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脉压≥50mmHg组29例(1支病变5例,探讨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Zakopoulos等[2]分析了110例冠心病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病变及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脉压变异度变化值(ΔPPV)和每搏量变异度变化值(ΔSVV)预测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肿瘤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5~23.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采用PCV-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监测VT 6 ml/kg时脉压变异度(PPV6)和每搏量变异度(SVV6)。然后进行VT负荷试验(TVC),即将VT由6 ml/kg增加至8 ml/kg,维持1 min后监测VT 8 ml/kg时PPV8和SVV8。计算TVC前后PPV和SVV变化值(ΔPPV和ΔSVV)。完成TVC后将VT调回6 ml/kg进行补液试验,以补液后CI增加幅度≥15%为容量反应阳性标准,绘制各指标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PPV6、SVV6、PPV8、SVV8、ΔPPV和ΔSVV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7(0.43~0.72)、0.62(0.47~0.76)、0.83(0.73~0.87)、0.76(0.64~0.88)、0.95(0.90~1.00)和0.91(0.86~0.99);PPV8、SVV8、ΔPPV和ΔSVV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5%、13.5%、4.5%和5.5%;灵敏度分别为75%、78%、88%和85%;特异度分别为88%、87%、95%和98%。结论PCV-VG模式下,ΔPPV和ΔSVV均可准确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

  • 标签: 每搏输出量 血压 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及脉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测量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心脏结构参数和心率变异性参数,对各参数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左室质量指数、脉压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且两者均与心率变异性各时域分析指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既要使其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又要酌情选用能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脉压和改善其心率变异性的药物,从而降低其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原发性 左室质量指数 脉压 心率变异性 相关性
  • 简介:中心动脉压是基准血压,它与肱动脉压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外周动脉血压可能因用药而与中心动脉压相差甚大,这是因为不同的药物对中心动脉压影响不同,这同时也是不同药物疗效不同的重要原因。中心动脉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决定患者预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标记。ASCOT—CAFE研究强调了中心动脉压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和独立的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因此,了解、监测中心动脉压将对分析药物的真实疗效和疾病的真实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周围动脉压 心血管疾病 药物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脉压变异率(PPV)作为心肺交互的产物,是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动态指标,但PPV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容量反应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小潮气量通气、自主呼吸、腹内高压,此时可通过改变PPV阈值、潮气量挑战、叹息试验等方法提高其预测准确性;当PPV预测容量反应性准确性受到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或右心功能不全影响时,则需要通过被动抬腿试验和呼气末阻断试验才能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

  • 标签: 脉压变异 容量反应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至2014年就诊于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的3 275例基线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53±12.24)岁,随访3~10年。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患者记录的收缩压和脉压所有测量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收缩压均值130 mmHg(1 mmHg=0.133 kPa)和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将患者分为四组:Q1(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2(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3(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和Q4(收缩压均值≥130 mmHg, 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同理再根据脉压均值80 mmHg和脉压标准差6.53 mmHg,患者被重新分为Q1′~Q4′四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研究不同血压变量与DR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收缩压均值、标准差,脉压均值、标准差是影响DR的危险因素。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风险比(HR)=1.980,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3组患者(HR=1.409,P<0.01)发生DR的风险高于Q2组患者(HR=1.353,P<0.01)。Q2′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2.086,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4′组患者发生DR的风险(HR=1.507,P<0.01)高于Q3′组患者(HR=1.289,P<0.01)。结论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变异性和脉压变异性比平均收缩压和脉压更能预测DR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2型 收缩压变异性 脉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2011年“齐齐哈尔市心脑肾及糖尿病慢性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研究”中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水平等基本资料。血压测量选用统一的欧姆龙HEM/770A电子血压计,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多140mmHg(l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彡90mmHg和(或)近两周内服用过降压药者定义为高血压患者。PP为SBP与DBP之差,PPI为PP与SBP的比值。了解齐齐哈尔市成人高血压患者PP和PPI的水平和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PP和PPI与冠心病的关系。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脉压 脉压指数 夜间血压
  • 简介:脉压(PP)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PP的大小反映大动咏硬化的程度,对心血管病人的近期和/或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心血管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脉压指数(PPI)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大小。深入认识PP与PPI有助于识别已经存在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脉压 脉压指数
  • 简介:摘要:传统的雷达系统中存在探测距离和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脉冲压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介绍了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对数字脉冲压缩和模拟脉冲压缩分别做了介绍,并对两种脉压方式做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脉冲压缩 数字脉压 模拟脉压 线性调频信号
  • 简介: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身奇痒无比,起了一片接一片扁扁平平的疙瘩,医生唤它荨麻疹。荨麻疹倒不是什么大病,可我这人挺虚荣,带一脸大大小小的疙瘩出门,怎么说也难为情,因此,就没去上班。我已经保持了三十年的全勤了。三十年来,在科里考勤表上,我的格子里每天一个√号,象有个人赞许似地对我频频点头。这一回,

  • 标签: 考勤表 科里 片接 十年 男女之大防 不知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线性调频(LFM)回波信号部分遮挡情况下的数字脉冲压缩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与完整信号的数字脉冲压缩进行了对比,证明了部分脉压不会影响雷达测距,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有所降低。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表明,部分脉压可以扩大雷达的实际作用距离,这与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此方法对于大时宽雷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LFM信号 数字脉冲压缩 测距 部分遮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IBP)和无创血压监测(NBP)的效果。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NICU16名新生儿被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差异。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了轻度低温、心律失常、新生儿休克、RDS、HIE和新生儿窒息对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因素。通过有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高于通过无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P

  • 标签: 有创动脉压 无创动脉压 新生儿
  • 简介:词在使用过程中意义逐步发生变化。词义的演变及新义的产生是词汇语义体系在语言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丰富、发展的表现。

  • 标签: 俄语 词汇语义 语义变异 新义 词义 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脉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某医疗机构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入培哚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脉压以及心率变异性、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脉压和心率变异性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脉压 培哚普利 慢性心衰竭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伐他丁钙胶囊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对降低脉压的效果,方法用双盲法将老年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阿伐他丁钙胶囊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加降压治疗和单纯降压治疗,其它治疗方法两组相同,观察其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阿伐他丁钙胶囊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对降低脉压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降压治疗,该两药降低脉压效果显著,比单纯降压治疗更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阿伐他丁钙胶囊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方法对我科2012年7月-12月期间63例实施CVP监测的患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3例实施CVP监测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通过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严密监护和加强护理,及时准确观察病情,使患者能安全度过危险期。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监测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武进区65岁及以上健康体检老年人114 2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0 388(35.4%)。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脉压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随脉压水平和脉压指数的增加,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代谢综合征的OR值随脉压脉压指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与最低四分位比较,脉压在第二、三和四组相关(OR=1.52,95%CI:1.47~1.58;OR=1.89,95%CI:1.82~1.96;OR=2.15,95%CI:2.07~2.23);脉压指数与第二、三和四组相关(OR=1.22,95%CI:1.18~1.26;OR=1.36,95%CI:1.31~1.41;OR=1.47,95%CI:1.42~1.5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脉压脉压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值分别为309.23和57.14,均P<0.01)。结论脉压脉压指数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现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 标签: 脉压 代谢综合征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