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岳珂(1183—1243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肃之、了山,号亦斋、东几、倦翁、棠湖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九江;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敷文阁待制岳霖之子;历官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知嘉兴府,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兼守当涂等。岳珂著述甚富,传

  • 标签: 岳珂 内在超越 哲学 户部尚书 文学家 史学家
  • 简介:儒家自先秦开始,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是"天人性命之学"的滥觞。两汉之后,儒学发生了异化,这套"天人性命之学"渐渐被世人所淡忘,而佛、二教却广为传播,长足发展,它们所发现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的思想成果,既刺激了儒家学者,又为儒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儒家学者借"他山之石",重新发掘儒家固有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使之发展成熟,蔚为大观。由此可见,文化思想的多元交融对于社会文明的前进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生命智慧 心性哲学 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
  • 简介: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儒学为主干,佛教、道教为两个分支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其节俭观既有精华,也存在着糟粕。认真批判继承儒、三家的节俭观及其在各自节俭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对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儒学 佛教 道教 节俭观 比较研究
  • 简介:<正>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哲学是尘世的在对中国哲学所作的许许多多的概括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哲学更注重此生此世而不像印度哲学那样富于思辨。假如我们问,中国哲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尘世的,人们可能告诉我们,它首先是人道的、以人为中心,它研究人的道德生活以及社会关系。当听到或读到这类概括时,具有批判性思想方式的人,就立即会提出反驳,或至少作出一些澄清。例如,就上述的概括来看,人们可以反驳说,印度哲学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的,

  • 标签: 道家 佛教 中国哲学 传入中国 禅宗 新儒家
  • 简介:北宋倡导儒融汇的著名僧人契嵩在融合儒、二家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本文以契嵩所著文献、后人辑录的《镡津集》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契嵩以“皇极”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理念、重视礼乐教化的理念、倡导推行“大政”“至政”的理念,详细论述了契嵩的正统观、公私观、用人观、权力观和诚信观,以图揭示两宋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儒交融互摄的特点,并对契嵩的治国思想作一扼要的评述。

  • 标签: 释契嵩 治国思想 皇极 中正 礼乐 大政
  • 简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

  • 标签: 中国传统哲学 佛教传入 儒、释、道 玄学家 儒家道统 中国文化精神
  • 简介:徽州壁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积淀,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生命力。通过对徽学背景下壁画的研究,进一步挖掘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壁画的时代特点、审美意蕴以及地位影响,对徽州壁画的研究与保护,也就是对徽学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 标签: 道释文化 徽州壁画 宗教审美
  • 简介:熊十力自中年时期便发愿撰作《量论》,但因世道乱离、疾病折磨、年老神衰以及西方学术文化造诣之欠缺,以致终未成就这一专著。熊十力虽未成就《量论》专著,但其量论思想却在他的其他著述中有着相当充分的展现。熊十力量论包括量智论与性智论两个方面,量智为性智之发用但又假借官能以自逞;量智辨物析理而成就科学,性智不废量智而冥契本体;量智必须提升为性智,才可能避免人生因逐物而堕于物化的后果。熊十力认为,西方文化主体上重在量智,东方文化如儒道佛诸家主体上则重在性智;近现代以来西方量智文化极度扩张,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界造成极其严重的弊害,当今之世,欲救人类,非昌明东方性智文化不可。

  • 标签: 熊十力 量论思想 量智 性智 东西文化
  • 简介:学术界关于道家与荀子关系的研究颇多,对其中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研究则相对匮乏。“道法自然”观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对荀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由他的“”论和“自然观”组成,体现出“道法本身的自然”特点,并以此来指导他的人性论和政治思想。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突出人为因素,并用儒家修养方法和“礼法并举”的思想改造自然人性和“无为”政治,是一种以儒的过程。荀子“以儒”使“道法自然”观与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契合,对汉代儒道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荀子 道法自然 以道释儒
  • 简介:对乐曲的欣赏尤其是对名曲的赏析,没有正确、科学的引导方法和坚实、广泛的音乐理论基础作指导,是难以实现的。茅原先生的《中外名曲赏析》一书从美学的角度入手,以相关历史背景材料同曲式分析技巧相结合,深入细致地解析作品,突破了简单意义上对音乐作品的解剖,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也有利于�

  • 标签: 名曲赏析 曲读 茅原名曲
  • 简介:唐代从印度、西藏和中原地区传入南诏的佛教以密宗为主。佛教密宗与本地原始宗教融合,在南诏中期基本形成了经本地化改造的特殊密宗派别阿吒叻教。阿吒叻教普及于南诏国内,成了南诏主体民族——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至大理国时崇佛、拜佛之风更甚。

  • 标签: 大理国 释儒 宗教信仰 佛教 地方志 云南
  • 简介:赫伯特·里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本文阐述了他关于艺术教育的目的、儿童的自由表现、统整的教育策略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其理论的合理成分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仍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赫伯特·里德 艺术教育 教育思想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 简介:德清的《庄子内篇注》和性通的《南华发覆》,都是明代庄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这两本著作在所体现的主要庄学思想及对《庄子》结构的理解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两本著作又各有自己的特色,都为庄学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二著作在庄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庄子 释德清 释性通 《庄子内篇注》 《南华发覆》
  • 简介:儒法之间的互补及融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儒、法、的融合是一个完整的人、和谐的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欲求与自足,它反映着人的存在本质的复杂与深邃。

  • 标签: 儒法道释 个体 和谐
  • 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诸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含内涵的艺术。儒、三家思想就深深蕴含在里面。本文分析书法与儒、三家的关系,探寻其中的内在联系。一、书法艺术中儒家思想的融入(一)'气'的修养与'气'韵生动结合'气'是书法品鉴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指书法中的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是书法家攫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并通过点线律动以致章法布局的内在节奏,使欣赏者获得蕴藉丰富、

  • 标签: 中国书法 儒家思想 品鉴 章法布局 美学范畴 儒家学者
  • 简介:在中国哲学中,道家主张通过观达到人生的超越;而佛教的中观思想核心在于万法皆空,这同样也是要达到对俗谛的超越。在西方现代哲学中,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是通过个别事物的被给予性达到对于一般和本质的认识。这些对于外物的观察方式都是对于经验的超越,但超越的具体体现又有所不同。根据胡塞尔的现象学直观理论,"看"这种基本的感性行为可以成为审美的逻辑起点;而的心观则为我们考察"看"如何达到事物的意义深层提供了参照。

  • 标签: 道家 佛教 心观 直观 胡塞尔 现象学
  • 简介:朝鲜朝后期宰相文人蔡济恭的汉诗作品"意象"纳用具有儒、思想融合的意象,构成了作品的"意境"美。从"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治身"三方面来详细解读蔡济恭作品,体味其"意象"的情感表达以及其汉诗创作所独有的"雄伟杰出,大家手笔"之魅力,可以有效表现其汉诗作品思想内容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 标签: 蔡济恭 汉诗 意象 儒、释、道思想
  • 简介:二十世纪初,一位俄国的生物学研究者麦奇尼可夫曾在其著作《长生论》的结尾这样写到:“我不能深信,依任何现有性质自然的倾向,能变恶为善,能变不适应为适应。这样理想不能实现,并不足为奇。虽然有人认为,自然有牺牲个体保存种类的趋势。这是根据个体死亡种类犹存的理由。但在另一方面,在世界上有许多种类现在确已完全灭绝。

  • 标签: 陈撄宁 仙学思想 道教文化 道教思想 仙学研究
  • 简介:蔡格是蔡氏九儒第四代儒者,作为朱子门人后学,他的学说可以看成朱子学继续发展的产物,他一生的学问宗旨在于辟佛卫道。在心性论层面,蔡格诠释《孟子》“尽心知性”章,批评了佛学的知觉为心、作用为性。他引入理气论分析人心道心说,批判佛学否认道心存在的学说。在工夫论层面,蔡格极为重视持敬与为仁的工夫,批评佛学的顿悟学说,而儒学的天理是仁义礼智之实,需要切实的为仁工夫。

  • 标签: 蔡格 理学 尽心知性 人心道心 持敬 为仁
  • 简介:"猫鬼"、"野"见于《隋书》、《北齐书》等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分别为"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犹邪道"。根据《诸病源候论》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同时提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诸病源候论》这类古代医学文献有着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

  • 标签: 猫鬼 野道 汉语大词典 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