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梦麟(1886-1964)浙江余姚人。191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毕业。1927年至1930年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校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同时兼任浙江政治分会秘书长,教育部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国民政府委员及行政院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

  • 标签: 蒋梦麟 农复会 胡适之 徐贤 蒋氏 梅贻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广东省高考成绩的公布,高分考生的排名也在“民间”出炉中山市第一中学的理科考生继研裸分688分,奥数加20分后714分,从目前网上已知的高考分数看,继研在广东省位列第二.中山市排行第一。

  • 标签: 进行时 高考成绩 第一中学 高考分数 广东省 中山市
  • 作者: 蒋红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批改作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了解,评价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力、电子、电控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动螺旋压力机所具有的优点被锻造企业越来越熟知.电动螺旋压力机开始逐渐进入锻造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浙江丰诚精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丰诚”)便是近两年新出现的一家专业生产电动螺旋压力机的企业,在总经理耀的带领下,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 标签: 电动螺旋压力机 锻造企业 总经理 浙江
  • 简介:〔摘要〕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这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故本文从这里出发,浅析了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 标签: 〔〕物理概念教学策略高中 物理
  • 简介: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所题跋的《伯宣藏十七帖》为宋拓精品,该帖流入清代后,被潘有为用沈周画易得,后为其从子潘伯临收藏。除文徵明题跋外,帖后还有翁方纲、伊秉绶、蔡之定、吴荣光、谢兰生、杨振麟、杨庆麟和陈其锟等人的题跋。本文对这些题跋内容做认真分析,旨在对《十七帖》在清代的版本流传与氏藏本的收藏和重刻等情况作一考证。

  • 标签: 十七帖 文徵明 题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李师傅在这里住了许多年,他家的阳台没有装防盗网,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要装,还说装了防盗网,人就像住在笼子里一般,不舒服.可是前些时候他却一反常态,要儿子李明马上去找人来把防盗网装上,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李明去问了价钱,算算要一千多块,这对于他家来说不是小数.李师傅从工厂退休下来,每月领五六百块钱养老金.老婆是家庭妇女,没有养老金.还要挤出钱来帮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明的老婆失业了,小儿子李强当兵回来,工作一时没有着落,家里吃上顿愁下顿,要拿出一千多块钱来,谈何容易?

  • 标签: 防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了教育教学中突出的位置。但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与德育无关,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 标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 德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 标签: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改革建议
  • 简介:陈济棠.字伯南.广西防城人.1908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投入反清斗争。1920年.他加入李济深部粤军.以求发展,历任营长、旅长等职。1926年.北伐军兴。

  • 标签: 陈济棠 内幕 失败 天王 反清斗争 同盟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Top5:川(先胜)万春林时间:2008年5月14日地点:北京赛事: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如图1形势,这是2008年惠州华轩杯全国甲级联赛北京主场对阵上海,川胜万春林的一个精彩中局片段。

  • 标签: TOP10 蒋川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冠军 万春林 惠州
  • 简介: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核心力量。原清华大学校长南翔在任期间,严把招生关;注重宽厚的基础教育;提倡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严抓学生的培养质量;坚持学、研、产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经验对于解决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标签: 蒋南翔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