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含碳量、腐殖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含碳量、腐殖各组分含碳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并且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就土壤腐殖组成而言,除林龄58a红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和45a红松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外,其他林型土壤胡敏酸含碳量均高于富里酸含碳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在1.00-2.45之间;土壤重组腐殖、松结态腐殖、稳结态腐殖含碳量大小顺序为林龄58〉68〉25〉45a;红松混交林除紧结态腐殖外,其他腐殖各组分含碳量均高于红松人工林。

  • 标签: 红松人工林 土壤腐殖质组成 结合形态
  • 简介: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5号采石场岩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坡面上浇筑飘板种植槽,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肥料等基本生长条件,种植并筛选适宜的边坡绿化植物,观察其成活率、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冠幅生长量、覆盖度等。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适宜黄石市岩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物为:①乔木种类:银合欢(Leucaenaleucocephala)、大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②灌木种类为:小叶女贞(Liqustrumquihoui)、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夹竹桃(Neriumindicum)、云南黄素馨(Jasminummesnyi)、柘木(Cudraniatricuspidata);③藤本植物为: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野蔷薇(Rubuscoreartus)、常春油麻藤(Mucunasempervirens)、扶芳藤(Eunoymusfortunei)。

  • 标签: 岩质边坡 生态修复 植物筛选 黄石市
  • 简介:利用GPS定位技术在泥石流频发区——云南东川蒋家沟流域采集土样99个,研究土壤有机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土壤有机的平均质量分数(2.21g/kg)较低;2)土壤有机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空间变异特征主要反映在东北-西南方位,空间展布呈条带状;3)土壤有机的空间变异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受土壤质地、坡度、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4)同一因素不同级别下,土壤有机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泥石流流域碳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为土壤侵蚀退化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 标签: 泥石流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有机质
  • 简介:为探索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新途径,进而为制止草地退化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在草地严重沙化后形成的沙丘,且其上设置有不同年龄(2~3年和4~5年)平行高立式芦苇沙障的地段,分别对沙丘不同部位(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低地)及沙障不同位置(沙障迎风面、背风面和两沙障中间)土壤有机含量和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进行测定,并以同类型未设沙障的地段作对照,对平行高立式沙障治理严重沙化草地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沙化草地设置平行高立式沙障,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土壤颗粒组成中,较粗的沙粒含量减少,较细的沙粒含量增加.

  • 标签: 沙障 沙化草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颗粒组成 含量 机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