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菌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菌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菌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菌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新记录种 辽宁省
  • 简介:报道了采自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和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个辽宁省新记录伞菌,分别是红鳞环柄菇(LepiotasquamulosaT.Bau&YuLi)、红鳞白环菇[Leucoagaricusrubrotinctus(Peck)Singer]、天鹅色环柄菇[Leucocoprinuscygneus(J.E.Lange)Bon]、银丝包脚菇[Volvariellabombycina(Schaeff.)Singer]、二孢蜡蘑[Laccar/atortilis(Bolton)Cooke]、黑毛桩菇[Tapinellaatrotomentosa(Batsch)Sut锄]、酒红褐鳞伞(Pholiotavinaceo—brurmeaA.H.Sm.&Hesler)、赭红方孢粉褶蕈[Entolomaquadraturm(Berk.&M.A.Curtis)E.Horak]。文中描述了这些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 标签: 伞菌 海棠山 浑河源 辽宁省 新记录种
  • 简介:榛是辽宁铁岭市最重要的木本经济树种。白粉病是榛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导致树体衰弱,减少花芽分化,落果,降低产量。本研究对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榛白粉菌(Erysiphecorylacearum)。

  • 标签: 白粉病 榛白粉菌 辽宁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 标签: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 简介:报道了在辽宁省丹东市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2个辽宁省新记录种,即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下垂虫草(CordycepsnutansPat.)和日本棒束孢(IsariajaponicaYusuda),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

  • 标签: 下垂虫草 日本棒束孢 辽宁省
  • 简介:鉴定主栽水稻品种及育种骨干亲本的抗瘟基因型,有助于了解不同抗病基因在品种中的分布,为抗病品种选育及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辽宁省24份水稻材料,根据7个抗稻瘟病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各品种的编码区序列,对扩增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各基因在24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24个主栽水稻品种均不携带Pi21、Pi36、Pi37或其抗病等位基因,而Pid2、Pid3、Pita和Pik/Piks/Pikm/Pikp在24个品种中以不同突变类型及不同频率出现,其中,在2个品种中检测到Pid2抗病基因及Pid3的抗病等位基因;4个品种检测到Pita的抗病等位基因,Pita的等位基因中新发现的几处碱基突变并未影响抗病基因的功能;所有品种中均无与Pik及其复等位基因完全一致的序列,但利用携带AVR-pik的稻瘟病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辽粳454和沈农265携带的Pik等位基因可能仍具有抗病基因功能。

  • 标签: 辽宁省 主栽水稻品种 抗病基因 鉴定分析
  • 简介: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久享盛誉的名贵常用中药材,近几年南方地区,尤其是浙江、云南等地人工种植发展较快,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北方地区相对种植区域稀少、产业化规模较小.通过种植探索,依据青州本地生态条件,对其繁殖技术、栽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人工高品质栽培技术.

  • 标签: 青州地区 高品质 铁皮 石斛 栽培技术
  • 简介: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体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发展,同时也为保持自然生态链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 标签: 东北地区 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 简介:对重庆地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野生百合资源17种(含变种);分析了野生百合资源在重庆地区的分布特征和资源现状;初步评估了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受威胁情况及其综合价值,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

  • 标签: 野生百合 资源调查 受威胁现状 综合价值 重庆
  • 简介:通过对陕西省秦岭地区采集的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得到5目5科14属26种黏菌,包括16个陕西省新记录种,初步探讨了黏菌的种类与基物类型关系。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在调查研究中国东部暖温带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过程中,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获得100余株蠕形菌的分离物。经纯化培养后,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3属21种,其中虎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chlorides(Alcon)Alcon]和小柄凸脐蠕孢[Exserohilumpedicellatum(Henry)Leonard&Suggs]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列出了各蠕形菌的种名、采集地、土样号以及菌株号,对2个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活菌株及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 标签: 平脐蠕孢 弯孢 凸脐蠕孢 真菌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报道了我国西北祁连山地区的锈菌计15属(含式样属)104种。所引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对每个种仅列出名称、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及馆藏标本编号。涉及的地区包括祁连山主体及属于祁连山系的冷龙岭、走廊南山、乌鞘岭、达坂山、大通山、托来山和野马南山西部余脉等地。这是一份记载比较完整的名录,是对过去的相关零散报道的补充和修订。初步分析表明,祁连山地区锈菌区系以北温带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为主体。特有种不明。中亚成分和东亚成分并存是本区系的特色,但若与毗邻的秦岭锈菌区系比较,其东亚成分锐减。青藏高原区系成分参与了本区系的共建,但喜马拉雅常见的热带属、种均不存在。北面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蒙古戈壁可能阻隔了本区系与西西伯利亚-阿尔泰锈菌区系的联系,仅见少数的环北方种和北温带种作为此两区系的共有种。

  • 标签: 分类学 区系地理 锈菌物种多样性
  • 简介:2002—2009年夏,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景东县及其周边地区野生食用菌的物种多样性、用途或特性以及濒危等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鉴定标本593份,并对采于该区的214份馆藏标本进行了统计,野生食用菌共计35科61属134种(含变种、变型)。同时对该区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贸易类群也进行了调查统计,有28科39属95种(含变种、变型)。迄今普洱共计有野生食用菌38科67属155种(含变种、变型),其中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所含种数最多,有17种,占总种数的10.97%;红菇科(Russul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皆为16种,共占总种数的20.65%,灵芝菌科(Ganodermataceae)有11种,占总种数7.1%。在这些类群当中,木耳属(Auricularia)、牛肝菌属(Boletus)、乳菇属(Lactarius)、枝瑚菌属(Ramaria)、红菇属(Russula)、蚁巢菌属(Termitomyces)和革菌属(Thelephora)等属的42种真菌为普洱市场上最常见的野生贸易类群,约占云南优势野生贸易真菌总种数的52.5%。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野生食用菌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导致其商业化采收规模急剧扩大,造成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丧失,从而使普洱野生食用菌,尤其是野生贸易类群的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以期达到持续利用之目的。

  • 标签: 野生贸易真菌 物种多样性 普洱市 食用菌 药用菌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花斑癣患者马拉色菌菌种分布情况。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方法对141例临床典型、真菌镜检阳性的花斑癣患者,采用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培养皮屑。以标准菌株为对照,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点进行分类,分析马拉色菌菌种构成情况。同时比较传统吐温试验和改良吐温试验优缺点。结果培养到95株马拉色菌,分离出5个菌种:合轴马拉色菌62株,糠秕马拉色菌17株,球形马拉色菌9株,钝形马拉色菌6株,限制马拉色菌1株。结论合轴马拉色菌占有明显优势(65.26%)。改良吐温试验易于操作、费时短,尤其适合多标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拉色菌 花斑癣 吐温试验
  • 简介:采用mtDNACOI序列鉴定了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东经86°40′-88°55′,北纬43°15′-44°20′)和位于该城市以东195km的烟粉虱暴发危害区吐鲁番市(东经88°05′-89°54′,北纬41°20′-43°35′)的烟粉虱生物型。通过对两地2008-2010年采集的11个样本群体(样本量均超过30头,每个样本群体检测10头以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已经传入新疆。2010年,由乌鲁木齐市花卉市场采集到的一品红种群HH-1与吐鲁番市温室采集到的辣椒种群LJ、番茄种群XHS、茄子种群QZ和烟草种群YC为Q型。另外,2010年采自花卉市场的一品红种群HH-2、2009年前采自野外杂草和温室的锦葵种群JK-S、棉花种群ZH-O以及采自吐鲁番市棉田的种群TC1、TC2和TC3仍然属于B型。

  • 标签: Q型烟粉虱 MTDNA COI 新疆 生物入侵
  • 简介:从中华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的根和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40株,经形态学鉴定属于3目3科7属;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发现青霉属LH4和头孢属LH34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 标签: 中华芦荟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 简介:对采自我国热带地区的柔膜菌科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膜盘菌属1个新种,命名为海南膜盘菌,该种子囊盘盘状、具柄,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厚60~16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80~400μm,子囊长棒状、8孢、(58~)61~70×5~6(~7)μm,子囊孢子梭椭圆形、7~8×2.5~3.0μm。对其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对与相近种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形态学 分类 海南膜盘菌 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