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女性患者,腰腹部及双大腿内侧红斑伴瘙痒半年,双上肢及颈部斑丘疹3月。经诊断为亚急性皮炎合并环状肉芽,病检术后1月基本消退。亚急性皮炎合并环状肉芽临床少见,予以报道。

  • 标签: 亚急性皮炎 环状肉芽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为肉芽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肉芽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肉芽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巨检、低倍镜、高倍镜观察以及抗酸染色、PAS霉菌染色发现肉芽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向外扩展,呈结节状多灶性分布组织慢性炎症。结论该病容易误诊为乳腺癌,因此在诊断时,避免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提高对早期蕈样肉芽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11例早期蕈样肉芽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案、预后及随访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52.7±4.9)岁,临床表现以红斑(9/11)、斑块(5/11)、鳞屑(9/11)、瘙痒(10/11)为主。皮损组织病理显示81.8%出现亲表皮现象(9/11),63.6%出现“表皮内Pautrier微脓肿”(7/11),45.5%出现“真皮浅层见异形淋巴样细胞呈片状、带状浸润”(5/11)。免疫组化主要表现为CD3+(7/7)、CD4+(5/7)、CD45RO+(9/10)、CLA+(6/6)、CD20-(6/7)。治疗方案以皮肤靶向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早期蕈样肉芽皮损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对早期蕈样肉芽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5例肉芽性乳腺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使用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患者标本,分析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该病患者皆为女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2±4.5岁。(2)以小叶为中心发生病变是该组织病理的主要特点,病灶多呈多灶性结节状分布,通过小叶内可视以上皮样细胞,主要以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病变组织的切缘处无炎症细胞存在。(3)经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的所有病例标本均无枝杆菌及霉菌。15例患者均采取以乳腺小叶区段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仅出现2例复发者。结论肉芽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中的鉴别比较难以确诊,目前唯一有效的确诊方法就是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肉芽肿性 乳腺炎 确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韦格纳肉芽(WG)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于2011年07月22日至2011年07月29日收治的韦格纳肉芽合并肺结核1例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探讨此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以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化脓性肉芽液氮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科门诊52例经液氮冷冻治疗的手部化脓性肉芽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经过1—4次(平均1.79次)液氮冷冻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治疗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持续1—4天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水疱、血疱,愈合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液氮冷冻治疗手部化脓性肉芽操作方法简单,副反应少,疗效确切,适宜皮肤科及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液氮 冷冻 化脓性肉芽肿 手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急进性累及皮肤、口腔黏膜、眼、耳、肾、肺等各系统的WG肉芽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提供早诊断、早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诊断为WG肉芽并发肺出血死亡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例特点为1.老年女性。2.以累及皮肤、口腔黏膜、眼、耳、肾、肺等各系统的WG肉芽为主的临床表现,总病程1月余。3.经神经内科治疗4天无效转入肾内科。病情进展急骤,治疗1周后因肺咯血死亡。结论WG肉芽进展急骤,临床表现多样性,极易误诊、误治。提示我们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尤其是老年人,合并眼、耳、肾、肺、口腔等多系统病变者,应提高警惕,早诊断,对肺咯血患者经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血液透析效果不明显者应及早行血浆置换术以清除体内潜在的病理性ANCA抗体度过急性危险期,可能降低死亡风险。

  • 标签: WG肉芽肿临床表现早期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小叶性肉芽性炎的临床细胞学特征、细胞学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先行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后经手术切除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为乳腺小叶性肉芽性乳腺炎的病例共计23例。对23例小叶性肉芽性乳腺炎细胞学涂片全部重新复查、分析。对每张涂片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计数各类炎性细胞所占百分比。结果23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19例诊断为乳腺小叶性肉芽性乳腺炎。2例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诊断为非特异性肉芽性乳腺炎;各类炎性细胞所占百分比为中性白细胞60~80%、淋巴细胞15~35%、浆细胞0.5~1%、多核巨细胞1-2%、巨噬细胞3~5%;23例乳腺肿块经外科手术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小叶性肉芽性乳腺炎,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2.6%。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小叶性肉芽性乳腺炎是一种安全、经济、可行的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术前诊断及治疗依据。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腺小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非特异性肉芽肿 乳腺结核性肉芽肿 微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非典型骨嗜酸性肉芽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探讨该病的诊断思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3例该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CT1例,MRI2例,均曾行X线照片。结果3例病变均为单发,分别发生于肩胛骨、耻骨联合、股骨,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术前均未能得到正确诊断。结论发生在儿童非典型部位的骨嗜酸性肉芽通过种影通过各像学检查相互补充、印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全面、细致、综合的分析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儿童 嗜酸性肉芽肿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嗜酸性淋巴肉芽即Kimura’s病(K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多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肉芽病变。该病多发于亚洲男性。头颈部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对患者身体健康构一定程度威胁1。因此,如何有效的诊治头颈部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里以在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2例头颈部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头颈部多发性嗜酸性淋巴肉芽临床特征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头颈部 多发性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切除手术对肉芽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4例GLM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E组(扩大切除术)与EX组(单纯切除术),每组47例,在常规药物短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开展相应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WE组有46例痊愈,治疗有效率为97.87%,6例愈后复发,复发率为13.04%,EX组有36例痊愈,16例愈后复发,复发率为44.44%,WE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GLM效果更加,复发率更低,整体效果优于单纯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扩大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部嗜酸性肉芽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术后大面积额眶部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部嗜酸性肉芽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术后大面积额眶部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