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广西4种丛生竹(撑篙竹、粉单竹、吊丝竹、青皮竹)的主要解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优质制浆造纸竹材的合理筛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丛生竹的维管束形态均属于断腰型,平均纤维组织比量、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介于40.2%~46.8%、1.75~3.54mm、117~229、2.50~5.90之间。在竹壁径向上,维管束密度由竹黄向竹青逐渐增大,而双壁厚呈减小的趋势,竹壁径中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均为最大。综合来看,4种丛生竹适宜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其中,撑篙竹的纤维性能与毛竹相近,粉单竹、青皮竹和吊丝竹的纤维性能更优。

  • 标签: 丛生竹 解剖特性 维管束 纤维形态
  • 简介:对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RDH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中NaOH和Na2S含量均下降,但蒸煮液硫化度升高.与常规KP法相比,在整个脱木素反应过程中,RDH蒸煮液的有效碱浓度分布较均匀,蒸煮液中Na2S浓度较高,尤其在大量脱木素的开始阶段(此时蒸煮液中Na2S浓度是常规KP法蒸煮时的2.88倍),因而RDH法蒸煮能够深度脱除木素.与常规KP法蒸煮废液相比,在废液粘度相近的条件下,RDH法蒸煮废液有较高的固含量,有利于黑液的碱回收.在RDH硫酸盐法蒸煮经过一次完整的循环置换蒸煮周期后,温黑液槽和热黑液槽内的黑液组成基本保持稳定,可为后续进行的连续置换加热蒸煮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 标签: RDH法蒸煮 常规KP法蒸煮 蒸煮液组成 纸浆 制浆
  • 简介:用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2种人工复配酶及3种单纯商品酶,分别对三倍体毛白杨KP进行生物酶漂白并进行对比,探讨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对纸浆可漂性的改善效果和白度提高程度。结果发现,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作用明显,在保持纸浆黏度的同时,可提高纸浆白度3.2个百分点,使纸浆中的戊聚糖和木素含量分别下降1.09和0.21个百分点,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效果接近甚至超过人工复配酶,比单纯商品酶白度高0.3~2.1个百分点,加之具备耐热、耐碱性,可拟作为替代传统人工复配酶及单纯商品酶的新型酶种漂白纸浆。

  • 标签: 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 人工复配酶 单纯商品酶 酶漂白 三倍体毛白杨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