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运动和生活指导,治疗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1.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超声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健脾祛湿中药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脾虚湿型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超声。

  • 标签: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健脾祛湿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中药治疗痰湿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将2014年1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痰湿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以及活动耐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能够改善痰湿肺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辩证施治
  • 简介:我最近脸色发黄,有朋友说我是肝脏出了问题,有朋友说我是脾虚。我去查了肝功能,肝功是正常。如果是脾虚,还应有哪些表现?应如何调养?黑龙江周先生答:脾胃负责运化水谷,人吃饭喝水以后,就是通过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华,转变为气血,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 标签: 脾虚 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谷 消化吸收 肝功能 黑龙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中医内科门诊治疗的52例痰湿型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辨证治疗,从而观察该方的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痊愈26例(占50%),显效13例(占25%),有效8例(占15.4%),无效5例(9.6%),总有效率90.4%。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辨证治疗痰湿型眩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湿中阻 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肺化痰汤在治疗小儿痰湿肺型咳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门诊收治的46例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取抗炎+氨溴索化痰法和温肺化痰汤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结论采用温肺化痰汤治疗小儿痰湿肺型咳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病程短、疗效确切的优势,建议推广至临床应用。

  • 标签: 痰湿阻肺型咳嗽 温肺化痰汤 疗效
  • 简介:摘要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论病变脏腑既责之于肺燥、胃热、肾亏,更要重视脾虚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失治误治三方面论述消渴病责之于脾虚的病因病机,旨在为消渴病的治疗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脾虚 消渴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通过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王不留行子耳穴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40%,PSQI量表评分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电针 肝郁脾虚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化痰启宫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药自拟化痰启宫方配合达英-35预处理一个月经周期后,应用自拟化痰启宫方加减+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达英-35预处理一个月经周期后,应用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治疗,4个周期后综合判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妊娠率治疗组为67.65%,对照组为38.24%;排卵率比较,治疗组为73.79%,对照组为55.56%。两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启宫方加减+来曲唑联合HMG方案能有效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瘀阻型 自拟化痰启宫方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以前期较成熟湿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常用的治湿方法干预后的影响,揭示湿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液代谢的影响的机制,从系统生物学水平揭示肾脏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分子机制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临床上常用治湿之法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中焦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结果湿中焦证模型KCC1、KCC4含量呈上升趋势,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经自然恢复后KCC1、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KCC4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干预后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湿中焦证可能影响机体水液代谢,导致水盐代谢失调,而中医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治疗湿中焦的方法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水盐代谢从而改善湿中焦症状。

  • 标签: 湿阻中焦证 水盐协同转运蛋白 不换金正气散 利水渗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学实验对益脾止泻汤这种药品对儿童出现的脾虚泄泻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期间接受患有脾虚泄泻病症的小儿患者中选取240例,其中120例小儿患者被分到对照组之中,主要的治疗药品是思密达,另外120例小儿患者为治疗组的成员,治疗药品为益脾止泻汤药,在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的对比数据主要有三种,包括尿木糖排泄的概率数值、尿淀粉酶的具体数值以及唾液淀粉酶的具体数值,从三组数值的对比情况来看,治疗组明显要由于对照组。结论借助益脾止泻汤药来对小儿患者出现的脾虚泄泻病症进行治疗,能够提升胃部分泌消化酶的能力,还能对胃肠部位的粘膜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这种中药药品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益脾止泻汤药 小儿疾病 脾虚泄泻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两个方面,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湿陷机理 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在我国西北、华北建筑工程中,黄土是经常面临的问题,黄土在西北及华北地区共计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其占有量较为广泛。随着我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对于湿陷性地基的处理问题也更加突出。湿陷性黄土主要的表现为其土体结构并不稳定且饱和,当土体遇水时,会由于土体自重或者非自重压力,使得土体的结构快速瓦解,土体产生下沉。上述湿陷性黄土的特征,会对上部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对建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性能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选择合理、经济、可靠的技术处理方案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湿陷性 黄土地基 处理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脾虚泄泻患儿,辩证采取小儿推拿及穴位贴敷治疗7d,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d,38例痊愈,12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1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泄泻 小儿推拿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中医门诊实施辨证论治的58例脾胃病(肝郁脾虚型)患者作研究对象,服用我院自拟的疏肝健脾方治疗1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症候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具有胁肋胀痛、腹胀、少食呆纳、便溏不爽、肠鸣矢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症候积分也明显减少(P<0.05),另外,本组治愈率、总体有效率分别高达65.5%和94.8%。结论应用主要组分为党参、垂盆草、白芍、黄连等的自拟疏肝健脾方,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临床证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健脾方 脾胃病 肝郁脾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慢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份至2017年1月份期间收治的87例慢肺患者,在这87例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将这4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余下37例患者并入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结束护,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了9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24.3%,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肺护理慢肺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导管吸氧>12h的住院患者700例,按病区护理责任分组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0)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湿化吸氧,观察组(n=350)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接受未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为96.86%(339/350),对照组为87.42%(306/350),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340/350),对照组为93.72%(328/350),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为0.85±0.14h,对照组为2.23±0.58h,P<0.05。结论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须常规湿化,既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避免湿化吸氧产生的水泡噪音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而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少继发呼吸道感染及院内感染的机会;患者易接受,同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化 吸氧 低中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化液与吸了舒湿化液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化液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化液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化液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