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使用斜板推举不再是锻炼上胸的专利了,改变握距就可以搞定一切我们不止一次听说过这样的指导和建议:斜上推举刺激你的上胸,平板推举锻炼于-中部胸大肌,斜下则可以增长你的下胸。尽管这些事实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在这里将提挂

  • 标签: 上胸 斜板 心理作用 肌肉群
  • 简介:我亲爱的健身朋友们:你有一个选择!你可能是众多希望拥有一个更加饱满胸肌的人之一。或者你想要确保自己的胸部能够很快地变得更加强壮起来。但是看看今天,你现在的训练计划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并使你的胸部发展出现倒退的赤字现象。然而,请别担心,你并不孤单,更不是没有了希望。现在就让我们使用一种全新的计划来获得一个明显的胸部生长,同时增加你25%的卧推力量。如果你总是尝试那些极其简单的胸部训练,那么这个瑞克力量器训练方案将毫无疑问地为你带来明显的力量和围度增长。

  • 标签: 训练计划 围度 训练方案 反向运动 腿部肌肉 充分伸展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对于乳房再造中假体置入的理想平面尚未达成共识,该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胸肌前和胸肌后假体置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求找到更优的手术方法。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收集有关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乳房再造术(PBR)和胸肌后乳房再造术(SBR)的研究,以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乳房美观度为结局指标。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含2 35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PBR和SBR在血清肿、假体取出、皮瓣坏死、包膜挛缩、创面裂开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肿、运动畸形发生率及乳房美观度的BREAST-Q评分方面,PBR更优。结论PBR可能与SBR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一样可靠,且在血肿、运动畸形发生率及乳房美观度方面更优于SBR,未来需要开展设计良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认。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植入物 Meta分析 胸肌前假体置入 胸肌后假体置入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人体胸肌组织中rRNA亚基的稳定性。方法在我司法鉴定中心选取30例死亡案例,尸体存放时间不超过1天,无明显尸体腐败征象。派专人负责记录尸体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在标本胸大肌取组织块,PBS清洗,RNAlater处理后,放入冰箱统一测定RNA的两类亚基18srRNA、28srRNA。结果18srRNA亚基在24小时、48小时、96小时、168小时的Ct值分别为(23.4±5.6、21.4±7.5、20.3±5.6、18.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srRNA亚基在24小时、48小时、96小时、168小时的Ct值分别为(22.9±8.3、21.3±6.4、20.2±7.4、19.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胸肌组织中18srRNA和28srRNA亚基稳定性好,适于作为晚期死亡的推断的内参基因。

  • 标签: 18srRNA 28srRNA 胸肌组织
  • 简介:摘要腔镜乳腺手术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而胸肌前假体置入乳房重建也开始明显得到更多的应用。腔镜技术与胸肌前假体置入乳房重建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很好的互补作用,促进了各自的发展。本文描述了这两项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两者结合的现状,并对腔镜胸肌前假体置入乳房重建的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胸腔镜 假体置入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体外假体包裹Off-Label)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的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并发症、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感染、乳头乳晕或皮瓣缺血坏死、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包膜挛缩、假体外露或取出等并发症。采用BREAST-Q量表评估乳房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术后乳房满意度(55~100分)、胸壁状态(52~89分)、社会心理状态(62~100分)可获得较高评分。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可通过较短的手术时间,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胸腔镜 腔镜手术 假体植入 乳房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讨骨骼肌肌肉性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风险的价值。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171例患者资料,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术前低BMI、低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低胸肌CT值(PMHU)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MHU或可用于预测NSCLC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肌少症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后并发症 电视辅助胸外科手术 CT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对比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非劣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下因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32):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组(联合组)。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NRS),术后24 、48 h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阻滞操作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若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非劣效应界值负值(-3.8)时,即认为联合组非劣效于TPVB组。结果两组患者在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NRS评分,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5.8±4.7)、(15.2±3.2) μ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78~2.694,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负值;TPVB患者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为(63±7)、(70±7)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联合组的(77±5)、(79±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VB组和联合组使用血管活性药比率分别为56.3%和18.8%,TPVB使用血管活性药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VB组神经阻滞时间为10(9,11) min,联合组为8(6,10) min,联合组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具有相对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非劣效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操作时间更短。

  • 标签: 乳腺肿瘤 镇痛 胸椎旁阻滞 前锯肌阻滞 胸肌Ⅰ型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