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后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5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比两组患儿训练后的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训练后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TST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训练后10米步行时间及步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步长、步速,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并予以语言康复训练和靳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解语丹药棒治疗(解语丹由石菖蒲、远志、天麻、胆南星、僵蚕、地龙、全蝎等组成),两组治疗1个月后,通过WAB法(西方失语成套试验中国化)评定语言功能,通过失语商(aphasiaquotient,AQ)判断严重程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复述及阅读评分、A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脑卒中 解语丹 药棒 运动性失语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长期力竭大鼠抗疲劳性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反复游泳实验制造长期力竭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大鼠温和灸神阕穴15min,隔日1次,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不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力竭时间及实验前后的体质量,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力竭运动24h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第10次游泳时间比较,艾灸组明显较模型组长(P〈0.01)。艾灸组大鼠第7次、第10次力竭运动前体质量增长速度慢于同期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空白组升高(均P〈0.01)。艾灸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降低长期疲劳大鼠血清中的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改善疲劳症状。

  • 标签: 灸法 温和灸 神阙 力竭运动 疲劳 大鼠
  • 简介:以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技能+岗位胜任力"的教师培养模式,并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的实践为例进行剖析。结论:"技能+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能有效推动公共体育课师资队伍建设,并且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技能+岗位胜任力 公共体育课教师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化教学法在本科生临床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9名在院的本科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4名与对照组35名。两组均进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电除颤”的培训与考核,对照组采取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实验组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法,培训后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操作考核,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异。结果:“电除颤”考核成绩有差异(P〈0.05),“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有明显差异(P〈0.01);效果评价显示学生认为此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技能操作熟练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结论:一体化教学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能力的构建,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做”的连贯模式中加强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缩短学生从认知转化为能力的所需时间,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此法是对临床技能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

  • 标签: 一体化教学 临床急救技能 医学生
  • 简介: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法干预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疗效以及对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积分,血清HMGB1值。结果治疗组45例中,临床控制11例(24.4%),显效12例(26.7%),有效18例(40.0%),无效4例(8.9%),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45例中,临床控制4例(8.9%),显效12例(26.7%),有效20例(44.4%),无效9例(20.0%),总有效率80.0%。经秩和检验,Z=-2.232,P=0.02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便秘的组别和观察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的交互作用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咳嗽、喘息、腹胀、便秘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MGB1治疗后治疗组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可以提高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的疗效,改善发热、咳嗽、喘息、腹胀和便秘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解毒祛瘀法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有关。

  • 标签: 解毒祛瘀法 脓毒症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
  • 简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乒乓球普修课学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学生乒乓球技术的达标成绩、动作熟练度与准确性、专项身体素质均有显著提高,教学实验后增加了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对乒乓球课程的满意度。

  • 标签: 运动处方 乒乓球教学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