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定乙醇皮肤消毒液消毒性能,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葡萄定乙醇皮肤消毒液(葡泰牌),采用定量杀菌实验进行试验。结果用葡萄定乙醇皮肤消毒液作用1min、2min、3min、5min、10min,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达100%。结论用葡萄定乙醇皮肤消毒液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刺激性小。

  • 标签: 消毒液 葡萄糖酸氯己定 杀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胶黄芪口服联合葡萄亚铁治疗产后贫血的整体疗效,为产科产后贫血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2例产后贫血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各66例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后贫血患者接受葡萄亚铁治疗,实验组加行阿胶黄芪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产后贫血患者治疗2周、4周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产后贫血患者的血象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后贫血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BC、Hb、HCT对比治疗前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治疗2周后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组间疗效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相对于单一治疗,阿胶黄芪口服联合葡萄亚铁治疗产后贫血利于患者造血功能的改善、RBC提高以及Hb合成,可以作为推广应用治疗方法。

  • 标签: 阿胶黄芪口服液 葡萄糖酸亚铁 产后贫血 血象指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影响下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钙药品在口服液状态下的成分含量。方法借助吸收火焰原子吸收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钙药品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采取了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辅助测量分析工作。结果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获取以下测量结果钙元素的线性范围为1.78~11.75μg/mL(r=0.9992),葡萄钙药品的线性范围为25.8~132.4μg/mL(r=0.9981),平均回收率数值为102.11%(n=9)。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口服液状态下的葡萄钙药品的成分进行有效测定,其操作简单,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同时能够获得准确判断成果。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茶多酚漱口治疗少儿牙龈炎(GC)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少儿牙龈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洗必泰漱口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复发茶多酚漱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仅为87.5%,x2=3.883,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少儿牙龈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复发茶多酚漱口有效性更高,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少儿牙龈炎 复方茶多酚漱口液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用葡萄亚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72例,以数字抽签的形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和对照两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葡萄亚铁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用药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26.9±10.6)g/L、血清铁蛋白水平为(37.6±8.3)ug/L,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17.3±9.2)g/L、(29.4±9.5)ug/L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6.11%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积极应用葡萄亚铁,有助于改善其血红蛋白等指标,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葡萄糖酸亚铁 临床疗效 小儿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葡萄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止泻时间、总疗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以及总疗程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与对照组80.0%(36/4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缩短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葡萄糖酸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禁食患者行不同口腔护理漱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禁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84例。研究组行含量为0.5%的聚维酮碘口腔漱口,常规组行等渗盐水口腔漱口,观察并比较两组口腔细菌菌落数以及口腔舒适度。结果研究组即刻口腔菌群菌落数(228.4±43.6)cfu/ul显著低于常规组(305.4±44.6)cfu/ul,研究组舒适度8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68例(80.9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禁食患者行含量为0.5%的聚维酮碘漱口护理,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口咽部细菌的黏附量,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所接受。

  • 标签: 口腔护理 漱口液 禁食 口咽部 细菌黏附
  • 简介:摘要MVR技术在国外许多行业都有涉及,如食品和饮料工业、化学工业、制盐工业环保技术等,并逐步替代传统浓缩蒸发设备。国内乳品行业的第一套MVR蒸发浓缩设备在某地进行施工安装,对于未来国内乳制品加工的浓缩工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MVR技术原理以及与多效蒸发设备比较具有的节能优势,并根据葡萄钠溶液的沸点升高试验进行MVR技术中的关键设备蒸汽压缩机进行选型,确定了葡萄钠蒸发结晶的工艺方案。

  • 标签: MVR技术 蒸汽压缩机 结晶蒸发 沸点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葡萄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蒙脱石散、补、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措施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葡萄锌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大便次数正常恢复时间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正常恢复时间及全身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葡萄钙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66例。66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研究组(葡萄钙)与对照组(奥美拉唑)。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32/33)、81.8%(27/3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2/33)、24.2%(8/33),差异显著(P<0.05),且均未合并2种或以上并发症。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采用葡萄钙治疗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葡萄糖酸钙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应用贝飞达与葡萄锌对小儿厌食症应用的影响,为儿童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治疗措施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小儿厌食症的儿童患者中选出90例进行观察,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合理指导喂养并行纠正偏挑食物习惯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锌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酶片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明贝飞达胶囊与葡萄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贝飞达与葡萄糖酸锌 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葡萄钙的合成是高职高专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之一。在合成中,氧化葡萄的氧化剂可有多种选择,布置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设计、实施实验,比较不同氧化剂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通过探索式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来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查阅文献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药物化学实验葡萄糖酸钙
  • 简介:摘要MVR技术在国外许多行业都有涉及,如食品和饮料工业、化学工业、制盐工业环保技术等,并逐步替代传统浓缩蒸发设备。国内乳品行业的第一套MVR蒸发浓缩设备在某地进行施工安装,对于未来国内乳制品加工的浓缩工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MVR技术原理以及与多效蒸发设备比较具有的节能优势,并根据葡萄钠溶液的沸点升高试验进行MVR技术中的关键设备蒸汽压缩机进行选型,确定了葡萄钠蒸发结晶的工艺方案。

  • 标签: MVR技术 蒸汽压缩机 结晶蒸发 沸点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钙在预防机采成分血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钙对于机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囗服葡萄糖酸钙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反应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缩宫素、葡萄钙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联合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5年 5月至 2016年 7月期间收治剖宫产产妇中,抽取 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 2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接受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葡萄钙、缩宫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结果:对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虽研究组 10%略低于对照组 12.5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术后、术后 2h、术后 24h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术后 Hb指数,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血清 Ca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疾病可考虑将缩宫素、葡萄钙、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药物联合使用,有效性高,给药方便简单,可降低手术率,缓解产妇痛苦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8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对症处理和补,治疗组增加葡萄锌治疗。比较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其他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大便性状积分、排便间隔。结果治疗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其他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大便性状积分、排便间隔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大便性状积分、排便间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排便和其他症状,改善患儿预后,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院治疗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儿。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12±1.2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秋季腹泻采取葡萄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葡萄钙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所在科室6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分为缩宫素组和联合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30例,缩宫素组采用单独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葡萄钙联合缩宫素治疗,评估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缩宫素组,联合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缩宫素组,联合组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较少,P<0.05;相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葡萄钙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葡萄糖酸钙 缩宫素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定含漱作用于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施以复方定含漱;对照组给予西瓜霜涂抹口腔溃疡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结论采用复方定含漱对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医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