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杨冬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30
  • 出处:《系统医学》2019年3期
  • 机构:凉山州中心血站  615000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秀兰(滨州市中心血站25661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在我们日常献血服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献血者捐献血液后提出的一些疑问:“我的血液是否输给了病人?”“检测结果是否正常?不正常应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应及时做好献血后信息反馈工作。怎样合理恰当地做好检测结果的咨询,对于献血者信息保密、献血者关怀、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尤为重要。为了做好检测结果的咨询,我站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咨询水平,从而很好地满足了献血者的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2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新版《规程》在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中规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除现行的2种ELISA试剂检测外,还可选择1种ELISA试剂检测与1种试剂检测核酸的方法。

  • 标签: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实验室
  • 简介:摘要:在我国输血传播感染的血液检测中,核酸检测是一种最新纳入的检测指标,对血液进行核酸检测能更好地控制血液检测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感染等情况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血站检验工作的总体流程,并探讨了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血站血液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站 核酸检测工作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血站检验科是血液质量保障的关健部门,能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工作中发现,血液检测的要求已不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医疗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来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血站检验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血站的检验质量,就要想出对策,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血站检验科;质量保障;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路技术以及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投入使用,血站检验科的血液质量检测技术得以提高。血站检验科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按规定方法进行相关项目检测的部门 [1]。因此,必须加强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提升血站检验技术水平,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在现代血站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检验工作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素质偏低。随着我国医疗设备和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人才有更高的需求,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也明确要求,应建立与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 新增加的血液检测人员 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占新增人数的 70%以上 ,但全国血站成立时间短,起点低,待遇差,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而原有的检测人员的相关知识不足,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血液检测的需要。为保障用血患者的安全,购置检测设备比较高端,相应的技术要求也高,检测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就更加突出,如检测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流程,对结果的判定不准确,最终会影响血液检测质量。另外,检测人员对国家所确定的相关标准理解不透砌,也会影响血液检测质量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迅速发展,献血人群也越来越多,输血是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献血人群也在逐年增加,为确保血液质量的完好性,血液检测十分重要。血站依据相关规范将采血过程及管理分为很多细节内容,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管理,确保血制品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需要注意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合理划分核酸实验室区域、对人员的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操作过程。

  • 标签: 血站 核酸检测 关键控制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情况。方法:以2020~2021年血站无偿献血者14246例为研究对象,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检测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测并统计不合格情况。结果:2020年、2021年血液样本总不合格率分别为4.11%、4.0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析2020~2021年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均以ALT不合格高居首位,占比均>60%,其次为抗-HCV、HBsAg,末者为抗-TP及抗-HIV。结论:2020年~2021年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主因为ALT,对此,应加强ALT初筛工作,可降低血液资源的浪费。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不合格项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站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共计29989份,使用核酸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及窗口期。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检测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站 核酸检测法 乙肝病毒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检测抗 -HIV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站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的 124例献血者检测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间接法试剂盒原价心法试剂两种模式进行检测,并将两种模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套检测模式的统计分析, X27.53, X20.01=6.63, P<0.01,差异有显著性。模式 1中“间接法”与“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X2=4.27, X20.05=3.84, P<0.05。结论 “双抗原夹心法”在血站检测抗 -HIV病毒中效果较高,且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在防止血液浪费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HIV 初检试剂 间接法 双抗原夹心法
  • 简介:【摘要】血液集中化检测血站工作的重点,该项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责任大及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确保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及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规范化水平,需要规范相关检测操作。遵循新型的管理规范,在当前各大血站的实际工作中,各采供血机构积极对集中化的检测工作进行精心策划及准备,同时还从权责方面进行划分,实现了互联网连接,涵盖血液标本采集、运输及交接等工作上的全面性,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在本次研究中,以提升血液集中化检测质量为基础,就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中血液检测的前期准备、检测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提供相关人员科学的参考借鉴,同时为血站工作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血站 血液集中化检测 实践
  • 简介:血液无小事,安全是第一。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从细节管理出发,只有对血液检测工作实施全面、有效、细致的细节管理,从细微处着手,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检测 细节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血液检测模式的采取和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情况,将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此,选择一种正确且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确保血液检测的安全性,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文章就血站中两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模式加以分析。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