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学术界对《释名》的研究从三国一直延续到当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国至明代,这一时期的《释名》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用和注释上;第二阶段是清代,《释名》研究的成果最大,专注于《释名》的校勘整理、名物考证、体例以及读音的研究;第三阶段是现当代,《释名》研究涉及面很广,研究角度主要有《释名》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释名》的训释体例、《释名》的价值和缺陷、文化角度、词汇角度、辞书的编纂角度等。文章对《释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尚未涉及的地方,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释名》 研究综述 后续研究
  • 简介:释名》推阐事物命名的理据意义,其训释方式除了声训之外,直陈法也是重要的训释方式。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直陈的种种条例,从而揭示了《释名》推阐语源的特点及训诂特色。

  • 标签: 《释名》 直陈
  • 简介:释名》一书的作者,迄无定论,本文从刘熙与郑玄师生关系考证人手,将《释名》声训与郑玄经注作全面的文本比照,进而论定刘熙为《释名》一书的作者无疑.

  • 标签: 声训 刘熙 郑玄 作者问题
  • 简介:释名》是在语义聚合中进行训释,和现代语义学中的语义场理论暗合.训释字和被释字所拥有的共同义素,是被释字和它所在语义场中其它义位的区别义素.

  • 标签: 《释名》 训释性质 聚合 语义场 义素
  • 简介:任何一个文体的名称,它犹如一个商店的招牌,招牌是剪刀店,那么走进去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剪刀,小的、大的,剪指甲的、剪衣裳的,张小泉的、王麻子的等,而锹、铣、犁、锄之类是没有的;又如一本字典的部首,翻到“金”字部,那么这里排列出的都是与金属相关的汉字,银、铜、铁、锡……“木”旁或“水”旁的字,它是不收的。一个文体的名称就是一类作品的“招牌”、一类作品的“部首”,它一般有着标志一类作品性质和特点并指示循名责实的作用。因而,人们历来相当重视文体的名称,始则命名,继则为了这个名

  • 标签: 释名 王麻子 命名学 张小泉 报告小说 毛颖传
  • 简介:陈独秀对联绵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连语类编》是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书中引用了不少《释名》里的联绵字,从中可以看出其对《释名》的态度及其对《释名》研究的贡献。

  • 标签: 陈独秀 联绵字 《释名》 《连语类编》
  • 简介: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察,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 标签: 释名 双音词 联合式 双音化
  • 简介:民国吕式斌撰著的《今县释名》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虽然许多内容未见他书记载,但因失之简约,难窥沿革全貌。全文征引旁籍,将“贵州省”卷且校注且补遗,以凸显其学术价值,为更多学者所利用。

  • 标签: 今县释名 贵州 校补
  • 简介: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 标签: 《释名》 声训 贡献阙失
  • 简介:1、演教寺在中台顶。取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演教说法之意。文殊,全称文殊师利,亦称曼殊室利,为古印度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中国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道场。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向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请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叙述世尊岩金刚密迹主菩萨

  • 标签: 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 曼殊室利 金刚密迹 东台顶 世尊
  • 简介:相信读者诸君得到这本书时,看着书名,多少会有一点疑惑。"文钞"可以理解,"冰庐"何谓也?冰庐者,冰冷的房子也。进而言之,这个冰庐,这个冰冷的房子,乃是笔者的书屋之名。

  • 标签: 二十年 呼和浩特 书房 电暖气 房子 团结
  • 简介:<正>本文打算撇开《释名》声训的意义内涵(无论是有实际根据的,还是纯主要臆想的,一概不论),仅从语音角度,对《释名》中的“易字”之训作统括式的定量分析,以其对《释名》声训的语音形式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并进而管窥汉末语音的一些情况。“易字”一词,是清儒顾干里(广圻)在分析《释名》条例时所创。顾氏在《释名略例》中,把《释名》的训释条例分为“本字”和“易字”两大类,又将“本字”细析为三例:

  • 标签: 《释名》 被释字 平声 迭韵 训释 语音分析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声训的32条材料进行了考辩,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声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声训的30条材料进行了考辨,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声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声训的30条材料进行了考辨,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声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文章从句法角度研究《释名》中《释天》至《释形体》的句子,运用归纳和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描写,并得出了以下结论:《释名》的语言具备古汉语的基本句式;句子中主语、宾语、兼语多承上省略;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方法。

  • 标签: 《释名》 句法结构
  • 简介:<正>《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它的作者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本文将从《释名》入手,对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作些探索.一、刘熙关于词的起源和词汇发展的学说词,刘熙叫做“名”或“名号”,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词的起源问题,也是词源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刘熙在《释名》自序开篇就说:

  • 标签: 刘熙 《释名》 义类 同源词 词源学 事类
  • 简介:伏俟城遗址即今布哈河下游湖滨草原上的铁不加古城,这一认识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有关“伏俟”的释名目前有多种意见,自吴景敖提出“孛堇”的释名以来,多将伏俟城解释为王城或首邑。“伏俟”滨湖近河,藏、蒙古语中均指称布哈河因野(牦)牛众多而得名。伏俟的古音与阿尔泰语的同源词布哈苏(buqausu,布哈河)可以对音。早期的吐谷浑、晚期的蒙古均继承了藏缅语对关于这一地区的地名知识——vbrongchu(野牦牛河)。“伏俟”即野(牦)牛水,伏俟城是建于布哈河(野牦牛水)附近的吐谷浑都城。

  • 标签: 伏俟城 布哈河 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