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人体写生为例,针对在校专业学生如何能够尽快掌握"形体"的观察方法,着重从技术层面出发,以偏重科学性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能使学生捕捉结构的能力以及形象、空间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 标签: 人体写生 观察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球麻痹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40例脑卒中后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全天鼻饲液持续泵入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200ml注射器注入法、15min内喂完,2组均连续进行肠内营养20d。结果观察组的误吸、呕吐、腹胀腹泻、胃管堵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鼻饲泵持续泵入的鼻饲方法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球麻痹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改良技术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和固定,比较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改良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除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穿刺点渗血渗液,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选择200例在我科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穿刺先后顺序,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选用头静脉进行穿刺,输注的液体种类均无明显差异,且无刺激性。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固定,进行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在正常拔管、渗血渗液、发生静脉炎,套管脱出、患者有恐惧心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避免静脉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能明显提高正常拔管率。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5例颅脑外伤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胃管固定,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加松紧带固定法。结果85例留置胃管患者未发生脱管者75例,总未脱管率为88.24%。对照组未脱管率为79.55%,观察组未脱管率为97.56%,未脱管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加松紧带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方法有较大优越性,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防止脱管。

  • 标签: 留置胃管 胃管脱出 高强度外科胶带 松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手术治疗39例胫骨平台骨折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9例随访35例,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30例(85.7%),效果不佳5例(14.3)。结论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合并症的准确判断、处理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 标签: 骨折 手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几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优缺点。方法对12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罗库溴铵组(R组)、氯胺酮组(K组)、舒芬太尼组(S组)。分别观察三组患儿分别记录置入后镜的满意程度、声带的位置、气道的反应、肢体反应、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手术的成功率。结果K组患儿术中不配合、乱动、血动力学变化大、术中发生喉痉挛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有5例患儿手术失败。S组有2例患儿手术失败,S组患儿血动力学变化、术中发生喉痉挛和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及苏醒时间都低于K组而高于R组(P<0.05)。R组无手术失败。结论罗库溴铵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气管异物 麻醉 肌松剂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保守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资料,按药物保守治疗、开腹保守手术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手段分组。观察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组宫内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手术组2年不孕率明显低于药物组。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宜依据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率及1个月输卵管通畅率较高,而2年不孕率较低。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乳头内陷是女性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乳房畸形,国内报道其发生率1.59%1。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碰到产妇乳头内陷,这给婴儿吸吮带来困难,同时因乳汁排出不畅引起乳房胀痛,重者并发乳腺炎,给产妇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母乳喂养。近年来,我科采用徒手乳头伸展练习法配以硅胶乳头保护罩纠正乳头内陷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乳头内陷 硅胶护乳罩 乳头伸展练习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痛苦、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320例1天—2岁的患儿,做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160例采用垂直定位法,对照组160例采用扪及股动脉搏动的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49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6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38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9例。结论垂直定位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扪及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

  • 标签: 小儿股静脉 采血 定位方法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供给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是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自1976年10月开始对围术期或危重病人经颈外静脉切开法(48例次)进行TPN、1984年1月开始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300例次)进行TPN,1986年9月-2010年12月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次)进行TPN.期间克服了颈外静脉切开插管创伤大、操作繁琐、置管成功率低、导管感染率高、浅静脉炎发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短、同一静脉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同时避免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发生气胸造成穿刺操作者严重的畏惧心理,从穿刺配合到后期日常护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对比如下.

  • 标签: 颈内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中位 锁骨下静脉置管 PARENTERAL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疼痛的皮内注射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向心方向进针)和改进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两种注射方法对我科筛选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皮内试验,观察受试患者在接受皮内注射时的疼痛反应。结果接受改进方法皮内注射的患者疼痛反应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方法组(P<0.01)。结论采用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进行皮内注射,可明显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的疼痛。

  • 标签: 皮内注射 疼痛 皮肤纹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电工实训中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首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其次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训练学生在观察中抓住要害的能力;最后还要强化方法指导,增强学生观察的计划性、目的性和持久性,锤炼学生的观察品质。

  • 标签: 电工实训观察方法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07年6月至2010年8月因异位妊娠住院行药物保守治疗的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Ⅰ组和Ⅱ组),Ⅰ组单次肌肉注射甲氨喋呤50mg/m2配伍口服米非司酮600mg(75mg/次,2次/日,连服4天);Ⅱ组单次肌肉注射甲氨喋呤50mg/m2。结果用药后1周,Ⅰ组血β-HCG下降幅度明显增大,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及输卵管复通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均有疗效,但联合用药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 简介:在物理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方法,可以为研究积累丰富的资料和实验事实,是理论总结的基础。同时,以观察为始端的科学研究最终又回到观察中去,用观察的事实来检验物理研究结果的真伪优劣。

  • 标签: 观察方法 特征 原则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后无痛无淤血拔针按压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用常规法,双日用改良法,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瘀斑形成情况。结果改良法较传统法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淤斑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慢后快拔针,拔后用胶布按压两个穿刺点,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瘀斑形成。

  • 标签: 输液拔针按压疼痛瘀斑
  • 简介:目的比较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技术(CTB)及生理盐水法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检查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本院妇科生殖道感染症状明显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标本同时做BTR、CTB以及生理盐水法检查,比较3种方法滴虫、真菌以及线索细胞检出率。结果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48.7%、24.7%和17.3%;CTB分别为26.0%、19.3%和14.7%;生理盐水法分别为24.7%、21.3%和15.3%。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另外2组,3者滴虫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较高,比生理盐水涂片法和CTB更适用于妇科普查。

  • 标签: 白带 生殖道感染 多功能染色法 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