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冀北赤城退变榴主元素特征显示所有样品均属拉斑玄武系列,可分出三种不同的REE配分型式。在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图中,LREE亏损型与REE平坦型样品的HFSE与MORB相似,LREE富集型样品则具有较高的Zr、Hf和Y值,Nb和Ta明显富集,显示出陆壳物质混染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冀北赤城退变榴的原可能为兼具洋中脊和岛孤地球化学属性的洋壳拉斑玄武类,在后期俯冲消减过程中,发生榴岩相高压变质作用,并混入了部分陆壳物质。

  • 标签: 退变榴辉岩 洋壳拉斑玄武岩 陆壳混染 岩石地球化学 冀北赤城
  • 简介:雷州半岛南部田洋、九斗洋及青桐洋的英峰岭等陆相中心式喷发的火山碎屑中,分布有大量的二橄榄包体.根据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包体来源于上地幔,其成因既有原始地幔,亦有上地幔经部分熔融出玄武岩浆后的难熔固相残留物,被火山喷发携带至地表.

  • 标签: 二辉橄榄岩包体 上地幔 火山喷发 雷州半岛
  • 简介:本文重点研究了大别山潜山,牌楼地区榴P-T-t轨迹,探讨了大别山地区榴成因,认为榴主要是碱性玄武,少部分洋脊拉斑玄武岩浆早期结晶分异堆晶及部分钙质沉积。它们在华北与杨子板块碰撞时(260±30Ma),地壳向下俯冲到40-60km处,温度550°-830°C,压力1.1-2.1GPa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构造抬升过程中,榴产生了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角闪岩相温压条件:460°-570℃,0.4-0.7GPa。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体成分主要为NaCl-H_2O,H_2O,NaCl-CO_2-H_2O体系,变质作用过程从早至晚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化。熔融包体的发现表明:榴形成具有局部深熔作用。从榴产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地区榴不是一种成因,同时具有B类、C类榴特征。

  • 标签: P-T-T轨迹 榴辉岩成因 大别山
  • 简介: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二麻粒中的变质结构及变质反应特征的研究,认为石榴二麻粒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变质演化作用阶段:(1)S1阶段以早期的残留矿物,并呈包体的形式产于石榴石中为特征,以Cpx+Q(Cs)+Ru+Gt组合为代表,T=612~750℃,表明石榴二麻粒曾经历过榴岩相阶段的变质作用;(2)S2阶段是以Opx+Cpx+Gt+Amp+Q+Ti+Mt矿物组合为牲,其相应的T=837~887℃,P=1.03~0.95Gpa,此时的变质条件为麻粒岩相;(3)S3阶段,矿物组合为Cpx+Gt+Amp+Pl+Mt,T=530~660℃,P=0.85~0.95Gpa,此时的温故知新压条件代表岩石已经进入了角闪岩相阶段;和(4)晚期的低角闪岩相阶段S4,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495℃,P=0.56~0.70Gpa。

  • 标签: 变质结构 麻粒岩 大别山
  • 简介:李伍铜锌矿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内[1],含矿系(李伍群)变质程度较高,已达绿片-角闪岩相,属中压变质相系,原恢复比较困难。分析认为李伍群原建造应归入火山-沉积建造,产于扬子陆台西缘元古代裂谷系的一个分支裂谷带中(已消亡)。

  • 标签: 穹隆体 变质杂岩 原岩建造 江浪 李伍
  • 简介:塔里木盆地寒武一下奥陶统广泛发育深层碳酸盐,白云储层中的溶孔、裂缝和溶洞极为发育,是最具储集潜力的缝洞型储层,其发育与否对油气储集有重要影响.为深入研究深层白云储层发育条件,利用钻井岩心、沉积相、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白云岩石学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出发,从原始沉积相带、白云石化类型、白云石化程度、构造裂缝发育及深埋岩溶作用几方面,分析了影响白云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条件.

  • 标签: 白云岩 储集空间 岩溶 优质储层
  • 简介:风暴自1973年G.Kelling提出以来,其研究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建立的风暴流理论与50年代出现的浊流理论一样,被公认为沉积学乃至地质学发展的里程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风暴研究的历程、现状,着重综述了国内外对风暴研究的起源、定义,及风暴的沉积成因、沉积序列、沉积构造和研究意义;分析了风暴的形成环境和研究尺度,对未来风暴研究的启示,并探讨了兴文风暴研究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

  • 标签: 风暴岩 沉积模式 沉积序列 古地理意义
  • 简介: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出现的成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后生、表生四个成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作用类型。

  • 标签: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沉积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 中国南方东部
  • 简介: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地层,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含气储集层,其成作用较为复杂。根据钻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取样实验分析对该白云进行系统研究,其成作用经历了胶结、交代、生物、白云石化、溶蚀、压实、压溶、硅化、新生变形等作用。其中,早期的白云石化作用、不同时期的溶蚀作用对灯影组的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而胶结作用、硅化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灯影组 白云岩 成岩作用 四川盆地
  • 简介:塔吉克斯坦金矿床分布于塔国中部、北部和帕米尔地区,主要集中在泽拉夫尚河流域.工业类型为单一型与伴生型金矿床,成因卜多与岩浆(花岗岩、花岗闪长和闪长等)有关,金矿床主要发育于与岩浆有关的石英脉内.按产状可分为:塔罗型、吉劳型、乔列型和丘利博伊型4种,其中吉劳金矿为典型的大型网脉状金矿床.

  • 标签: 塔吉克斯坦 泽拉夫尚 岩金矿床 储量
  • 简介:在分析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七克台构造中侏罗统碎屑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8口井的薄片鉴定观察、压汞资料、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了七克台构造中侏罗统碎屑的成作用特征,确定了它们的成作用阶段,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及溶缝、颗粒内裂隙、晶间微孔等.

  • 标签: 中侏罗统 成岩作用 台北凹陷 碎屑岩储层 地台 吐哈盆地
  • 简介: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群孔兹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系变质原的恢复表明:集宁群孔兹系原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白云质泥灰、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的原为玄武,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 标签: 集宁岩群 孔兹岩系 变质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刚玉矿化位于穆兹科尔(Muzkol)变质杂体内.该杂体近纬向展布在帕米尔中部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东部,属蓝晶石-夕线石型阿尔卑斯带变质杂.地质填图发现有4个变质区:低绿片岩相(白云母-绿泥石)区,高绿片岩相(黑云母-绿泥石)区,绿帘石-角闪岩相区,角闪岩相区,而刚玉矿化集中在绿帘石-角闪及周围角闪岩相变质体内的交代蚀变区.交代蚀变区内的刚玉矿化通常与层面或大型同倾斜褶皱轴面平行.根据母成分可将含刚玉交代分力3类,分别位于万解石大埋内、日云石大理内及片内.在大理内,刚玉成粉红色,与白云母、黑云母、方柱石、钙长石、正长石、金红石、电气石、磷灰石、黄铁矿及石墨共生,以Al含量变化大和Fe含量低为特点.在片内,刚玉成蓝色,与黑云母、绿泥石、电气石及磷灰石共生各种类型的含刚玉岩石均以KNa,Mg的含量较高而Fe含量较低为特点.根据P-T-XCO2图估算含刚玉交代的稳定范围在610℃<T<660℃,4.5kPa<Ptot<6kPa及0.16<XCO2<0.46内.K-Ar法测得云母的刚玉矿化年龄在2~17Ma.多波段流体反应器数值模拟显示含刚玉交代的主要形成过程为含大量硅酸盐矿物或泥质缝隙的大理的脱硅过程,是通过深部铝、硅不饱和流体实现的.

  • 标签: 交代蚀变区 矿化作用 角闪岩 刚玉 变质杂岩
  • 简介:1:5万理塘县、濯桑幅区调中首次在甘改-理塘结合带中段蛇绿中发现具有韧塑性变形变质产物的石榴硅镁石角闪片.该岩石的存在肯定了甘孜-理塘带的洋壳属性的同时,亦表明结合带中存在中温高压变质相系,为研究结合带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 标签: 蛇绿岩 石榴硅镁石角闪片岩 洋壳属性 甘孜-理塘结合带
  • 简介:通过斜长角闪类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类型及变质恢复,属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晓天火山沉积洼地中火山岩、火山碎屑在稀土元素特征曲线的相似性确定火山岩物源来源于基底系卢镇关群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根据斜长角闪、火山岩、火山碎屑含金丰度的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卢镇关群中斜长角闪类岩石存在密切关系,其物源主要为卢镇关群中斜长角闪类。

  • 标签: 岩石学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因类型 含金丰度
  • 简介:南黄变质核杂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黄变质核杂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杂核为上太古界南黄片麻岩套,中间韧性流变层由中元古界大理段及上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震旦系沉积盖层零星出露于南东,指向构造反映由北北西往南南东的剪切滑动。同构造期闪长玢K-Ar法年龄147±4.4Ma,表明南黄变质核杂是燕山运动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属陆内造山型变质核杂

  • 标签: 扬子地块 变质核杂岩 中间韧性流变层 伸展作用
  • 简介:通过对安徽舒城查湾地区“大别群未分部分”的各种界面关系、包体特征及岩石化学等的观察研究,发现该“部分”实属燕山期沿磨子潭断裂上侵的Ⅰ型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并认为这一事实的区域地质意义有:体侵入前的磨子潭断裂可能沿125°方向延至官庄,查湾体可能为目前“大别群”与“芦镇关群”①的界线。

  • 标签: 查湾岩体 大别群未分部分 磨子潭断裂 安徽西部
  • 简介: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群、凤阳群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五河群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群上亚群殷家涧组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年龄为2140±17Ma,表明五河群上亚群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结合区域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蚌埠地区存在~2.1Ga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 标签: 华北陆块东南缘 早前寒武纪 五河岩群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 简介:碎屑因质软,导水、储水条件不良,通常作为地热有利保温盖层,而碎屑电阻率普遍低,厚度大的情况下形成低阻屏蔽层,勘探下伏有利储层难度极大,寻找碎屑中构造裂隙水是最佳的选择。但碎屑中的储水构造与围岩电阻率差异小,构造迹象微弱,因此在碎屑地区找地热技术含量较高。茅山镇位于句容盆地东缘茅山西侧,沉积了厚度超过1800m的白垩系碎屑,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本文应用CSAMT大范围普查、小范围精细查证布置方式,采用磁场插值校正的技术手段、收发距选取优先保证信噪比的思路,控制白垩系碎屑中储水断裂构造,克服低阻的碎屑地区构造异常微弱的难点。钻探验证结果表明,CSAMT可以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碎屑地区地热勘查。

  • 标签: 地热 CSAMT 碎屑岩 静态效应 白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