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塔院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下岩组滨浅海相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赋矿主岩为蚀变结晶灰岩、蚀变碎裂大理岩、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及英安质凝灰岩。金矿化与碳酸盐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溶滤型,工业类型属微细浸染型。

  • 标签: 塔院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特征
  • 简介: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原位置铀氧化矿物的U-Pb同位素快速和准确的测量技术。用电子探针测定U和Pb的含量,而同一区域的Pb同位素组成则用高分辨率的离子探针测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进行矿物分离和化学加热溶解,不需要难以获得的单一的铀氧化标准,只需要小时就可在优点是无需进行矿物分离和化学加热溶解,还需面要难以获得的单一的铀氧化标准,只需要几小时就可在约10um的点上得出精确的U-Pb年龄,我们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加拿大萨斯卡彻温不整合型Cigar湖铀矿床中复杂互相交生铀氧化中U-Pb年龄的分布情况,取自早期形成晶质铀矿石的原地U-Pb方法的结果确认了在一致性曲线上与1467±63Ma和443±96Ma(±1σ)上、下交点有关的数据组,1467Ma的年龄解释为矿化的最小年龄值,与粘土矿物的蚀变年龄(约1477Ma)是一致的,和成岩期铁矿的磁铁矿化(1650-1450Ma)也是一致的,这种赤铁矿与这些不整合型铀矿床共生并与阿萨巴斯卡盆地沉积早期成岩作用有关,晶质铀矿和铀石原地的U-Pb同位素分析能提供一个15-30um范围内Pb*/U的不均匀分布的资料,因百就能提供与这些矿床演化有关的流体互相作用时间方面的精确资料。

  • 标签: 铀氧化物 年龄 电子探针 矿床演化 离子探针 铀-铅同位素
  • 简介:花崖沟金矿床赋存于泥盆系舒家坝群何家店组滨一浅海一陆棚相复理石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带控制。赋矿主岩为角砾状糜棱岩、破碎绿泥石千枚岩及砂质板岩。通过对花崖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的系统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进而指出了找矿方向。

  • 标签: 花崖沟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 简介:比较详细地阐述了7902铀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铀矿化与中川岩体密切相关,均产于断裂蚀变带内及其附近,并受控于氧化一还原过渡带。认为该铀成矿主要遵循外生成矿机制,属表生淋积成因。

  • 标签: 铀矿 特征 分析 甘肃
  • 简介:根据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适合于地浸开采的铀矿资源评价条件。在论述十红滩铀矿床矿体、矿石及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和前苏联满足铀矿床地浸开采的资源评价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的地浸地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但属于地浸开采范围,需要在地浸地质工艺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 标签: 铀矿床 地质条件 评价 原地浸出 采铀技术
  • 简介:本文通过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氡气(^218Po)测量和土壤天然热释光取样分析,对330矿床南西地区进行攻深找盲试验研究,初步成果表明330矿床南西地区深部具有富铀矿找矿前景。

  • 标签: 找矿前景 矿床 富矿 矿田 伽玛能谱测量 天然热释光
  • 简介:简要介绍了十红滩铀矿床区域地质概况,分析了矿床的地层、构造、层间氧化带、铀矿化基本特征,初步总结了十红滩矿床铀矿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规律。

  • 标签: 铀矿 矿床构造 地层 层间氧化带 矿化
  • 简介:通过对马泉金矿床十号矿带(亦尔庙山金矿点)断裂带特征、地表矿化与深部矿化特征、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的论述与分析,确认马拉金矿床十号矿带总体矿化特征与矿床主体相似。其差别是十号矿带可能有粗粒金(或巨粒金)存在,而矿床主体尚未见到特高品位矿石。另外,本文还通过十号矿带伴生元素中的前缘元素含量乘积与后尾元素含量乘积之比(剥蚀指标)对矿带的剥蚀程度作了初步探讨,预测十号矿带深部仍有盲矿体存在。

  • 标签: 金矿床 矿化特征 断裂带 地表矿化 矿石特征
  • 简介:详述了十红滩铀矿床的岩石、矿石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及其空间展布特点,据此讨论了本区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机制、找矿和地浸有关问题。

  • 标签: 铀矿床 岩矿石特征 地质意义 成岩 成矿 找矿
  • 简介:金厂沟金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滨一浅海一陆棚相复理石建造中的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过渡带。金矿化严格受次级背斜和向斜两翼的层问挤压破碎带控制。赋矿主岩为斑点状板岩、黄铁矿化板岩、砂质板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通过对金厂沟金矿床控矿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进而指出了找矿方向。

  • 标签: 金厂沟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特征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 简介:论述了中国几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铀存在形式,份额比,粒度铀配分,并与中亚铀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成矿的差异性,最后对地浸决策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 标签: 铀存在形式 份额比 粒度铀配分
  • 简介:338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硅化带和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部分。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石英为主,蚀变作用发育,主要类型包括碱交代、硅化和赤铁矿化。沥青铀矿U-Pb年龄为125Ma,86Ma和79Ma,反映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H、O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18OH120=1.4—6.6‰,δDH2O=-65~34‰,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上述特征表明,地幔流体在338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幔流体 铀成矿作用 矿田 基性岩脉 U-Pb年龄 沥青铀矿
  • 简介:叙述了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总结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 标签: 矿床特征 层间氧化带 鼻状隆起 断裂构造 铀矿床
  • 简介:通过十红滩铀矿床聚矿空间的研究,证明背斜两翼、凹陷构造、隆起区边缘次级凹槽等构造洼地是区中主要的构造控矿空间,中上游主辫状河中、与次级河道交汇部位及低洼汇水区是南矿带的聚矿空间,中游主辫状河及扇形河漫滩紊流沉积区是北矿带的聚矿空间。聚矿空间中砂体是成矿的基本条件,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是铀元素能够在聚矿空间中成矿的重要条件。低位砂体、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和凹陷构造的吻合部位是聚矿的定位空间。这些聚矿空间和控矿因素,对于深化找矿有其指导意义。

  • 标签: 铀矿床 空间 找矿方向 层间氧化带 构造控矿 基本条件
  • 简介:通过大批量试样中轻烃与铀、钍、有机碳、二氧化碳的相关性统计,发现十红滩铀矿床的过渡带中铀与轻烃相关系数达0.7以上,表明在铀矿物形成过程中,轻烃起到了一定的还原作用。在氧化带中铀与轻烃则是负相关,也说明在氧化环境下,轻烃作为还原物质存在量较少。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供铀矿地质工作者在成矿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十红滩 铀矿床 轻烃
  • 简介:层序界面系列编图在十红滩铀矿床上的尝试,能客观地反映出含矿砂体形成时的古地形地貌、水流方向、蚀源区及古河道形态等环境条件,揭示了层间氧化带与铀矿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分布规律,指出了本区的控矿因素及进一步找矿方向,对深化地质认识和指导勘探工作有实际意义。

  • 标签: 铀矿床 古地形 古地貌 分布规律 找矿方向 水流方向
  • 简介:顶山地区是北准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初步预测所选出的找矿靶区之一。由于现有资料和资金是短缺,笔者所在科研小组摒弃了以往从区调、普查、到详查的一般找矿模式,对顶山地区紧紧围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氧化体发育状况、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还原介质条件、铀源条件等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并辅以218Po放射性物探找铀方法补充论证,最终确定出顶山、盐地、黄花沟一带为北准地区最为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 标签: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条件 成矿预测 氧化砂体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