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对窄线赛弗特1星系Ark564进行了时间跨度为3星期的观测。给出了VRI波段的光学观测结果。使用交叉相关方法研究了三个波段之间的时间延迟,但是未发现有时间延迟。

  • 标签: 赛弗特星系 活动星系核 光学光测 时间延迟
  • 简介:本文给出1988年8月16日中日合作发放的10厘米球载红外望远镜对亮晚型巨星、木星、火星和土星的观测结果。探讨系统由硅光电二极管及HD820滤光片组成,有效峰值波长0.96微米,带宽0.23微米。文章介绍了扫描观测的处理方法和流量定标方法,给出所观测的恒星及行星在0.96微米上的视星等。

  • 标签: 球载观测 近红外测光 晚型星 红外望远镜 大行星 恒星
  • 简介:以上海天文台佘山40cm折射望远镜于1958年拍摄的3张照相底片为第一期资料,印度Kavalur的2.34mVainuBappu望远镜于1996年用CCD拍摄的4幅图象为第二期资料,使用Brosche等人1985年发表的球状星团NGC4147天区42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作为参考架,用中心重叠法进行天体测量归算,得到了这个星团中心附近11'×11'天区内到B=17.6mag为止115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利用这些自行对成员概率作了估计,同时,还用VainuBappu望远镜的CCD进行了BVRI四色。本文给出了这115颗恒星的位置、绝对自行和成员概率数据,同时,还给出了用VainuBappu望远镜的CCD获得的这些恒星的BVRI光数据。

  • 标签: 球状星团 恒星 绝对自行 照相天体测量 BVRI测光
  • 简介:上海天文台1.56米望远镜的#1CCD照相机,在2002年安装时一切正常。之后的十多年间,CCD芯片没变,但控制系统几经维修,其性能也几度变化。2004年开始,I波段性能发生奇怪退变,CCD上若干小区域的灵敏度下降约3%,并且呈现小的非线性(平场改正无效)。但此现象仅限于I波段,亦即仅涉及近红外,B,V,R波段均未发现异常。大约在2009-2011年所拍摄的CCD资料,其结果呈现严重非线性。何时发生此类严重非线性现象,需要对拍摄的所有CCD资料检测才能确定。2013年对控制系统进行维修后,性能基本恢复正常。1.56米望远镜曾经是中国国家天文光学开放实验室的一部分。现在该望远镜的所有观测数据已进入中国虚拟天文台,按有关规定,其所有的CCD天文观测资料对整个天文界开放使用。未来潜在用户需要注意其性能变化,以免被误导。

  • 标签: CCD 测光 非线性
  • 简介:介绍了稀疏矩阵的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在天地VLB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推演了天地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下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的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乘法和加法)运算对数的估算和比较,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的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的3次方,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的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从而能够在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大样本数据处理中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 标签: 稀疏矩阵 VLBI 数据处理 天文测量
  • 简介:本文讨论了激光月算地面台站坐标和月面反射器的月面坐标过程中初值的影响及迭代求解的稳定性问题。并指出影响地面台站坐标中地心经度分量的精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差时采用的UT1值有误差,二是月球的赤经误差,后者将引起地面台站产生一个沿经度方向的系统旋转,而这是所采用的月球星历表的误差所致。通过实例迭代运算表明,测站坐标结果可以收敛到2cm左右,月面反射器在月面柱坐标中的σ和Z分量的结果可以稳定在10cm左右,而其λ分量目前只能达到米级。

  • 标签: 激光测月 参考架 地球 月球 月面反射器 月面坐标
  • 简介:介绍了地空间VLBI论证实验(GEDEX)的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的实测资料概况,并对地空间VLBI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地—空基线时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空间VLBI天文地参数的联合平差要求每次实验至少观测3颗射电源。基于对法矩阵的数值检验,GEDEX实验的单源观测资料可用于定轨和解算地球定向参数(EOP),但用于地面VLBI站坐标测定时,地面站坐标与钟参数强相关。为了克服单源观测导致的奇异性,我们提出在VSOP卫星的观测过程中,增加地面站对其它射电源的观测;或者在资料处理中,延长观测资料的时间跨度,以包括多颗射电源的观测资料

  • 标签: 空间VLBI VSOP卫星 空间测地 论证实验 奇异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两个激光卫站的同步资料,采用半动力半几何方法测定两激光站的基线长。该方法可以消除地球定向参数(EOP)误差对基线测定的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卫星定轨误差对基线测定的影响。利用该方法,Lageos卫星定轨误差对长度小于1000公里的基线的影响可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以下。因此本方法可用于精确测定两站基线长,可用于研究局部地区板块运动。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 人卫大地测量 定轨精度 基线 地球定向参数
  • 简介:中国--德国VLBI地计划(Chinese-GermanVLBIGeodeticCampaign(CGVGC))从1989年开始,历时3年,每年观测一个月左右,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的25米射电望远镜(中国)和Wettzell基本站的2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第一年得到的UT1结果,其趋势与国际射电干涉网(IRIS)给出了加强观测结果相同。但有大约0.2-0.3ms的系统偏离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能是位于太平洋网的佘山站坐标与位于大西洋网或欧洲网的台站联合观测中的不协调引起。

  • 标签: 射电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天文大地网 VLBI测地计划
  • 简介:上海VLBI相关处理中心引进了一款国外新近研发的VLBI相关后处理软件PIMA,它在相位校准、复带通校准和条纹搜索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射电源的成图和绝对天体测量。以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sianPacificSpaceGeodynamics,APSG)地VLBI观测为样本,介绍了PIMA软件及配套数据分析软件VTD/Post—Solve的特点和处理流程。对PIMA获得的观测量文件以及国际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服务(InternationalVLBIServiceforGeodesyandAstrometry,IVS)常规数据处理获得的观测量文件,分别进行了台站坐标和射电源位置参数解算。二者的解算结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一致,且在低信噪比情况下,PIMA获得了更多的观测量。后续的APSG观测将包括更多数量的微弱射电源。PIMA软件有望在此类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VLBI APSG观测 相关后处理 数据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模拟观测资料,估计了中国卫星跟踪网对近地地卫星定轨和测定一些跟踪站地心坐标所能达到的精度。同时分析了近地卫星定轨的主要误差源,如大气模型、地球引力场模型的不确定性和跟踪网站坐标的误差等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近地测地卫星 定轨精度 地心坐标 大气模型 地球引力场 SLR观测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的系统延迟进行测量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的状态下,系统延迟值的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内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的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