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生态资本主有两个派别:生态市场主义和生态凯恩斯主义。两者都把生态产业视为新的谋利机会,但生态市场主义者主张政府只干预初始价格,其余由市场决定,生态凯恩斯主义者则主张通过生态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刺激需求,以消化超出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生产份额,这是生态问题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者要求把剩余价值生产还原为使用价值生产,认为在此之前的新社会运动只能起改良作用,客观上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成本,从而从供给方面挤压资本的再生产。生态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把生态危机还原为经济危机的做法限制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视野,因为使用价值仍然与人的物质需要、肉体需要联系在一起,无法扩展到社会需要、精神需要。要构建新型的生态文明,必须从"全面生产"和"自由生产"的角度,把"需要的生产"提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日程。

  • 标签: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 生态文明
  • 简介:列宁关于资本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为基础的。在资本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问题上,列宁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只关注列宁关于资本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并将其价值局限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被严重遮蔽了,实际上其具有丰富内容。

  • 标签: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列宁 马克思
  • 简介:现代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审美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而现代主义是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即注重革新和反传统的艺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不同,现代主义虽然否定意义,但是它还试图表达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彻底否定一切意义。超级现实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形式,它消除了想象和真实的对立,超现实主义则仍然保留了想象和真实的对立。

  • 标签: 现代性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超级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简介: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向广大观影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是一部老少皆宜,引得观众会心一笑的动画大片,也是一个思考社会现象,充满隐喻的童话故事。全片充斥着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各种情节都是美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在全球化的今天,再谈种族主义绝对不是空话,怎样更好地实现全人类的平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动物城 商业电影 种族主义 平等
  • 简介:《山上的小屋》作为残雪的代表作,无论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在主题意象上都深深地烙上残雪的独特风格。尝试在解构主义的框架下,分别从小说中对丑陋现象的重复、在“播撒”中的互文性写作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解构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价值。

  • 标签: 重复 “播撒” 互文性 解构
  • 简介:人内传播是个体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范畴对此进行了揭示,其本质上是一个主我客我化,客我主我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定了国家、社会和个体发展方向,为作为个体的“主我”建构提供了“国家客我”、“社会客我”和“个体客我”的规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沟通自我与社会的符号要达至个体心灵,仅仅依靠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难以完成使命。然而,认知基模的优化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内传播的实现。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人内传播 主我 客我 认知基模
  • 简介:方方在其新作《软埋》中延续了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对自为与他者的关系、选择与自由的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选择、彼此之间相互矛盾的关系与萨特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相印证,而作者方方在实现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超越。

  • 标签: 《软埋》 存在 选择 自由
  • 简介: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是以"少即是多"的名言为设计原则,追求简单而不失单调,讲究在室内设计中没有装饰的功能主义。它注重功能,也注重自然和人的结合,并着力于将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家具、色彩以及灯光照明、装饰品等都进行合理地简化。简约主义设计倡导简洁新概念,提出绿色设计与绿色材料理念,带给人们更实用、健康、简洁的空间环境,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设计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

  • 标签: 简约设计 室内设计 绿色概念
  • 简介:30年代现代主义都市诗歌逐渐走向成熟,其中标志之一,就是诗歌的意象都市化。主要讨论汽车、咖啡座(咖啡)、舞厅系列三组意象。汽车具有财富和速度两个维度特征,分别体现了作家忧患意识和内心孤寂,茫然失措。舞厅系列意象的审丑化倾向改变传统诗学审美观也让都市成为与乡土中国并立审美对象。咖啡座意象频繁使用既有文人和其剪不断情缘因素,又与它和小资产阶级推崇小资情调不谋而合。

  • 标签: 现代主义 都市意象 汽车 舞厅 咖啡厅
  • 简介: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对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进行解读,探究小说中体现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揭示话语之间的"颠覆"和"遏制"权力模式。"假小子"的反抗,是对"南方淑女"传统的颠覆和挑战,"假小子"的回归,是颠覆性元素被社会主流话语收编的过程。麦卡勒斯通过少女米克的经历,以"性别模糊"对摆脱南方淑女传统进行尝试,既是强烈指责美国南方霸权文化对个体自由扼杀,也体现出作家对南方女性命运的思考。

  • 标签: 《心是孤独的猎手》 麦卡勒斯 性别模糊 颠覆 遏制
  • 简介:近年来,中韩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随着彼此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误会与摩擦时有发生,这对双边关系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随着两国互联网人口的急剧增加,作为网络外交的衍生品——网络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对中韩两国公共外交关系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两国政府应该在构建软实力和公共外交战略方面积极投入,在完善公共外交的统筹协调、危机应对和新闻发布机制、拓展公共外交渠道、规范媒体、网络言论管理、重视“中国通和韩国通”等人脉资源、强化“人文纽带”等方面加以助力,打开中韩公共外交的新局面。

  • 标签: 网络民族主义 中韩公共外交 影响及对策
  • 简介: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改革创新为依托,寻求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新突破,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和谐的校园教育建构等三重维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高校的新突破。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 道德品质
  • 简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结果,呈现出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的各种特点,它是中国共产党高超智慧和创造的体现。由于出现在新旧中国交替的历史时段,新民主主义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文章通过探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若干特点,反思并总结历史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参考。

  • 标签: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邢政权等在《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学生评教是高校监控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然而,受管理主义的影响,学生评教出现同质化、专制化和功利化问题并最终导致评教低效化。

  • 标签: 学生评教 管理主义 负面影响 消解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评论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提出的“三个倡导”,是每位公民应知晓并践行的。作为技校生,更应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去约束自己。学校也应认清技校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技校生 培育策略
  • 简介:《民报》学人认为政治自由要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即颠覆专制而为民主立宪。在寻求革命力量上,《民报》学人宣扬平民主义,认为要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然而,他们认为平民可以比较容易地推翻一个政权,却难以建立一个现代自由国家,所以主张通过军政、训政再到宪政。

  • 标签: 《民报》 政治革命 平民主义 政治自由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党中央对当代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课堂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课堂中的渗透和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 小学课堂 途径
  • 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成果,是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责无旁贷。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却不甚理想。《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全书以全新接受理论视角,认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作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能持续地被大众认知、认同、内化与践行。

  • 标签: 接受理论 理论视阈 理论体系 接受主体 育人体系 教育内容
  • 简介:本次峰会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很有意义。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收官决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谋划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爱国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的根本利益 价值 书写
  • 简介:民间舆论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所面对的现实场景之一,激发和唤起民间舆论场中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感召,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备的价值感召,是价值观建设的首要前提,是价值冲突的有益缓冲,是价值观安全的必要基础.在议题主导型和角色主导型这两种民间舆论场中,促进价值通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感召的情感基础.寻求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间舆论场中实现价值感召的过程关键.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间舆论场)价值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