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皮下注射的疼痛。方法将200名各年龄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两组病人都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或重组人白介素Ⅱ。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实验组皮下射时使用放松技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皮下注射,使用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这种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皮下注射时疼痛明显减轻。结论放松技术能减轻注射的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放松技术 皮下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轻患儿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时的疼痛、减少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120名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皮下注射方法。结果试验组在注射后疼痛、瘀斑上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的皮下注射方法能够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减少瘀斑的发生率,有利于治疗、康复。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儿童 皮下注射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对减少皮下出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共计600针次。CCU共16张床位,1-8床为观察组,采用优化的皮下注射流程;9-16床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能够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患者使用瑞莫杜林治疗肺动脉高压,由静脉注射转换为皮下注射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减少患者中心静脉内泵入瑞莫杜林的剂量,同时逐步增加皮下注射剂量,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经过3-4天的药物剂量调整,患者病情稳定。结论瑞莫杜林由静脉注射转换为皮下注射的过程中,需精确调整药物剂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尽快病情稳定,康复出院。

  • 标签: 瑞莫杜林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进针方法对皮下注射速碧林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斜刺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试验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进针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9%,试验组患者为7.14%,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血管内科需要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斜刺注射法 垂直注射法 速碧林 疼痛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按压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型按压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与出血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出血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按压方法对于低分子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具有预防效果,可使局部出血程度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按压方法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局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9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对照组仅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普通1ml注射器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组。两组治疗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3~5d,观察两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引起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可以有效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

  • 标签: 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减少皮下瘀斑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血管重构为特征的心肺血管疾病,最终可致右心衰竭和死亡[1]。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45mmHg为重度PAH[2]。重度PAH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2.5年[2]。传统扩张肺血管的靶向药物虽可改善PAH患者的症状,却不能延缓PAH的发展进程~([3-4])。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皮下注射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热毛巾湿敷注射部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温灸棒疗法对注射部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的预防效果、注射时疼痛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预防皮下硬结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注射时疼痛有效率,观察组67.56%、对照组3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效果好,并能有效减轻注射时患者的疼痛感受。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下注射 皮下硬结 温灸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均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焦虑(SAS)情绪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情绪。

  • 标签: 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泵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1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d后,其空腹血糖为(5.78±1.13)mmol/L,餐后2h血糖为(7.85±1.58)mmol/L,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泵
  • 简介: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100),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2w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情况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糖尿病病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

  • 标签: 胰岛素泵 胰岛素皮下注射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胰岛素种类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患者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乙组患者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糖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当日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2.56%,乙组为11.63%,甲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中皮下注射人胰岛素R及人胰岛素NPH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皮下注射 胰岛素种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及不良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泵皮下注射 血糖 不良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0例需要皮下注射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治疗组改进皮下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流程之后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皮下出血、出血程度以及皮下硬结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进行完善和改进,能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规范操作,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请,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 流程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