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乙炔二聚反应制备乙烯基乙炔(MVA)是氯丁橡胶合成工艺中的重要过程。传统的乙炔二聚反应因Nieuwland催化体系与MVA形成的配合物的活性高,会进一步与乙炔反应形成二乙烯基乙炔(DVA),甚至高聚物。控制Nieuwland催化的活性,减少DVA和高聚物的产生,提高反应选择性,可实现节能减排。加入LaCl3以改善Nieuwland催化活性,调控乙炔二聚的催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aCl3-Nieuwland催化可抑制DVA的产生,减少DVA与乙炔继续反应形成高聚物,可提高MVA的选择性。在反应温度80℃下,MVA/DVA值从6左右提高至19,MVA选择性由80%提高至95%,高聚物的生成量大幅度减少。LaCl3-Nieuwland催化具有良好的低温反应活性,60℃时,反应产物气相中MVA的体积分数达到10%。计算结果表明,传统Nieuwland催化存在下,MVA-乙炔反应生成DVA能垒较乙炔二聚形成MVA高379.8kJ·mol^-1。而LaCl3-Nieuwland催化存在下,MVA-乙炔反应生成DVA能垒较乙炔二聚形成MVA高686.07kJ·mol^-1。LaCl3-Nieuwland催化体系可强化乙炔二聚形成MVA。

  • 标签: 催化剂 聚合 选择性 乙炔 二聚
  • 简介:为帮助工厂了解活性组分在催化载体表面的分布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500—6/5000—12测试法能简单有效地对催化上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表征,对催化表面上活性组分的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标签: 元素分布 SEM—EDS 500—6/5000-12测试法
  • 简介:以CNTs和A1203为载体担载镍催化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并研究Ce助剂对Ni/CNTs和Ni/Al2O3的催化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H2-TPD)对催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XCNTs载体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以CNTs载体催化的镍物种易于还原,同时,Ce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镍物种的还原,提高镍物种分散性。这些结果最终使Ni—Ce/CNTs在CO2甲烷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甲烷化 二氧化碳
  • 简介:光电子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MP)的更新。CMP作为目前最好的实现全局平面化的工艺技术(整体平面化的表面精加工技术),借助超微粒子的切削作用以及材料的化学腐蚀作用可以将硅基材料抛光成光洁平坦表面,已广泛应用在硅基材料、光学元件和电子集成电路等元件的表面平坦化处理。随着抛光精度的逐渐提高,CMP已成为首选抛光技术。为了获得超高精度表面,对抛光材料的调配与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二氧化(CeO2)作为高效的抛光材料,在高精度抛光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抛光材料 二氧化铈 应用 表面平坦化 全局平面化 抛光技术
  • 简介:用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光滑致密的预晶化(Ce)和锰(Mn)共掺钛酸锶钡(CeMn—SST)薄膜。电容-电压曲线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综合介电性能大幅度改善,8层薄膜显示介电常数约为1300、低于0.007介电损耗、高于58%调谐率及接近180优质因子等优化介电性能,为主要沿(1101晶面层状生长的钙钛矿结构。

  • 标签: BST薄膜 铈和锰共掺杂 介电调谐性能 改性机制 溶胶-凝胶法
  • 简介: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兴伟带领团队,历经三年多努力,通过对底物和反应条件进行设计,在氧化条件以及非氧化一还原条件下利用三价铑催化,实现了一系列碳氢键活化的新方法,先后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五篇研究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碳氢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金属催化 活化 反应条件 铑催化剂
  • 简介:沥青抗剥落因对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作用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分析了抗剥落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沥青抗剥落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相对于胺类沥青抗剥落,非胺类沥青抗剥落耐久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在保证提高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前提下,沥青抗剥落将向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未来有待探求对抗剥落处理过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抗剥落自身的测试方法。

  • 标签: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抗剥落剂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锌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在对单掺系列改性改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可以有效提高硫氧镁胶凝材料强度的磷酸和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一定的比例复合制成磷酸类和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并进一步研究该复合对硫氧镁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3)℃,RH=(70±5)%条件下,单掺改性水玻璃对硫氧镁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不大,而以占轻烧氧化铗0.5%~1%(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很好地提高胶凝体系的耐水性能;磷酸与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复合改性,在以轻烧氧化镁0.5%(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同时提高硫氧镁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尤其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在以轻烧氧化镁质量0.5%掺量条件下可以使硫氧镁胶凝材料的7d抗折强度提高2倍多,7d抗压强度提高50%左右,软化系数超过了1,达到1.14。

  • 标签: 硫氧镁胶凝材料 复合改性剂 耐水性 水玻璃
  • 简介:诊疗纳米医学(Theranosticnanomedicine)是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这种以多功能纳米诊疗构建的集医学诊断和原位治疗于一体的新技术,有望在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 标签: 多功能 诊疗 稀土 诊治 肿瘤 纳米医学
  • 简介:对可溶性淀粉进行羧基化,以硝酸铵作为引发,将羧基化淀粉与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进行接枝共聚,制得一种具有吸附作用的新型材料——接枝淀粉絮凝(GSF)。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吸收等对其进行表征,观察接枝淀粉絮凝的形貌,分析其活性基团,研究其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吸附衡量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净化效果;通过改变絮凝加入量、pH值和吸附作用时间,探讨对配制的Cu2+、Pb抖溶液和实际西安护城河污水中两种离子的吸附,分别找出优化条件,然后作用于西安护城河污水和西安市西郊工业区污水排放口的污水,初见成效,Cu2+、Pb2+去除率迭到约50%。

  • 标签: 絮凝剂 接枝共聚物 优化条件 去除率 污水处理
  • 简介:研究了水泥常用外加对砂浆塑性收缩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引气掺量在0-200×10^-6时,引气掺量与抗裂指数成正比,当掺量达到250×10^-6以上时,砂浆开裂;早强不利于减少砂浆塑性收缩开裂;减水剂、保水剂可减缓砂浆塑性开裂;建立了引气、早强、减水剂、保水剂、缓凝掺量与砂浆塑性收缩参数及开裂时间的本构关系。

  • 标签: 外加剂 水泥砂浆 塑性收缩开裂 本构关系
  • 简介:研究了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艺,对高纯煤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压温度、辊压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压温度为140℃、辊压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煤沥青粘结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高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压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高,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