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既往治疗主要以全脑放疗为首选,但全脑放疗后疗效差以及明显影响治疗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转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预后行个体化治疗。目前基于RTOG研究的GradedPrognosticAssessment评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对于GPA高的患者,建议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全脑放疗联合手术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使用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GPA低的患者,仍以全脑放疗为首选,部分患者可考虑采用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考虑到全脑放疗的脑功能损伤与海马结构照射有关,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索全脑放疗中保护海马的新策略。

  • 标签: 脑转移 肿瘤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转移的CT诊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颅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螺旋CT扫描,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螺旋距为6.5mm,小病灶者采用非螺旋超薄加扫,层厚2mm,18~20层每扫描系列。结果本组研究中,54例转移中,病灶分布部,左侧大脑半球21例,右半球24例,两侧大脑半球9例;肺癌脑转移以额、顶叶近皮质较多,乳腺癌以小脑半球为多见;肿瘤大小51mm×85mm~3.1mm×2.6mm,平均大小(24mm×35mm)。

  • 标签: 颅脑转移瘤 CT诊断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行性脑转移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29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先行性脑转移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SCT平扫共检出患者26例,病灶55个;SCT增强扫描共检查患者29例,病灶69个;CT增强扫描比平扫多发现约10%的阳性病例,多发现病灶个数约20%。病灶中无周水肿者13个(约19%),周水肿明显者50个(约72%),周轻度水肿者6个(约9%)。结论头颅CT增强扫描可以增加转移灶的检出,多发或多种形态并存的强化灶、周水肿明显是其特征性表现。

  • 标签: 脑转移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转移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的15%~30%[1];全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脑部,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2年11月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癌脑转移3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转移的CT诊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颅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螺旋CT扫描,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螺旋距为6.5mm,小病灶者采用非螺旋超薄加扫,层厚2mm,18~20层每扫描系列。结果本组研究中,54例转移中,病灶分布部,左侧大脑半球21例,右半球24例,两侧大脑半球9例;肺癌脑转移以额、顶叶近皮质较多,乳腺癌以小脑半球为多见;肿瘤大小51mm×85mm~3.1mm×2.6mm,平均大小(24mm×35mm)。结节状肿瘤伴水肿34例,CT表现为小结节灶伴周围水肿,表现为大片不规则状;环状强化伴水肿14例,CT表现为肿瘤环呈外厚里薄状,厚薄相关不一;混合型8例,CT表现为肿瘤呈结节、环节、周围水肿并存,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经增强扫可见结节与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伴增强扫描是诊断颅脑转移的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诊断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胶质、脑脓肿等症状相区别。

  • 标签: 颅脑转移瘤 CT 诊断 临床诊断
  • 简介:脑胶质为颅内原发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出现颅内局部复发或颅内转移,发生颅外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脑胶质患者,手术后发生脊柱转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胶质瘤 颅外转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5例误诊颈椎结核手术的骨转移进行分析,以便回顾颈椎结核与骨转移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颈椎结核 手术 转移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的低场强MRI鉴别诊断并分析其MRI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1年90例脊椎转移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脊椎转移在MRI表现。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90例中,共累及260节椎体。单个椎体30例,多个椎体60例。190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0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43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 标签: 转移瘤 脊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探讨脊柱转移在低场MRI中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的低场MRI特征,比较各扫描序列(平扫、增强、脂肪抑制等)的特点。结果显示脊椎转移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椎体受累(23/28)及跳跃征(16/28);②椎体破坏常伴附件骨质破坏(21/28);③常伴有椎体压缩性骨折(10/28);④椎间盘不受累(28/28);⑤椎旁软组织肿块(23/28);⑥脊髓受压迫(23/28);⑦脊髓的髓内转移(1/28)。说明脊椎转移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合理运用的扫描序列,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们对孤立脑转移的鉴别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或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脑转移患者。30均作了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MRI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中其中24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孤立脑转移的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重点探讨X线、CT误诊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期经X线或CT误诊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报告X线、CT的误诊情况。结果28例本病前期分别误诊为骨质疏松病理骨折、结核病、外伤骨折、多发性骨髓、嗜酸性肉芽肿。结论全面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好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影像资料,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 标签: 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黑色素肝脏转移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黑色素肝脏转移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论典型黑色素肝脏转移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而非典型黑色素肝脏转移需与肝内其它占位相鉴别。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囊性肺癌脑转移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陀螺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8例囊性肺癌脑转移在CT导向下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穿刺引流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陀螺刀治疗。结果58例患者57例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陀螺刀治疗效果提高。结论立体定向手术联合陀螺刀治疗囊性肺癌脑转移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和有效的肿瘤控制率等优点。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陀螺刀 转移瘤
  • 简介: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1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颅脑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病灶在脑内分布、CT平扫及强化特点、周水肿情况等。结果腺癌多发病灶比例为34.5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鳞癌单发病灶比例为23.6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转移强化方式中结节性强化比例最高,为52.73%,不强化比例最低,为3.64%。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为主,鳞癌以环形强化为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颅脑CT图像特点存在差异。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肿瘤 螺旋CT
  • 简介:恶性胶质颅外转移非常罕见,转移通常发生在神经轴,但颅外转移到肝、脾、肺、腹膜、淋巴结也可发生。不同于许多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胶质的治疗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未控。患者最终死于局部病灶进展或大脑重要区域的复发或无法控制的颅高压。绝大多数脑胶质复发发生在距原发灶2cm内的区域。我科从2010年到2011年共收治了2例该类患者,现结合文献对脑胶质颅外转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转移分布、自然病史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一报道。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颅外转移 文献复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治疗前骨髓转移时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选择有骨髓小粒且头、体、尾均匀分布的骨髓涂片做瑞氏-姬姆萨染色,细胞室专业人员用显微镜观察。结果20例患儿均见不同程度细胞转移到骨髓中。结论神经母细胞有早转移特点,临床疑似患者应及时早抽骨髓,以防漏诊。

  • 标签: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形态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CT表现及其与转移性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和10例转移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CT检查,分析两者引起的压缩骨折CT征象,包括椎体和椎弓根的形态、椎间盘增厚、椎体内真空现象和椎旁转组织形态,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两者在椎体和椎弓根形态、椎体内真空现象、椎旁软组织形态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CT能准确显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形态,与转移之间有显著差异,大多能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转移性椎体压缩骨折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