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和解放军63600部队医院承担航天员院前及院内医疗救护任务。为圆满完成任务需要,本研究设计了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院前急救病历,并应用于任务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院前急救病历设计理念、特点、结构内容,阐明病历在院前医疗救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中的不足及以后的优化改进措施进行讨论。

  • 标签: 航天员 院前急救 病历设计
  • 简介:摘要通过神舟十二号与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保障任务医疗卫生装备及药品交接实践,分析载人航天医疗保障任务条件对交接工作的影响,论述医疗救护分队轮换中卫生装备及药品交接的前期准备及交接组织和实施方法,总结交接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载人航天医疗救护队顺利交接提供借鉴。

  • 标签: 载人航天 医疗救护 交接
  • 简介:摘要根据潜艇艇员自救脱险的操作要求,设计实艇脱险模拟舱水下载人脱险程序。选取26名体检合格的男性潜艇艇员,利用具备相同功能的固定式脱险训练舱进行程序实践推演和完善。完成26人次10 m快速上浮脱险和设闸减压脱险训练,训练过程安全顺利。该程序可用于实艇脱险模拟舱脱险,但应充分做好脱险前准备工作,准确控制生命支持参数,选择适宜的加压方式,根据脱险方式和实际水深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

  • 标签: 实艇脱险 模拟舱 水下载人 训练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执行过随舰任务的海军飞行员晕船易感性、发生率及晕船对舰上生活、飞行作业能力的影响进行调查,为保障舰载飞行员安全飞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41名海军舰载飞行员的体质量指数、体能成绩、吸烟史、父辈敏感性、自我晕船易感指数、晕船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晕船对训练生活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内容。结果(1)飞行员多次航行中,晕船发生率为61.90%~71.79%,认为对自身生活及作业能力有影响的人员占71.43%~87.18%,且晕船严重程度与作业能力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P<0.01);(2)晕船不仅影响飞行员的饮食、体能、注意力、睡眠、舰上活动等舰上生活(20.00%~86.67%),也影响飞行员作业能力(14.71%~26.67%);(3)晕船发生率与个人易感指数存在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量指数、体能、吸烟史、父辈易感性无关(P>0.05)。结论晕船严重程度与飞行员航空作业能力密切相关,应在前期训练和执行任务前进行筛选和训练。

  • 标签: 飞行员 晕船 易感性 作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心脏瓣膜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为规范心脏瓣膜病的术后航空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心脏瓣膜病的飞行人员病例资料,称为临床组;检索文献报道的国内飞行人员瓣膜病相关病例,称为文献组。根据飞行机种、病变部位、治疗方法、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组20例,按检出例数从多到少其瓣膜位置依次为主动脉瓣(12例)、二尖瓣(7例)、三尖瓣(4例,均为伴发)、肺动脉瓣(1例);文献组11例,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10例),三尖瓣病变1例。其中主动脉瓣病变大部分以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为病理基础。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例中12例飞行合格,1例限定飞行,1例由歼击机改飞运输机,3例暂时飞行不合格,3例飞行不合格,2例特许飞行。二尖瓣病变病例中3例飞行合格,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1例三尖瓣病变病例和1例肺动脉瓣病变病例均飞行合格。结论病变累及瓣膜部位是影响航空医学鉴定的主要因素,飞行人员瓣膜病发病部位最多见的是主动脉瓣,其中BAV为最常见病理类型,需加强体检鉴定和防治。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合格鉴定 航空医学 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航天产品的外包管理,作为我厂的长远发展措施,厂领导在提出发展思路的同时也是慎之又慎的。根据外协外包管理在我厂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我们的外协外包管理通过多年来生产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已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措施。

  • 标签: 产品 外包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起飞和着陆阶段的安全飞行原理进行研究,主要是从飞行技术角度和性能方面入手加以分析,以避免飞行事故和降低飞行事故风险程度,保证近地飞行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云通常是指云底距地面2500m以下的云层。对于飞机的飞行而言,低云会阻碍飞行的实现,还会带来雨、雪、大雾等天气形势,所以低云是危害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复杂天气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根据低云发生特征,阐述低云对飞机飞行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低云 飞机飞行 影响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为该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思路和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40篇。资料综合 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最初被称为视觉损害及颅内压综合征,最早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提出,2017年更名为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改变、视盘水肿、眼球后极部扁平、视神经鞘扩张、脉络膜皱褶及视网膜棉絮斑等。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颅内压增高及脑脊液回流障碍、视神经鞘内流体平衡与球阀效应、一碳单位代谢异常等假说。结论深入了解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机制,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为航天飞行提供保障。

  • 标签: 航天医学 屈光不正 视乳头水肿 颅内高压 神经眼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2名年度体检初步诊断为麻痹性斜视的海军飞行员的发病原因、诊疗经过及体检鉴定结论。2例麻痹性斜视飞行员病因:1例病因不明,1例为颅脑外伤。初步诊断:右上隐斜、内隐斜1例,右眼内直肌不全麻痹性斜视1例。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经会诊治疗观察1年后,最终结论均为飞行不合格。笔者建议斜视、隐斜视治疗后有功能障碍影响飞行者不合格;内隐斜不超过10棱镜度、外隐斜不超过5棱镜度、上隐斜不超过2棱镜度者合格;超过上列棱镜度应个别评定。

  • 标签: 斜视 体格检查 合格鉴定 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前,大多数飞行模拟器已经装备平视显示系统,而且越来越多的民用飞行模拟器也装备了平视显示系统。2012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定中国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必须安装平显系统,进一步扩大了平显在民用飞机中的使用范围。在平视显示器发展的同时,模型器上的平视显示系统也随之飞速发展。

  • 标签: 飞行模拟器 平显系统
  • 作者: 李洋洋 石路 叶聪 王菁 徐伟哲 张延猛 刘晓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200231 上海,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不同驾驶位人员长时间保持不规则体位后的下肢血流量和表面肌电图变化,为舱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分为主驾驶坐位、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三部分。不同驾驶位的方案1为有挡板支撑,方案2为无挡板支撑。单次主驾驶坐位试验时长为2 h,单次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试验时长均为1 h。分别在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及观察位测定受试对象的下肢血流量、斜方肌、竖脊肌及股直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与主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主驾驶坐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有所增加,且方案2的下肢血流量较方案1有减小趋势;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驾驶坐位方案2中竖脊肌在2 h时的平均频率较方案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斜方肌、竖脊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1相比,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2的股直肌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内如配置可伸缩的活动挡板,可以兼顾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的生理特征,减低肢体疲劳,提高作业绩效。

  • 标签: 下肢血流量 表面肌电图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作业绩效
  • 简介:摘要就现在来看,对于飞行计划的有关专业数据和信息编制的文本,大部分都是针对大型民用飞机的。本文结合公务飞机的特点,借鉴对大型飞机的一些数据和信息。对公务员飞机的飞行计划进行了一些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也提出了一定的方案和方法。

  • 标签: 公务机 飞行计划 最佳巡航高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载人航天史上曾经发生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自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以来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保障的经验,重点分析自神舟十二号开始的空间站建造期间的技术状态和返回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伤病救治预案,确保航天员安全。方法总结国外航天史上航天员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训,尤其是空间站阶段,结合我国载人航天航天员医疗保障经验,针对空间站任务飞船在轨时间长、主着陆场调整的任务特点,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以及救治方案。结果在原有舱前急救、直升机ICU综合救护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急救程序,制定了不同复杂地形情况下的救治预案及航天员的快速救治和后送原则。结论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的综合救援方案、直升机救护平台的构建以及组织实施,可以保障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各种情况返回的有效救治。

  • 标签: 空间站 航天员 救护飞机 急救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