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行CT诊断的表现,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为良性脑膜,71例表现为广基征(79.2%),19例为骨破坏(20.8%);12例(13.3%)为重度水肿,16例(18.3%)为中度水肿,61例(68.3%)为轻度水肿;6例(6.7%)为低等混杂密度者,28例(30.8%)为等密度者,56例(62.5%)为高密度者。结论脑膜患者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膜患者进行随机性的对照分析,随机分成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中的患者都为43例。观察组的43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相关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比较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膜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应该注重对患者开展必要的舒适护理,这样就能够令患者满意,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脑膜瘤 手术患者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脑膜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52例侵袭性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位于幕上凸面、镰窦旁、侧脑室内共44例,颅底6例,幕下2例。幕上肿瘤主要采用马蹄形瓣状开颅,幕下采用幕下旁正中切口。颅底肿瘤分别采用翼点、乙状窦后,额下入路。结果52例患者共进行75次手术,其中1次手术34例,2次手术14例,3次手术3例,4次手术1例。手术后24例行普通放疗,4例行适形放疗,11例行γ-刀治疗。SimpsonⅠ级切除30例,Ⅱ级切除10例,Ⅲ级切除11例,Ⅳ级切除1例。出院后共有37例患者得到1个月-11年随访,7例随访到的Ⅲ级脑膜全部复发。Ⅱ级脑膜随访30例,其中16例患者尚未复发,14例患者复发。结论侵袭性脑膜是颅内较少见肿瘤,预后较差。手术切除和手术后辅助放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脑膜瘤 侵袭性 诊断 治疗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与脑膜病理分级及周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膜中β-cat的表达及在不同脑膜分级中的表达;头颅MRI评估周水肿的程度。结果①β-cat在脑膜与正常蛛网膜组织中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正常蛛网膜组织β-cat表达强度高于脑膜组织。②β-cat蛋白表达程度与脑膜级数呈负相关。Ⅰ、Ⅱ、Ⅲ级脑膜组织之间β-cat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β-cat的表达情况差异无显著性。④β-cat蛋白表达程度与周水肿级别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β-cat可能与脑膜周水肿的形成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囊性脑膜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囊性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标签: 囊性脑膜瘤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患者,分析其CT及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本组12例均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CT平扫等或略高密度,MRI平扫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等信号、略高或略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均匀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脑膜的CT及MRI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特性并做好相似疾病的鉴别,可为临床医生诊断本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关键词脑膜;CT、MRI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1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培养脑膜细胞,应用siHuR抑制培养的脑膜细胞HuR基因的表达,研究HuR与脑膜细胞损伤后修复的关系。方法从手术所取得的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并传代,以Lipofectamine?2000Reagent作为转染试剂,同时设立Untreated,Control和siHuR组,将siRNA导入培养的脑膜细胞,2d后用WesternBlot检验蛋白质的表达,然后分别用紫外线处理细胞,6d后计算存活率。结果经WesternBlot检测,相比起Untreated组和Control组,siHuR组中HuR明显减少。在紫外线处理后,siHuR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Untreated组合Control组。结论siHuR可以在脑膜细胞中有效抑制HuR,在脑膜细胞受到损伤后的存活率明显下降,证实HuR对脑膜细胞损伤后修复起重要作用,提示通过RNAi技术有望成为脑膜基因治疗的新思路。

  • 标签: 脑膜瘤 细胞培养 HuR蛋白 siRNA
  • 简介: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嗅沟脑膜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病人行手术治疗,翼点入路5例,额外侧入路15例。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估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Simpson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5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提高嗅沟脑膜手术效果及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关系。

  • 标签: 脑膜瘤 嗅沟 入路 翼点 入路 额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鞍旁脑膜显微手术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例鞍旁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8例占66.7%,其中SimpsonⅠ级6例、SimpsonⅡ级2例;次全切2例占16.7%,全部为SimpsonⅡ级;部分切除2例占16.7%,全部为SimpsonⅣ级。平均手术时间5.2h。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55个月),SimpsonⅡ级者复发l例,SimpsonⅣ级者复发1例,1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其余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10例存活患者最后一次随访Karnofsky评分优秀患者9例多于入院时7例,Karnofsky评分差患者1例少于入院时2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翼点和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鞍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于脑膜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诊的70例脑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前提之下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优于参照组,满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于脑膜癌手术患者的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脑膜癌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特大型脑膜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4年12月所接收治疗的6例颅内特大型脑膜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所有颅内特大型脑膜患者显微手术的要点和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6例颅内特大型脑膜患者手术治疗7个星期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依据肿瘤切除的Simpson分级,I级2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脑膜的全切率为100%,本次研究,没有死亡病例。结论当下对于颅内特大型脑膜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要不断的提高显微手术操作方法,熟悉颅内的各个部位,就可以显著提高全切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颅内 特大型脑膜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和伽玛刀治疗窦汇区脑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61例窦汇区脑膜患者的治疗情况。30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小,最大直径小于1~2cm,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及神经系统症状,选择行伽玛刀治疗。31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大,脑组织受压严重,或伴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颅内高压症状,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残余者补充伽玛刀治疗。结果随访36~96个月。30例直接行伽玛刀治疗患者中,有2例经伽玛刀治疗后分别于12及19个月出现水肿反应,有1例患者于治疗5年后复发。31例手术患者,4例全切患者无一例复发;27例术后肿瘤残余补充伽玛刀治疗患者,1例于第4年复发。结论全切窦汇区脑膜十分困难。对于体积较小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窦汇区脑膜,单纯伽玛刀治疗效果好,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体积较大的临床症状显著的窦汇区脑膜,利用显微外科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保持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窦汇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伽玛刀治疗 随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的CT、MRI鉴别诊断进行探讨,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各45例,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成颅内细胞组与脑膜细胞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MRI结合CT检验,诊断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颅内细胞组与脑膜细胞脑膜尾征、内钙化等临床指标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肿瘤外形、内血管流空信号、肿瘤明显强化及内坏死囊坏死信号等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的CT、MRI的诊断的临床表现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膜瘤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和1.5TMRI两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小脑膜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小脑膜患者共40例,将CT和1.5TMRI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针对小脑膜的诊断,CT和1.5TMRI两种辅助检查方法相比,CT的漏诊率相对较1.5TMRI漏诊率高。结论1.5TMRI对小脑膜的诊断优于CT对小脑膜的诊断,应用1.5TMRI检查后,患者的病灶检出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应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CT 1.5TMRI 小脑膜瘤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前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富血供脑膜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富血供脑膜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传统的显微技术进行栓塞,观察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和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血供脑膜进行术前选择性栓塞,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P<0.01);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P<0.05);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1)、术后并发症以(P<0.01)及3年复发率(P<0.05)。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血供脑膜进行术前选择性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超选择性栓塞 术前 富血供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预防脑膜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脑膜切除术的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预防脑膜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脑膜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应用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膜瘤切除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