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道残留结石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资料库中抽取18例胆道结石残留的患者,对其胆道结石残留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8例经二次手术取石,胆道镜取石6例患者均能治愈,肝内胆管结石未发现症状无特殊处理的患者为4例。结论术前做好必要的相关检查,术中做好胆道造影及B超检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石残余的发生率。

  • 标签: 胆道结石 胆道系统 手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胆道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实施胆道手术且术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排石汤,对比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胆汁引流量(1、3、5、7、15、30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 标签: 胆道手术 结石残余 疏肝利胆排石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取且需行胆道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共145例,均给予全面性护理引流物的观察、置管护理、拔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145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胆漏,未发生引流管脱落、堵塞现象,均顺利出院。结论在胆道术后,正确的、全面的引流管护理使术后引流管并发症低。

  • 标签: 护理 胆道手术 引流管护理
  • 简介:胆道手术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是针对于肝胆疾病。随着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胆道手术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常见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胆道极易发生胆漏,因此需要对胆漏的原因以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 标签: 胆道术后 胆漏 原因 诊治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并发胆漏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胆道并发胆漏行内镜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胆漏患者行内镜治疗后痊愈。住院7~35d,平均14.0±3.5d,均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和周围结构异常、乳头微结石嵌顿是腹腔镜胆道并发胆漏的重要因素;内镜是治疗腹腔镜胆道并发胆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异常 胆道术后胆漏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道胆漏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40例胆道早期胆漏患者(胆漏症状发生时间为首次胆道72小时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ERC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道胆漏早期采用ERCP的疗效优于手术治疗,且具有具有创伤小、痊愈快、费用低等优点,可将其作为胆道胆漏治疗的有效方案。

  • 标签: 胆道手术 胆漏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的统计,分析并探讨胆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道术后胆道出血的患者78例,对这78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和出血处理方法进行统计,手术结束后对患者住院康复期间的出血情况详细了解并记录,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1-5年的随访调查。结果在本研究中的78名研究对象均在手术中成功止血,在术后的住院期间仅有一例再次发生大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并且在随访时间里无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在胆道手术时患者发生大出血情况时应快速定位出血部位并迅速的依据不同出血部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止血,确保出血部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止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胆道手术 胆道出血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在胆道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2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00例胆道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胆囊切除以及胆道探查术,观察组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显著低于观察组(9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86.72±6.93)mL、(149.62±21.55)min及(11.27±2.56)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05.22±12.77)mL、(182.27±31.79)min、(15.73±3.8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高于观察组(3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科治疗在胆道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外科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探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对胆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择期全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罗哌卡因组)、D组(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组)、C组(对照组)三组,每组40例,切皮前切口浸润所配药液。所有患者手术结束时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PCI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与C组相比,R组、D组VAS评分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D组与R组相比,术后12、24h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可显著缓解患者胆道疼痛,延长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罗哌卡因 地塞米松 切口浸润 胆道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做好食道术病人的痰液护理,以便更好的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方法对ICU60例食道术病人的呼吸道进行护理,观察病人肺部感染情况。结果60例食道术病人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严格对食道术病人呼吸道进行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食道手术 痰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创伤性胆道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血原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保守治疗、肝动脉栓塞及手术治疗有29例治愈,其中1例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因肝衰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其次为手术治疗,病情轻微者可试行保守治疗。

  • 标签: 创伤性 胆道出血 出血原因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患者胆道出血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探究分析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2013年间入院治疗胆道出血病例200名,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研究组专门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医治,辅以药物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进行治疗后没有出血的现象发生,后期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而观察组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大,不能对胆道感染和休克有效的控制,治疗后仍出现胆道反复出血现象。研究组胆道出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为98.32%,明显比对照组的55.6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胆道出血的具体原因以及出血的位置进行详细的调查,使用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去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胆道出血的症状,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后期反复出血的症状。

  • 标签: 外科治疗 胆道出血 疗效分析
  • 简介:法治防范是相对人治防范而言的。生存安全是人类的本能属性之一。换句话说,是与生俱来的属性,从自然人、社会人、单位人、法人、国家人都皆如此。既如此,从古到今,从外到中,一般的防范意识,一般的防范方法,可以说都是不教自知、自明、自为的。从分类学角度而言,可以将防范分为若干种类型,其中有人治与法治相互对应的类型。所谓人治防范类型,主要就是基于本能性的防范类型,一般都是个性化特征明显的。

  • 标签: 防范方法 生存安全 个性化特征 道术 违法犯罪 全国性法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术后遗留肝内或肝外胆道结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病患9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87例,占总数的96.67%,其中,1次成功者67例,占总数的74.44%,其余为多次取石,失败者3例,在本次实验中无死亡病例出现,有8例病患出现了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方式凭借着疗效好,治愈率高,方式简单,副作用少的优点,深受广大医生和病患的欢迎,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胆道镜;胆管结石;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4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3月-2014年0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给予胃肠道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日常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十分满意28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十分满意22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2周内4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6.46%,其中87%的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发生在术后48h内。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病程大于10年、血肿位于小脑、超早期手术及术后血压剧烈波动是术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积极纠正凝血异常患者凝血指标,掌握合适手术时机,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加强监护,维持血压平稳是控制术后出血关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术给予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胃肠道术患者70例,随机分组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正常护理常规,观察组正常护理常规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梗阻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