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主体,把这些原发性肝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1人,名称为参照组的病人采用碘化油行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的病人采用+碘化油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控制情况和术后一个月病人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肿瘤直径。结果:研究证实,实验组病人原发性肝癌的控制率(90.32%)远超过参照组(67.74%),而实验组病人术后一个月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加入球后能够进一步抑制原发性肝癌的生长,缩小肝癌肿瘤的直径,使病人的肝功能更快恢复,推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护理措施,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146例行TACE患者,总结术后主要并发症,探讨护理策略。结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腹痛、穿刺部位出血,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TACE术后的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中运用聚乙烯醇栓塞对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都采用了肝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聚乙烯醇栓塞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肿瘤直径方面,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肿瘤直径有了明显地缩小,与治疗之前相比在AFP指标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聚乙烯醇栓塞球运用到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 原发性肝癌 TACE
  • 简介:洗脱结合了栓塞与局部化疗的优势,其导管注射,选择性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其向病灶部位持久缓慢地释放药物,形成局部高浓度,对肿瘤细胞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效应。近年来DCBeadTM用于肝癌的栓塞化疗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就其制备方法、特点、体外释放方法、体内动学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载药洗脱微球 DC BEAD 阿霉素 肝细胞癌 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在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过程中,栓塞镰状动脉进入正常组织后形成异位栓塞,导致镰状动脉供血区域皮肤组织的损伤。未给予特殊治疗,好转出院。术者应对镰状动脉有充分的认识,减少镰状动脉异位栓塞的发生,提高TACE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新型栓塞治疗与传统碘剂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介入术在临床护理中异同点,具体观察,对比术后并发症,改进护理方式,配合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动态随访,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指导,促进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癌介入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射频消融联合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ALT、AS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LT、AST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RFA联合TACE治疗通过减少肿瘤负担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 标签: 射频消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导管动脉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甲组43例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乙组32例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两组1、2年生存率、并发症(腹痛、切口感染、发热)对比无差异(P>0.05),甲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少于乙组(P<0.05),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与甲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管动脉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相当,但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应用更为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 导管动脉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 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 75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甲组 43 例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乙组 32 例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应用效果。 结果 : 两组 1 、 2 年生存率 、并发症(腹痛、切口感染、发热) 对比无差异( P > 0.05 ), 甲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少于乙组( P < 0.05 ), 术后生存质量评分 与 甲组 相比差异显著 ( P < 0.05 )。 结论 :导管动脉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相当,但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应用更为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动脉栓塞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设立了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验首先对其进行小组区分,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并进行不同的命名,最终目的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作为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精准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将肝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常规护理,应用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需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精准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肝癌 精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纯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鳞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全身化疗的60例不可切除肺鳞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B组)。A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B组前半程应用DEB-BACE,后半程(BACE术后3 d开始)应用全身化疗,前半程和后半程化疗剂量均为A组药物剂量的1/2。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生存时间。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5/30)和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63.3%比20.0%)、食欲下降(76.7%比43.3%)、脱发(86.7%比40.0%)和骨髓抑制(40.0%比10.0%)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均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A组分别为47.7%±6.6%比52.3%±7.7%,31.5%±4.9%比34.7%±5.8%,1.05±0.24比1.18±0.32;B组分别为49.2%±7.0%比62.0%±14.0%,29.2%±5.5%比42.2%±7.3%,1.07±0.26比1.39±0.42),均P<0.05。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为30.4%±5.4%比24.5%±4.8%,B组为29.5%±4.1%比21.1%±4.5%,均P<0.05。A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而CD8+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A组:(423±85)比(352±64)ng/L;B组:(404±114)比(296±66)ng/L],P<0.05;A组VEGF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4.9%和77.9%,2年生存率分别为17.2%和41.7%(Log rank χ2=4.750,P=0.029)。结论DEB-B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鳞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鳞癌 化疗 载药微球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血管瘤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手术治疗;乙组患者82例,采用导管动脉栓塞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甲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结论采用导管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血管瘤临床效果好、术后恢复时间短,无术中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应用治疗血管瘤。

  • 标签: 导管 肝动脉栓塞 肝血管瘤 临床效果 术后
  • 简介:摘要栓塞综合征(PES)是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PES的研究现状、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及处理PES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综述 肝肿瘤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综合征
  • 简介:摘要肝癌肝移植术前过渡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符合肝移植标准的患者等待期间肿瘤进展超过肝移植标准,并将超过肝移植标准的肝癌降期至符合肝移植标准以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传统的导管动脉化疗栓塞(cTACE)存在术后全身反应大、对肝功能影响大的缺点。是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化疗栓塞(DEB-TACE)相较于cTACE,可持续稳定地在肿瘤局部释放化疗药物,时间可长达数周,并且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极低,从而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导致的全身反应,在肝癌肝移植术前的过渡治疗中更为高效。对DEB-TACE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栓塞,治疗性 载药微球
  • 简介:目的总结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母细胞瘤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3例母细胞瘤患儿实施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配合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13例患儿手术均顺利进行,患儿于术后1周出院。术后13例患儿出现发热,9例出现呕吐,4例出现区疼痛,4例出现白细胞降低,13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结论做好母细胞瘤患儿介入术前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确保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栓塞(Hepasphere)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2例肝脏肿瘤患者在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使用Hepasphere栓塞,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mRESCIST标准,术后每月随访一次。1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1岁。12例患者共行22次TACE。其中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7例(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3例,胆囊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结果12例患者随访7~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月,根据mRESCIST标准,3月疾病缓解率为50%,疾病控制率为83.3%,6月疾病缓解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并发感染、脓肿、腹腔出血、肿瘤破裂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术后当天腹痛较重,需盐酸哌替啶止痛,其他患者腹痛较轻。结论应用新型栓塞(Hepasphere)治疗肝脏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远期效果仍需大量病例进一步观察。

  • 标签: TACE 肝脏肿瘤 Hepasphere微球 载药微球
  • 简介: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TACE集影像诊断与创性治疗为一体的治疗手段,充分地显示了自身优点.为了更好地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肝癌 出院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联合栓塞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导管插入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化疗治疗,在化疗治疗的过程中同时对患者开展聚乙烯栓塞治疗,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且患者针对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得患者的原发性肝癌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在进行化疗联合栓塞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动脉栓塞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