成语与翻译整理满文史料大有裨益,弥足珍贵。

  • 标签: 《折奏成语》 辞书 阿昌阿 汉满合璧
  • 简介:何云昌以行为的方式作作品至今已经有十多年工夫。在这之前他是一个画家,他的油画天分无论是从其技巧和力量上都很不一般。现住滨河小区,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20公里。在一天又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和几个朋友一同下棋,打游戏机,吃饭。行为艺术仅仅是一年之中必须做的几件事。为了这几件事,他不断地思考,至少他表现出来在思考,在做方案,不用说你也能看出来,在北京的艺术家当中,他一根又一根的吸烟量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叫板的。

  • 标签: 早期作品 坚持 个人意志 行为艺术 下棋 方式
  • 简介:在祖国大家庭里。阿昌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普通的一员,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总人数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居住在德宏州的阿昌族就语言和服饰而论.分为三个支系:如陇川县户撒的阿昌族称为“昌撒”或“户撒阿昌”;居住在梁河县内的多数阿昌族,称为“花阿昌”:居住在潞西市和梁河县的部分阿昌族称为“小阿昌”或“浪挖”,阿昌语意即妹子寨的人。

  • 标签: 阿昌族 祭祀 德宏州 梁河县 大家庭
  • 简介:摘要:德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党和政府在阿昌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阿昌族积极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为当地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呈现历史性跨越。

  • 标签: 德宏 阿昌族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 简介:本文通过仙岛语与阿昌语声母的比较,分析了仙岛语和阿昌语声母演变的轨迹及其分化过程。

  • 标签: 仙岛语 阿昌语 声母比较
  • 简介:<正>阿昌族喜欢饮用"青竹茶",这种青竹茶,山泉水、鲜竹青香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滋味十分浓烈。青竹茶制作方法较为奇特。首先,砍一节碗口粗的鲜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然后,找些干

  • 标签: 青竹茶 削尖 山泉水 陇川 潞西 缅语支
  • 简介:摘要:阿昌族在信仰南传佛教、道教、汉传佛教的同时,各家各户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并且,原始宗教至今仍然对阿昌族生产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阿昌族 祖先信仰 鬼神崇拜 自然崇拜
  • 简介:禁忌作为少数民族社会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是少数民族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中缅边境的阿昌族也不例外.其传统禁忌文化之丰富、内容之广泛,包括时令与生产禁忌、生育禁忌、婚丧嫁娶禁忌以及日常和社交禁忌等.其禁忌文化之流变也是多层次、多因果的,正因此,它表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也是多元性的,群体性、具体性、变异性和自我发展性是其主要特征.

  • 标签: 阿昌族 禁忌文化 流变 功能
  • 简介:摘要古代云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阿昌族发祥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阿昌族创造了绚丽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其中的信仰习俗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折射和体现了阿昌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共同的心理特征。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初步分析了阿昌族的信仰习俗,探究蕴含其中的信仰的力量,期盼更多的人了解阿昌族,明白信仰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口传文学是阿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忆历史、传承文明、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文化价值。进入21世纪,由于现代文明、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原有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危机。以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地区的“活袍调”个案为田野调查,表明因其族群记忆的模糊,叙事传统的消退,实用功能的弱化等原因使之逐步衰退。导致传承、发展危机凸显在于其发源、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正在消失的语言和传承方式等。有鉴于此,应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机,以传承为中心建立起有效的传承机制,克服语言和习俗改变带来的传承难点,通过价值观的契合和彰显民族文化魅力等使之能应对危机并传承发展。

  • 标签: 口传文学 阿昌族 “活袍调” 传承发展
  • 简介:阿昌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荣颇族自治州。其由于受文化影响而导致族群分化,进而引发语言变迁的情况具有典型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语言问题。

  • 标签: 语言变迁 阿昌族 分化 族群 语言问题 云南省
  • 简介:阿昌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少部分分布在保山市腾冲县和龙陵县.因其有语言无文字,阿昌语承载了其全部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基于保山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等的了解,对下一步阿昌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标签: 保山 阿昌族 语言使用
  • 简介:社会的不断进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有些语言随社会的进步逐步走向消亡,有些语言却存留下来。阿昌族是保山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阿昌语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以阿昌语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其他语言接触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 标签: 保山 阿昌语 现状 保护
  • 简介:阿昌族地区,但凡信仰佛教的阿昌人,其超度方式主要是念经送终法事;而奘房中佛爷的超度则是根据这个佛爷在当地的功德多少来决定做多大的超度,即多大的“摆落”。这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族群对本地区有很大功德的佛爷升天后所做的大型民俗活动,活动中,除完成一整套规范的佛教仪式外,乡民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在一起聚会,吃饭、鞭炮不断,鼓拨敲起,载歌载舞和摆落比赛——与“天家”争夺德高望重的佛爷。

  • 标签: 阿昌族 南传上座部佛教 调查 音乐 祭拜 民俗活动
  • 简介:一条条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扮靓山野.在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一座总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青砖青瓦,装饰有青龙、白象、金腰带图案的阿昌新村,被茶园、烤烟地、森林等青山绿水环绕,勾勒出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卷.

  • 标签: 幸福 生活 建筑面积 梁河县 德宏州
  • 简介:本文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考察阿昌语塞音韵尾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演变特点。通过语言地图静态的横向地理比较,对阿昌语塞音韵尾简化的程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得出阿昌语方言内部塞音韵尾的发展现状由弱及强依次为:梁河方言〈芒市方言〈陇川方言。这种地理分布状态,是历史行政区划、民族聚居融合、地理交通阻隔等因素深刻影响的结果。

  • 标签: 地理语言学 阿昌语 塞音韵尾
  • 简介:阿昌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其对语言的态度对于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尤为重要。因语言环境、语言态度的变化。一些地区的阿昌语程度出现了代际的差异,逐渐衰微;而一些地区的语言却保持良好,双语环境融洽。本文以梁河县曩宋乡关璋村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为研究个案,了解关璋村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

  • 标签: 梁河县 关璋村 阿昌语 使用现状
  • 简介: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村规寨规等,有利于调整阿昌族地区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一个居住在半山区和坝区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浸润在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中,多维度牵引着阿昌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标签: 阿昌族 伦理思想 社会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