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联合三磷酸腺苷对药物鼻炎的治疗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汤剂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42例药物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种病患42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7例(64%),好转11例(27%),无效3例(7%),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42例患者中显效14例(33%),好转16例(38%),无效12例(29%),总有效率为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药汤剂 三磷酸腺苷 药物性鼻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物肝病临床护理的内容,为药物肝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 2004年 01月至 2016年 11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药物肝病患者 14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超过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治疗药物肝病的时候,使用优质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有效防护方式。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药物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肝损害的发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肝病的病因、诊断和有效治疗措施,以提高对药物肝病的认识水平和治疗能力。方法 对我院 2014年 1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 35例药物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都有明确的用药病史,经过保肝、对症用药后,全部治愈。结论 药物肝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致病的药物种类繁多,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药物肝病、积极预防、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规范治疗是临床诊疗的关键。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存在持续不良影响,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非药物治疗。本文总结了针对儿童ADHD不同种类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中医、饮食等,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药研究的深入及制药技术发展,新药物不断出现应用,同时各类药物联用情况增加,使药物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临床发生率增高,DILI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对DIL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相关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药物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药物鼻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和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和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药物鼻炎的临床效果作用显著,不仅改善了症状、体征积分和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药物性鼻炎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中草药的广泛运用,中药的肝毒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临床中安全运用中药,减少中药肝毒性成为中医药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肝毒性中药的药物成分、药物的量-时-毒关系、中药药性、药物炮制、药物配伍、用药部位、给药途径以及人为主观因素等各方面探讨中药与肝毒性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提出药物肝损害可以通过药物科学炮制、合理配伍、选择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临床上合理规范运用等方式得以减少。

  • 标签: 中药 肝毒性 原因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肝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因为使用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肝炎的36例患者,分析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肝炎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0.5~1个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后,36例因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ALT、AST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停止患者使用的对肝有损伤的药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药物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据报道1,目前所使用的药物中有600种能产生肝损伤,全球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肝病的总发生率为3%~9%。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因而本病在临床上漏诊较多,并且其中慢性药物肝病漏诊率更高,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经我院诊治的慢性药物肝病34例,探讨相关致病药物、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肝损伤(DILl)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随着人口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疾病并发症的增多、临床上广泛应用新药,使得老年患者发生药物肝损伤的危险越来越严重1。以下对老年人常见肝损伤药物(中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拉定引发儿童药物血尿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于儿科收治的服用头孢拉定致药物血尿的患儿22例,就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总结头孢拉定引发儿童药物血尿的成因。结果22例患儿中,<3岁的10例(45.45%),3~7岁的8例(36.36%),8~14岁的2例(9.09%);服用头孢拉定后血尿发生时间为(7.11±2.30)h。由患儿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发现,患儿未出现发热等肾功能损伤症状,尿痛伴腹痛1例,全身性皮疹1例;过敏性休克1例,未出现肾衰竭。患儿血尿治愈时间(4.01±1.12)d,经1~3个月随访,无肾功能损伤和复发病例出现。分析药物血尿引发因素,7例存在头孢拉定施用浓度过大的情形,占31.82%。其中不合理联合用药2例(9.09%),滴注速度不当3例(13.64%),使用剂量偏大6例(27.27%),疗程过长1例(4.55%)。结论为避免头孢拉定引发儿童药物血尿,在临床治疗中,儿科医师应严格依照患儿的临床指征并按规定使用剂量,给药时注意药物速度和浓度,谨慎使用肾毒性药物,并定时检测患儿的尿常规和肾功能。

  • 标签: 头孢拉定 药物性血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肝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形式,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80例患者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与转归特点等。结果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肝炎的病因是多方面,其中中药占据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多为纳差、尿黄、恶心呕吐、乏力等,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导致药物肝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要高度重视;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必须要时刻监测肝功能变化情况,才能切实保证患者预后。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反流性食管炎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体位、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药物治疗。本文探讨了反流性食管炎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心理干预、生活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非药物性,干预方法
  • 简介:目的:收集并分析我院96例药物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药物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药物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发病时间关系,比较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以及临床治疗与转归,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药物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96例药物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所占比例最高(44.79%),有68.75%的患者在用药5~90天内发生了肝损伤;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中以抗肿瘤药物(32.29%)和中药(29.17%)所占比例最大,两者涉及到的药品分别有13种和14种;96例患者临床预后均良好,停药后18~90天内肝功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女性、BMI≥28kg·m^-2、有过敏史、合并高脂血症为药物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药物肝损伤患者中,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临床需及时妥善处理,以免引发急性肝衰竭;临床使用抗肿瘤药和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避免药物肝损伤的发生;对于老年以及女性患者,BMI较高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肝功能。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于2016年3月24日因腰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治疗,给予丹鹿通督片(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085,规格为每片0.6g,批号为151112)口服,1次4片,1天3次,服用24d后,患者出现皮肤黄染、睑结膜黄染,小便色黄。体格检查示:体温(T)36.8℃,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无紫绀,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皮肤黄染 睑结膜 药准 体格检查 直接胆红素
  • 简介:目的了解各类药物导致药物肝损害(DILI)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2008~2016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DILI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引起DILI的药品、实验室指标与主要临床表现、发生DILI的时间及给药途径、DILI转归及治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10例DILI中,男女比例为1.51:1;男女患者年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0,P=0.01);引起DILI前3大类药物依次为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引起DILI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在DILI的转归中,应用保肝药物的患者治愈和好转的构成比更高(χ^2=25.136,P〈0.001)。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深对导致DILI药物的认识,合理用药;而对于DILI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肝炎66例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社区133例药物肝炎患者,将这13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患者。通过医学检查确定为药物肝炎后,给对照组患者服用维生素C,实验组患者在给予与对照组同样的药量前提下,再同时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结果治疗三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在皮肤巩膜黄染和尿黄的症状比较中,实验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在治疗药物肝炎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多烯磷脂酰胆碱 药物治疗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